一种多路阀、液压系统及平地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666494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路阀、液压系统及平地机,其中,多路阀包括串联设置在液压系统供油油路上且与多个执行元件对应的控制阀联,每个控制阀联中均设有补偿元件(3),补偿元件(3)的控制端能够引入各个子系统中执行元件的最大负载压力,且各个控制阀联的控制端相互连通,能够根据补偿元件(3)所在子系统的负载压力与最大负载压力比较的结果,对补偿元件(3)所在子系统的供油量进行调整。当多个不同负载的执行元件同时动作时,此种多路阀使各控制阀联中的流量根据负载的比例进行分配,以达到各个执行元件协调动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多路阀、液压系统及平地机。
技术介绍
平地机一般有以下多种动作:左右铲刀提升、后松土、前推土、铲刀引出、铲土角变化、马达回转、前轮倾斜铰接转向和铲刀摆动,为了简化液压系统的结构,一般采用多路阀对这些完成这些动作需要的执行元件进行控制。如图1所示方案为主流平地机采用的多路阀,该多路阀将四个主阀串联设置,根据控制需求的不同,存在第一主阀1a和第二主阀2a,第一主阀1a和第二主阀2a的结构不同。多路阀所在的液压系统可采用齿轮泵供油,并在系统回油油路上设有溢流阀3a,以在各执行元件需要流量较少时,使多余油液从溢流阀3a返回油箱。但是,此种多路阀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各联执行机构分配的流量不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分配,复合动作效果较差。(2)由于采用开中心多路阀,如果各联负载不同时,对主阀的手柄动作同样的行程时,由于负载的不同会导致主阀允许通过的流量也不同,因而推动手柄换向时操作手感较差。(3)由于液压系统采用定量泵供油,在低负载工况下工作时,齿轮泵仍在以恒定的流量供油,大部分多余的油液只能通过溢流阀3a返回油箱,因而这种多路阀应用时也存在较大的损失,导致系统发热量较大。而平地机在实际作业时,对左右铲刀提升、铲刀引出和马达回转等动作的复合效果要求较高,这时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另外,为了方便使用,最好也能使平地机在不同工况下操作的手感较好,为了提高液压系统工作效率,最好能减小系统能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多路阀、液压系统及平地机,能够提高液压系统中各个执行元件复合动作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路阀,包括:串联设置在液压系统供油油路上且与多个执行元件对应的控制阀联,每个所述控制阀联中均设有补偿元件,所述补偿元件的控制端能够引入各个子系统中所述执行元件的最大负载压力,且各个所述补偿元件的控制端相互连通,能够根据所述补偿元件所在子系统的负载压力与所述最大负载压力比较的结果,对所述补偿元件所在子系统的供油量进行调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控制阀联还包括控制所述执行元件动作的主阀,所述补偿元件沿着进油油路设在所述主阀的下游。进一步地,所述补偿元件为两位两通比例液控阀。进一步地,所述补偿元件具有进油口、出油口、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控制油口连通,所述出油口与所述第二控制油口连通,且所述出油口能够在所述执行元件动作时与执行元件的进油油路连通。进一步地,各个所述补偿元件的第二控制油口相互连通。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控制阀联还包括双向液压锁,用于在所述主阀处于中位时对所述执行元件进行锁止。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控制阀联中的至少一个控制阀联中的主阀具有浮动功能位,所述浮动功能位的进油油道上设有第一阻尼,能够阻止所述补偿元件出口的液压油提供给所述执行元件,并通过所述补偿元件出口的液压油打开所述双向液压锁。进一步地,所述主阀的工作位和/或浮动功能位的进油油道上设有第二阻尼。进一步地,各个所述补偿元件的控制端均与负载敏感油口连通,用于将所述最大负载压力引至各个所述补偿元件的控制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多路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平地机,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液压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多路阀中的一个控制阀联具有浮动功能,具有浮动功能的所述控制阀联与铲刀升降执行元件连接。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多路阀,在各个控制阀联中均设有补偿元件,能够根据补偿元件所在子系统的负载压力与最大负载压力进行比较,从而对补偿元件所在子系统的供油量进行调整。当多个不同负载的执行元件同时动作时,补偿元件可以根据所在子系统的负载大小动态调整通过该控制阀联的流量,使各控制阀联中的流量能够根据负载的比例进行分配,以达到各个执行元件协调动作的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串联式多路阀的液压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多路阀的一种实施例的液压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多路阀中第一主阀的原理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多路阀中第一液压锁的原理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多路阀中补偿元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多路阀中第二主阀的原理示意图;图7为图3所示多路阀中第二液压锁的原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多路阀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液压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组合。本专利技术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多路阀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多路阀,如图2至图8所示。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该多路阀包括:串联设置在液压系统供油油路上且与多个执行元件对应的控制阀联,每个控制阀联中均设有补偿元件3,补偿元件3的控制端能够引入各个子系统中执行元件的最大负载压力,且各个补偿元件3的控制端相互连通,能够根据补偿元件3所在子系统的负载压力与最大负载压力比较的结果,对补偿元件3所在子系统的供油量进行调整。对于本专利技术的该实施例,当多个不同负载的执行元件同时动作时,尤其是最大负载和最小负载差别较大时,补偿元件3可以根据所在子系统的负载大小动态调整通过该控制阀联的流量,使各控制阀联中的流量能够根据负载的比例进行分配,达到流量供应与需求相互匹配,以达到各个执行元件协调动作的效果。如果该多路阀用于平地机,则能够提升左右铲刀提升、铲刀引出和马达回转等的复合动作效果。进一步地,每个控制阀联还包括控制执行元件动作的主阀,即图2中的第一主阀1和第二主阀5。由于现有技术的多路阀没有设置补偿元件,当推动各个主阀的手柄时,对于负载较小的液压子系统,主阀的阀芯以较快的速度被推动,对于负载较大的液压子系统,主阀的阀芯以较慢的速度被推动,即手柄动作同样的行程时,由于负载的不同导致主阀允许通过的流量也不同,因而推动手柄换向时操作手感较差。而本专利技术的多路阀中设置的补偿元件3可以实时根据负载调整通过主阀的流量,当手柄动作同样的行程时,主阀的阀芯被推动的速度接近,操作者在操作各个手柄时的手感较好。优选地,各个补偿元件3的控制端均与负载敏感油口LS连通,用于将最大负载压力引至各个补偿元件3的控制端。一般来说,在负载敏感液压系统中,会在各个执行元件处设置梭阀网络,以获取各个执行元件中的最大负载压力,并引至负载敏感油口LS,以实时地根据负载情况调节液压系统的供油量。该实施例可以直接利用负载敏感油路LS获取的最大负载压力与补偿元件3所在子系统的负载压力相互作用,从而调节分配给补偿元件3所在子系统的流量,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油路,简化油路结构。优选地,补偿元件3沿着进油油路设在主阀的下游。本专利技术的该实施例相当于采用阀后补偿的方式,当多个不同负载的执行元件同时动作时,如果主泵提供的流量无法满足系统所需流量,则会根据各个主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路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设置在液压系统供油油路上且与多个执行元件对应的控制阀联,每个所述控制阀联中均设有补偿元件(3),所述补偿元件(3)的控制端能够引入各个子系统中所述执行元件的最大负载压力,且各个所述补偿元件(3)的控制端相互连通,能够根据所述补偿元件(3)所在子系统的负载压力与所述最大负载压力比较的结果,对所述补偿元件(3)所在子系统的供油量进行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设置在液压系统供油油路上且与多个执行元件对应的控制阀联,每个所述控制阀联中均设有补偿元件(3),所述补偿元件(3)的控制端能够引入各个子系统中所述执行元件的最大负载压力,且各个所述补偿元件(3)的控制端相互连通,能够根据所述补偿元件(3)所在子系统的负载压力与所述最大负载压力比较的结果,对所述补偿元件(3)所在子系统的供油量进行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控制阀联还包括控制所述执行元件动作的主阀,所述补偿元件(3)沿着进油油路设在所述主阀的下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元件(3)为两位两通比例液控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元件(3)具有进油口(3-1)、出油口(3-2)、第一控制油口(3-3)和第二控制油口(3-4),所述进油口(3-1)与所述第一控制油口(3-3)连通,所述出油口(3-2)与所述第二控制油口(3-4)连通,且所述出油口(3-2)能够在所述执行元件动作时与执行元件的进油油路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各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帮修姜洪范杨张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筑路机械有限公司圣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