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过滤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静电纺和自组装的聚赖氨酸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滤膜分离技术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在压力作用下,它可以选择性的截留约1nm大小的小分子和离子,而且对高价离子的截留率高于单价离子,因此,纳米膜在二价、高价盐及中、小分子有机物的分离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适合运用于水处理、食品工业、化工医疗、废水处理等领域。目前,纳滤膜的材料主要有醋酸纤维素、聚酰胺、磺化聚芳醚砜等,但是,在纳滤膜的使用和存储过程中容易受到有机蛋白质、生物细菌等的污染,导致纳滤膜的的性能如通量等下降,极大的影响了膜的使用。因此提高纳滤膜的抗菌性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纳滤膜的改性方法主要为共混改性、共聚改性和醚化改性等。中国专利CN101298026A公开的一种抗菌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将聚砜超滤膜作为基膜,经纯水处理后,浸入苯乙烯磺酸钠或者聚丙烯酸钠的聚阴离子溶液中5-30min,纯水洗涤浸泡得到带负电的基膜,然后再浸入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聚阳离子溶液中5-30min,纯水洗涤浸泡得到带正电的基膜,重复上述步骤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静电纺和自组装的聚赖氨酸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静电纺和自组装的聚赖氨酸纳滤膜以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为基膜,通过阳离子聚电解质与聚苯乙烯磺酸钠等阴离子聚电解质层层自组装制备而成,其中至少最外层的阳离子聚电解质是聚赖氨酸,且以聚赖氨酸为纳滤膜最外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静电纺和自组装的聚赖氨酸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静电纺和自组装的聚赖氨酸纳滤膜以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为基膜,通过阳离子聚电解质与聚苯乙烯磺酸钠等阴离子聚电解质层层自组装制备而成,其中至少最外层的阳离子聚电解质是聚赖氨酸,且以聚赖氨酸为纳滤膜最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静电纺和自组装的聚赖氨酸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为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聚醚砜纳米纤维膜或者聚丙烯腈/聚醚砜混纺纤维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静电纺和自组装的聚赖氨酸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阳离子聚电解质为ε-聚赖氨酸、聚烯丙基氯化铵或者聚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所述阴离子聚电解质为聚苯乙烯磺酸钠、聚乙烯硫酸盐、聚丙烯酸或者聚丙烯酸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静电纺和自组装的聚赖氨酸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赖氨酸为ε-聚赖氨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静电纺和自组装的聚赖氨酸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丙烯腈、聚醚砜或者聚丙烯腈与聚醚砜的混合体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亚砜的混合溶液中,恒温搅拌至完全溶解,静置消泡,形成纺丝液;(2)将步骤(1)制备的纺丝液置于静电纺丝的针筒中,以0.5-0.7ml/h的速率静电纺丝,形成初纺纤维,将初纺纤维直接浸渍于3℃的冰水中,再经乙醇和正己烷处理取出残留的溶剂,真空干燥得到初纺纤维膜;(3)将步骤(2)制备的初纺纤维膜浸渍于碱性溶液中,取出,烘干,热压定型得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静电纺和自组装的聚赖氨酸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截留分子量小于7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静电纺和自组装的聚赖氨酸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为碱性处理的纳米多孔纤维膜。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风浪,李舒歆,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