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打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0743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PCB板打孔结构,包括机架、立柱、转向台,在立柱顶部安装有气缸,机械臂套设在立柱上,气缸的输出端与机械臂上端连接,在机械臂上安装有电机,主轴转动设置在机械臂上,在主轴一端安装有钻头,主轴另一端安装有从动齿轮,电机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皮带与从动齿轮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U形板,连杆贯穿U形板的竖直部后与卡块连接,弹簧套设在连杆上,在卡块的底面设有开口,在U形板的水平部上壁设有多个泄压孔。在U形板的水平部上表面上开有多个泄压孔,使得钻头在贯穿电路板后由于惯性原因而保持一段时间内的持续转动在泄压孔内进行,以避免钻头与U形板直接接触而相互受损,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路板的加工制造,具体是指PCB板打孔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路板产品表面品质要求越发严格,为了因应上述的电路板产品品质要求,必须在电路板钻孔时保证电路板表面无刮伤,不损坏电路表面的导电层,上述电路板加工程序,将电路板放置于工作台上,有钻孔刀具对安置与工作台上面的电路板进行钻孔,由于电路板表面材质比较软,以及四周会有产生翘起的现象,机械直接接触电路板面,容易导致电路板表面刮伤的痕迹和破坏电路板表面的导电层结构,进而造成电路板报废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PCB板打孔结构,快速实现对印刷电路板的钻孔工序,降低电路板在加工过程中损毁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PCB板打孔结构,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立柱、转向台,在所述机架上壁开有燕尾槽,转向台通过其底部设置的突起滑动设置在燕尾槽内,在所述转向台上安装有与燕尾槽相互垂直的滑轨,夹持机构通过滑轨滑动设置在转向台上,在所述立柱顶部安装有气缸,机械臂套设在立柱上,且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机械臂上端连接,在机械臂上安装有电机,主轴转动设置在机械臂上,在所述主轴一端安装有钻头,主轴另一端安装有从动齿轮,电机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齿轮,且所述主动齿轮通过皮带与从动齿轮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滑轨上的U形板,连杆贯穿所述U形板的竖直部后与卡块连接,弹簧套设在连杆上且置于U形板竖直部与卡块侧壁之间,在所述卡块远离弹簧的一端端部的底面设有矩形开口,且在所述U形板的水平部上壁设有多个泄压孔。使用时,将待加工的电路板放入U形板内,通过移动转向台以及U形板在X向和Y向上的位置,使得电路板处于合适的加工工位,此时人工推动连杆使得电路板在卡块与限位板之间被紧固,启动气缸,进而带动机械臂沿立柱的轴向向下运动,即钻头开始对电路板进行钻孔。由于钻孔数目较多,且位置分布不均,传统的钻孔工艺主要依靠人工手持钻孔设备进行,而专利技术人通过利用钻头的穿透能力,将多层电路板半成品叠加在一起,利用卡块与U形板竖直部之间的夹持空间将多层电路板固定,进而实现多张电路板同时加工,大大提高了钻孔效率;并且在钻进时,卡块远离弹簧的一端端部底面上设有矩形的开口,单个或是多个电路板的两端分别被限制在开口与U形板之间形成的夹持空间内,同时在卡块侧壁与U形板的竖直部之间安装有弹簧,即能保证在电路板放置或是加工时,电路板与卡块、限位板之间的接触由硬性接触变为柔性接触,且在电路板受到外界传递过来的作用应力时,由其两端的弹簧与弹性突起分别将作用应力消除,实现电路板的稳定加工,减小在钻孔过程中电路板的边角部分因局部作用应力集中而出现损毁,提供电路板的加工品质。进一步地,在U形板的水平部上表面上开有多个泄压孔,使得钻头在贯穿电路板后由于惯性原因而保持一段时间内的持续转动在泄压孔内进行,以避免钻头与U形板直接接触而相互受损,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所述开口的水平高度大于印刷电路板的厚度。作为优选,矩形开口的水平高度大于印刷电路板的厚度,使得U形板内不仅仅只能存放一个电路板,还能实现多个电路板的同步加工,以实现钻孔效率的最大化。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U形板的水平部上表面上开有多个泄压孔,使得钻头在贯穿电路板后由于惯性原因而保持一段时间内的持续转动在泄压孔内进行,以避免钻头与U形板直接接触而相互受损,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中矩形开口的水平高度大于印刷电路板的厚度,使得U形板内不仅仅只能存放一个电路板,还能实现多个电路板的同步加工,以实现钻孔效率的最大化。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机架、2-转向台、3-滑轨、4-夹持机构、41-U形板、42-弹簧、43-连杆、44-卡块、45-开口、46-泄压孔、5-钻头、6-主轴、7-机械臂、8-电机、9-气缸、10-立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立柱10、转向台2,在所述机架1上壁开有燕尾槽,转向台2通过其底部设置的突起滑动设置在燕尾槽内,在所述转向台2上安装有与燕尾槽相互垂直的滑轨3,夹持机构4通过滑轨3滑动设置在转向台2上,在所述立柱10顶部安装有气缸9,机械臂7套设在立柱10上,且所述气缸9的输出端与机械臂7上端连接,在机械臂7上安装有电机8,主轴6转动设置在机械臂7上,在所述主轴6一端安装有钻头5,主轴6另一端安装有从动齿轮,电机8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齿轮,且所述主动齿轮通过皮带与从动齿轮连接;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滑动设置在滑轨3上的U形板41,连杆43贯穿所述U形板41的竖直部后与卡块44连接,弹簧42套设在连杆43上且置于U形板41竖直部与卡块44侧壁之间,在所述卡块44远离弹簧42的一端端部的底面设有矩形开口45,且在所述U形板41的水平部上壁设有多个泄压孔46。使用时,将待加工的电路板放入U形板41内,通过移动转向台2以及U形板41在X向和Y向上的位置,使得电路板处于合适的加工工位,此时人工推动连杆43使得电路板在卡块44与限位板之间被紧固,启动气缸9,进而带动机械臂7沿立柱10的轴向向下运动,即钻头5开始对电路板进行钻孔。由于钻孔数目较多,且位置分布不均,传统的钻孔工艺主要依靠人工手持钻孔设备进行,而专利技术人通过利用钻头5的穿透能力,将多层电路板半成品叠加在一起,利用卡块44与U形板41竖直部之间的夹持空间将多层电路板固定,进而实现多张电路板同时加工,大大提高了钻孔效率;并且在钻进时,卡块44远离弹簧42的一端端部底面上设有矩形的开口45,单个或是多个电路板的两端分别被限制在开口45与U形板41之间形成的夹持空间内,同时在卡块44侧壁与U形板41的竖直部之间安装有弹簧42,即能保证在电路板放置或是加工时,电路板与卡块44、限位板之间的接触由硬性接触变为柔性接触,且在电路板受到外界传递过来的作用应力时,由其两端的弹簧42与弹性突起分别将作用应力消除,实现电路板的稳定加工,减小在钻孔过程中电路板的边角部分因局部作用应力集中而出现损毁,提供电路板的加工品质。进一步地,在U形板41的水平部上表面上开有多个泄压孔46,使得钻头5在贯穿电路板后由于惯性原因而保持一段时间内的持续转动在泄压孔46内进行,以避免钻头5与U形板41直接接触而相互受损,延长钻头5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矩形开口45的水平高度大于印刷电路板的厚度,使得U形板41内不仅仅只能存放一个电路板,还能实现多个电路板的同步加工,以实现钻孔效率的最大化。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PCB板打孔结构

【技术保护点】
PCB板打孔结构,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立柱(10)、转向台(2),在所述机架(1)上壁开有燕尾槽,转向台(2)通过其底部设置的突起滑动设置在燕尾槽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向台(2)上安装有与燕尾槽相互垂直的滑轨(3),夹持机构(4)通过滑轨(3)滑动设置在转向台(2)上,在所述立柱(10)顶部安装有气缸(9),机械臂(7)套设在立柱(10)上,且所述气缸(9)的输出端与机械臂(7)上端连接,在机械臂(7)上安装有电机(8),主轴(6)转动设置在机械臂(7)上,在所述主轴(6)一端安装有钻头(5),主轴(6)另一端安装有从动齿轮,电机(8)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齿轮,且所述主动齿轮通过皮带与从动齿轮连接;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滑动设置在滑轨(3)上的U形板(41),连杆(43)贯穿所述U形板(41)的竖直部后与卡块(44)连接,弹簧(42)套设在连杆(43)上且置于U形板(41)竖直部与卡块(44)侧壁之间,在所述卡块(44)远离弹簧的一端端部的底面设有矩形开口(45),且在所述U形板(41)的水平部上壁设有多个泄压孔(46)。

【技术特征摘要】
1.PCB板打孔结构,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立柱(10)、转向台(2),在所述机架(1)上壁开有燕尾槽,转向台(2)通过其底部设置的突起滑动设置在燕尾槽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向台(2)上安装有与燕尾槽相互垂直的滑轨(3),夹持机构(4)通过滑轨(3)滑动设置在转向台(2)上,在所述立柱(10)顶部安装有气缸(9),机械臂(7)套设在立柱(10)上,且所述气缸(9)的输出端与机械臂(7)上端连接,在机械臂(7)上安装有电机(8),主轴(6)转动设置在机械臂(7)上,在所述主轴(6)一端安装有钻头(5),主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俱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