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中芳香物质及其膜提取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357528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中芳香物质及其膜提取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取茶叶,加水提取其中的芳香物质,得到含有芳香物质的提取液;步骤2,步骤(1)芳香物质提取液浓缩,得到浓缩提取液;步骤3,步骤2得到的浓缩提取液经过纳滤和反渗透膜滤过,滤液浓缩,即得茶叶芳香物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该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为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中芳香物质及其膜提取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茶叶的化学成分有500种之多,其中有机化合物达450种以上,无机化合物约30种。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归纳起来可分为水分和干物质两大部分。其中茶叶中的香气主要来源于芳香物质。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是指茶叶中挥发性物质的总称。在茶叶化学成分的总含量中,芳香物质含量并不多,一般鲜叶中含0.02%,绿茶中含0、005%~0、02%,红茶中含0.01%~0.03%。茶叶中芳香物质的含量虽不多,但其种类却很复杂。据分析,通常茶叶含有的香气成分化合物达三百余种,鲜叶中香气成分化合物为50种左右;绿茶香气成分化合物达100种以上;红茶香气成分化合物达300种之多。组成茶叶芳香物质的主要成分有醇、酚、醛、酮、酸、酯、内酯类、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氧化物等十多类。鲜叶中的芳香物质以醇类化合物为主,低沸点的青叶醇具有强烈的青草气,高沸点的沉香醇、苯乙醇等,具有清香、花香等特性。成品绿茶的芳香物质以醇类和吡嗪类的香气成分含量较多,吡嗪类香气成分多在绿茶加工的烘炒过程中形成。红茶香气成分以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香气化合物为主,它们多是在红茶加工过程中氧化而成的。目前有关茶叶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很多,如:茶提取物和茶香料的制备方法[申请号/专利号:200510109835]公开了在茶叶经鞣酸酶处理时和/或处理之后,茶叶经糖苷分解酶作用,制备香气提高的茶提取物或茶香料的方法。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申请号/专利号:200510077408]公开了在使用喷淋式柱提取机制造茶提取液时不发生阻塞且可稳定地通液、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提取效率高、无杂味且透明度高的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一种速溶茶粉及其加工工艺[申请号/专利号:200510049837]公开了一种速溶茶粉的加工工艺:以茶叶为原料,经过提取、过滤、反渗透浓缩、干燥步骤完成。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按照上述工艺生产的速溶茶粉。茶叶深加工制品的加工方法[申请号/专利号:200510039011]公开了一种茶叶深加工制品的加工方法,是指茶叶浸提液或浓缩茶汁和茶粉的加工。浸提时使用微波于30-80℃条件下浸提出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也可以在真空下用微波浸提。我公司于2010年12月24日申请了一项关于茶叶中芳香物质的膜提取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01062755.7,该申请公开了将茶叶加水进行提取,提取液浓缩,收集馏出液,经反渗透膜浓缩得到茶叶的芳香物质的方法。然而采用反渗透膜浓缩馏出液,存在膜容易堵塞而导致处理速度慢,浓缩时间长的缺陷,并且随着浓缩液浓度逐步增加,有部分芳香物质会损失掉,造成浪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开发出一种新的茶叶中芳香物质的膜提取方法。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茶叶中芳香物质在提取、浓缩工艺中易挥发性香气物质随着蒸馏水等损失问题,通过本方法研究应用,最大限度的回收茶叶中本身具有的香气,解决茶叶提取物香气淡,滋味不够饱满等,通过办法回填的茶叶中芳香物质能够达到与茶叶直接冲泡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叶芳香物质。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叶芳香物质的提取方法。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最后一个技术问题是将本专利技术的茶叶芳香物质可应用于茶叶提取物的回填,或者应用于添加至茶叶或饮料,或茶叶提取物,袋泡茶等茶制品或食品,口香糖等中得到含有本专利技术芳香物质的新的茶叶或茶饮料,或茶叶提取物,袋泡茶等茶制品或食品,口香糖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物质,用以下方法得到:步骤1,取茶叶,加水提取其中的芳香物质,得到含有芳香物质的提取液;步骤2,步骤(1)芳香物质提取液浓缩,得到浓缩提取液和馏出液;步骤3,步骤(2)得到的馏出液分别经过纳滤和反渗透膜滤过,滤液浓缩,即得茶叶芳香物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芳香物质,其中,步骤1中,茶叶原料选自: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青茶、再加工茶以及其他各种茶类,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6-30,重量体积比(kg/L);步骤2中,提取液的浓缩是常压浓缩或是减压浓缩;步骤3中,纳滤及反渗透膜材质选自:纤维素、聚酰胺、聚苯甲酰胺、芳香杂环、聚砜类、聚醚砜类、聚烯烃类、硅橡胶、含氟高分子、陶瓷、无机聚合物;纳滤和反渗透的浓缩最终程度是1∶1-1000[膜浓缩液体积(L)∶茶叶重量(Kg)]。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芳香物质,其中,步骤1中,提取方式选自:回流提取、超声提取、加热提取、微波提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芳香物质,其中,步骤3中,经过纳滤和反渗透膜进行浓缩,二者顺序可以互换,也可反复多次进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芳香物质,主要作为茶制品和食品的添加剂使用,其主要用途为:a)添加至茶中及茶提取物中,明显增加茶的香气品质;b)制备具有茶叶香气的食品和用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芳香物质,其中的芳香物质以1∶1-1000的重量比例添加至茶叶或饮料,或茶叶提取物,袋泡茶等茶制品或食品,口香糖等中得到含有本专利技术芳香物质的新的茶叶或茶饮料,或茶叶提取物,袋泡茶等茶制品或食品,口香糖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芳香物质,其针对任何一种固态茶叶提取物的添加量是0.01%-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芳香物质,其针对任何一种液体茶叶提取物的添加量是0.1%-2000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芳香物质的制备方法,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取茶叶,加水进行提取,提取液浓缩,收集提取液和馏出液,馏出液分别经过纳滤和反渗透膜滤过,滤液浓缩至最终体积为1∶1-100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芳香物质的制备方法,更优选的,经过以下步骤:取茶叶,加水进行提取,提取液浓缩,收集提取液和馏出液,馏出液分别经过纳滤和反渗透膜滤过,滤液浓缩至最终体积为1∶1-500。本专利技术中,其中,纳滤(NF,Nanofiltration)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纳米左右。反渗透(everseosmosisfilm)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本专利技术得到的含有茶叶芳香物质,为浓缩物,根据需要可以制备成液体物质或固体物质,以便于添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全程未使用任何有机试剂;(2)工艺简单、成本低;(3)香气成分和茶制品可以同时提取制备,且不影响茶制品的质量,节约成本,并充分利用原料资源;(4)纳滤+反渗透膜浓缩的优点:与20101062755.7公开的技术方案相比:20101062755.7单独使用反渗透膜浓缩:随着浓缩液的浓度逐步增加,浓缩速度逐渐变慢,且部分香气会随着浓度增大而渗透损失;单用纳滤:处理速度快,但是香气回收不完全;本专利技术采用纳滤与反渗透膜浓缩结合:提高浓缩速度,同时提升香气物质含量。这也是本专利技术与20101062755.7相比,一个非常明显的有益效果。例:分别取1000L浓缩冷凝液,分别用同样规格的反渗透膜浓缩回收处理、纳滤膜浓缩回收处理和纳滤+反渗透膜结合浓缩回收处理,最终膜浓缩回收液为20L。(5)纳滤+反渗透膜浓缩液香气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物质,用以下方法得到:步骤1,取茶叶,加水提取其中的芳香物质,得到含有芳香物质的提取液;步骤2,步骤(1)芳香物质提取液浓缩,得到浓缩提取液和馏出液;步骤3,步骤(2)得到的馏出液分别经过纳滤和反渗透膜滤过,滤液浓缩,即得茶叶芳香物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物质,用以下方法得到:步骤1,取茶叶,加水提取其中的芳香物质,得到含有芳香物质的提取液;步骤2,步骤(1)芳香物质提取液浓缩,得到浓缩提取液和馏出液;步骤3,步骤(2)得到的馏出液分别经过纳滤和反渗透膜滤过,滤液浓缩,即得茶叶芳香物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物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茶叶原料选自: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青茶、再加工茶以及其他各种茶类,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6-30,重量体积比(kg/L);步骤2中,提取液的浓缩是常压浓缩或是减压浓缩;步骤3中,纳滤及反渗透膜材质选自:纤维素、聚酰胺、聚苯甲酰胺、芳香杂环、聚砜类、聚醚砜类、聚烯烃类、硅橡胶、含氟高分子、陶瓷、无机聚合物;纳滤和反渗透的浓缩最终程度是1∶1-1000[膜浓缩液体积(L)∶茶叶重量(K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物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提取方式选自:回流提取、超声提取、加热提取、微波提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物质,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经过纳滤和反渗透膜进行浓缩,二者顺序可以互换,也可反复多次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顺航贾黎晖何忠荣闫希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