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其制造方法及含有该物质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其制造方法及其组合物。更详细地说,涉及色相优异、进行成型时金属模具污染少且可长期连续、精密成型并且成型物光雾发生少的高品质、其制造方法及其组合物。其中,熔融缩聚法与界面法相比较,具有可廉价制造聚碳酸酯的优点,并且因为不使用光气等毒性物质,故在环境卫生上较好。但是,熔融聚合法与界面法相比较,因为聚合速度慢,且必须于高温下实施聚合,故有所得的聚碳酸酯品质较差的缺点。即,使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与芳香族碳酸二酯进行酯交换来制造聚碳酸酯的反应已被熟知,且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OH端基与芳香族碳酸二酯的苯基端基反应而边副产芳香族单羟基化合物边进行聚合的方法,是最普遍使用的。此反应在相对于OH端基量而言存在大约等量的苯基端基量时反应速度达到最快,且制造目的聚合度的聚合物所需聚合时间缩短。相反地,相对于OH端基量而言苯基端基量的比例愈超过1,反应速度就愈降低,聚合时间变长。由于熔融聚合必须在超过250℃的高温下实施,故聚合时间与聚合物的热恶化具有密切的关系,若聚合时间缩短,则所得聚碳酸酯的色相提高,起因于热恶化的异物量亦 ...
【技术保护点】
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使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与芳香族碳酸二酯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粘均分子量至少为4,000且端羟基浓度为总端基的15~45摩尔%的第一芳香族聚碳酸酯,其次 (2)使此第一芳香族聚碳酸酯发生伴随着消除芳香族单羟基化合物的第一酯交换反应和消除芳香族碳酸二酯的第二酯交换反应的聚合,使得该芳香族单羟基化合物对该芳香族碳酸二酯的摩尔比达到1对0.1~1的生成比例,生成粘均分子量比第一芳香族聚碳酸酯的粘均分子量更大且为10,000以上并且相对于总端基而言端羟基浓度比第一芳香族聚碳酸酯的端羟基浓度更低的第二芳香族聚碳酸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胁透,平田滋己,佐佐木胜司,松冈由记,下成正志,
申请(专利权)人:帝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