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宁专利>正文

分水口自动拦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2258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1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水口自动拦污装置,包括导轨和导向移动装配在导轨上的拦污组件,拦污组件包括拦污板,拦污组件还包括用于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使所述拦污板部分露出水面的漂浮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漂浮件的存在,拦污板就可以通过漂浮件所受的浮力作用部分露出水面,从而阻止漂浮物进入分水口,同时拦污组件可以根据水位的变化自适应地沿导轨上下移动,从而使拦污板始终处于部分露出水面的状态,达到自动拦污的目的。整个拦污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人工操作或者电力控制,省去了水位传感器、提升装置、电力设施以及房屋建筑等一系列设施,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适合在分水口处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水口自动拦污装置
技术介绍
南水北调中线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渠道表层水里季节性地出现藻类、柳絮、植物秸秆碎片等垃圾漂浮物,这些漂浮物进入向地方供水的分水口内,影响供水质量,增加自来水厂净化水质的成本。由于分水口位于渠道混凝土边坡上,若采用人工打捞,不仅费工费时,同时打捞人员还有落水的危险,因此在渠道的分水口一般都设置有拦污装置。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拦污装置如附图1~图2所示,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导轨3,导轨3上导向移动装配有拦污组件,该拦污组件包括框架1,框架1上设置有用于阻止漂浮物进入分水口的拦污板2,框架1上还设有四个与导轨3滚动配合的滚轮4,从而使拦污组件可以沿导轨3上下移动。当分水口的形状呈矩形时,两条导轨3可以直接设置在分水口渠道的坡面上或者设置在分水口侧壁上;当分水口的形状呈梯形时,由于两条轨道只能是平行设置,因此需要通过固定在分水口两侧的支撑架5来进行轨道的固定,支撑架5呈三角形,同时为了适应梯形分水口的形状,框架1也做成了梯形,且框架1的底边长度大于两侧支撑架5的底边长度,用以防止漂浮物从框架1与分水口之间的间隙进入分水口。正常使用时,拦污板2的一半板面位于水面以下,另一半板面位于水面以上,为了控制拦污板2的合适高度,可以通过手动调节或自动调节的方式。自动调节时,需要通过提升卷筒6、导轮8以及钢丝绳7等一套提升装置来使拦污组件沿导轨3上下移动,那么也就需要设置电气系统来控制提升卷筒6的动作,因此还需要在渠道上建立房屋用以布置电气系统并方便控制,同时还需要在渠道上设置用以安装提升装置的支架。另外,为了能够实现电气系统根据水位变化自动控制提升装置的动作以使拦污板2处于合适的高度,在拦污板2上还设置有与电气系统信号连接的水位传感器,当水位升高时,电气系统控制提升卷筒6转动进行收绳,钢丝绳7带动拦污组件沿导轨3上移,反之当水位降低时,电气系统控制提升卷筒6转动进行放绳,拦污组件靠自重沿导轨3下移。总之,无论水位如何变化,拦污板2始终处于拦污状态,即一半板面位于水面以下,另一半板面位于水面以上,从而阻止漂浮物进入分水口。该拦污装置虽然能够实现根据水位的变化自动控制拦污板的高度,但是其结构过于复杂,需要房屋建筑、电力设施、提升装置以及水位传感器等配合使用,另外在进行梯形分水口拦污时,还需要设置支撑架来固定导轨,从而导致拦污装置的制造和运行维护成本比较高,不适合在分水口处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分水口自动拦污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水口自动拦污装置,包括导轨和导向移动装配在导轨上的拦污组件,拦污组件包括拦污板,拦污组件还包括用于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使所述拦污板部分露出水面的漂浮件。拦污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拦污板外围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设置于框架主体上的用于与导轨导向移动配合的导向件,所述拦污组件通过所述导向件导向移动装配在导轨上。所述导向件为滚轮,导轨上设置有供所述滚轮滚动的滚轮槽。所述漂浮件为浮筒。所述导轨有两条且呈左右平行设置,两条导轨上均设置有用于与分水口侧壁或者分水口渠道坡面固定连接的连接结构,两条导轨之间的间距不小于分水口的最大开口宽度。所述拦污板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两条导轨之间的间距。拦污板的左右两端超出两条导轨,拦污板超出导轨的超出端设置有向下的翻沿。两条导轨的长度均满足上端超过分水口的设计水位、下端超过分水口的底面或与分水口底面齐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拦污组件还包括用于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使拦污板部分露出水面的漂浮件,由于漂浮件的存在,拦污板就可以通过漂浮件所受的浮力作用部分露出水面,从而阻止漂浮物进入分水口,同时由于导轨的存在,拦污组件可以根据水位的变化自适应地沿导轨上下移动,从而使拦污板始终处于部分露出水面的状态,达到自动拦污的目的。整个拦污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人工操作或者电力控制,省去了水位传感器、提升装置、电力设施以及房屋建筑等一系列设施,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适合在分水口处大规模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拦污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分水口自动拦污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拦污机构与导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分水口自动拦污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1.框架主体;2.拦污板;3.导轨;4.滚轮;5.支撑架;6.提升卷筒;7.钢丝绳;8.导轮;9.混凝土渠道;10.分水口底面;11.设计水位;12.分水口渠道坡面;13.浮筒;14.翻沿;15.矩形分水口侧壁;16.梯形分水口侧壁。具体实施方式分水口自动拦污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图5所示,包括平行设置在混凝土渠道9上矩形分水口左右两侧的导轨3,两条导轨3设置在分水口渠道坡面12上,导轨3的侧面与矩形分水口侧壁15平齐,即两条导轨3之间的间距等于矩形分水口的宽度,两条导轨3的长度均满足上端超过分水口的设计水位11、下端超过分水口底面10。导轨3上设置有用于与分水口渠道坡面12固定连接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可以是混凝土灌浇面,也可以是用于将导轨3铆接固定在分水口渠道坡面12上的铆接部。两条导轨3上导向移动装配有拦污组件,拦污组件包括拦污板2以及设置在拦污板2外围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框架主体1和设置于框架主体1上的用于与导轨3导向移动配合的导向件,拦污组件通过所述导向件导向移动装配在导轨3上,在该实施例中,导向件为滚轮4,滚轮4有四个,导轨3上设置有供滚轮4滚动的滚轮槽。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导轨3为C型钢,且为不锈钢材质,两根C型钢的缺口相对设置,C型钢的内槽构成供滚轮4滚动的滚轮槽。拦污板2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两条导轨3之间的间距,在该实施例中,拦污板2的左右两端超出两条导轨3,拦污板2超出导轨3的超出端设置有向下的翻沿14。所述翻沿14包裹在C型钢的外部,这样就保证了拦污板2与导轨3之间没有缝隙,防止漂浮物从拦污板2和导轨3之间的缝隙中进入分水口。拦污组件还包括用于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使拦污板2部分露出水面的漂浮件,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漂浮件为塑料材质的浮筒13,浮筒13的数量为一个且横截面呈圆形。上述拦污组件中拦污板2、框架主体1及滚轮4的材质均为不锈钢,在该实施例中拦污板2部分露出水面的意思是,根据拦污板2及框架的重量,通过合理设置浮筒13的大小以及数量,使拦污组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拦污板2的一半板面位于水面以下、另一半板面位于水面以上。分水口自动拦污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由于浮筒的存在,拦污板就可以通过浮筒所受的浮力部分露出水面,通过合理设计,拦污板在平衡状态时,可以保持一半板面位于水面以下、另一半板面位于水面以上,从而阻止漂浮物进入分水口。同时由于导轨的存在,拦污组件可以根据水位的变化自适应地沿导轨上下移动,从而达到自动拦污的目的。整个拦污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人工操作或者电力控制,真正实现自动拦污,且制造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低,适合在分水口处大规模推广应用。将两条导轨3的长度设计成满足上端超过分水口的设计水位11、下端超过分水口底面10,这样设置是由于,在正常情况下,渠道中的水位是低于设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分水口自动拦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水口自动拦污装置,包括导轨和导向移动装配在导轨上的拦污组件,拦污组件包括拦污板,其特征在于:拦污组件还包括用于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使所述拦污板部分露出水面的漂浮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水口自动拦污装置,包括导轨和导向移动装配在导轨上的拦污组件,拦污组件包括拦污板,其特征在于:拦污组件还包括用于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使所述拦污板部分露出水面的漂浮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水口自动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拦污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拦污板外围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设置于框架主体上的用于与导轨导向移动配合的导向件,所述拦污组件通过所述导向件导向移动装配在导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水口自动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为滚轮,导轨上设置有供所述滚轮滚动的滚轮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水口自动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件为浮筒。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吕军李文哲
申请(专利权)人:李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