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内自动切水口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模具包括前内模、流道、后内模、行位、油缸;通常模具生产过程中,注塑完成后,需要人工来修剪水口,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不良率较高,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模内自动切水口结构,能够在模具注塑完成后,自动的将广品于流道内分尚。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模内自动切水口结构,包括前内模、流道、后内模、行位、油缸;还包括流道剪切刀,所述流道剪切刀包括刀头和刀尾,所述刀头位于流道末端,所述刀尾连接行位。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刀头处。所述行位与流道剪切刀是梯形滑槽配合的。当模具注塑完成后,注塑机的信号传达至油缸,油缸在油压的驱动下,将油缸活塞往前推,此时与油缸连接的行位也向前滑动。因行位与流道剪切刀是梯形滑槽配合的,所以,行位向前滑动,流道剪切刀向上移动,直到刀头跟限位块接触,此时流道剪切刀刚好将流道跟产品切断。本技术油缸在油压的驱动下,将油缸活塞往前推,此时与油缸连接的行位也向前滑动。因行位与流道剪切刀是梯形滑槽配合的,所以,行位向前滑动,流道剪切刀向上移动,直到刀头跟限位块接触,此时流道剪切刀刚好将流道跟产品切断,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动将产品与流道分离。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内模;2、流道;3、后内模;4、流道剪切刀;5、行位;6、限位块;7、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模内自动切水口结构,包括前内模I、流道2、后内模3、行位5、油缸(未图示);还包括流道剪切刀4,所述流道剪切刀4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模内自动切水口结构,包括:前内模、流道、后内模、行位、油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道剪切刀,所述流道剪切刀包括:刀头和刀尾,所述刀头位于流道末端,所述刀尾连接行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维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