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毂重力模上模入水口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40593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轮毂重力模上模入水口冷却装置,它包括上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上设有内腔(11),在所述内腔(11)的左下角设有冷却装置(12),所述冷却装置(12)包括风盒(121)、进风管(123)和二个出风管(122),所述进风管(123)穿入风盒(121)的盒内,所述进风管(123)穿入风盒(121)的一端应尽量靠近内腔(11)的底面,所述二个出风管(122)焊装于风盒(121)的顶部并对称设于进风管(123)的二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温控精度高,铸造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轮毂重力模上模入水口冷却装置,它包括上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上设有内腔(11),在所述内腔(11)的左下角设有冷却装置(12),所述冷却装置(12)包括风盒(121)、进风管(123)和二个出风管(122),所述进风管(123)穿入风盒(121)的盒内,所述进风管(123)穿入风盒(121)的一端应尽量靠近内腔(11)的底面,所述二个出风管(122)焊装于风盒(121)的顶部并对称设于进风管(123)的二边。本技术结构紧凑,温控精度高,铸造质量好。【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模具,具体地说是汽车轮毂重力模上模入水口冷却装置。 汽车轮毂重力模上模入水口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轮毂大多采用汽车轮毂重力模来进行浇注生产,在浇注时,重力模的入 水口处的温度必须合理控制,如果入水口处温度冷却过快,则影响流动性,导致生产出的产 品出现缩孔等缺陷,如果入水口处温度冷却过慢,则会影响脱模时间,降低生产效率。为了 控制入水口处的温度,目前在汽车轮毂重力模上模入水口处采用冷却风管直吹的方式来进 行冷却,这种方式,由于没有使用防护措施,吹出的冷却风会乱窜,往往使得部分不需要冷 却的地方得到了冷却,造成冷却过快的问题,另外,由于这种直吹方式的冷却风呈发散状 态,冷却面积过大,温度控制难度大,极易造成质量问题,严重影响铸造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温控精度高、铸造质量好的汽车轮毂 重力模上模入水口冷却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汽车轮毂重力模上模入水口冷却装置包括上模,所 述上模上设有内腔,在所述内腔的左下角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风盒、进风管和 二个出风管,所述进风管穿入风盒的盒内,所述进风管穿入风盒的一端应尽量靠近内腔的 底面,所述二个出风管焊装于风盒的顶部并对称设于进风管的二边。 本技术由于在上模上设有内腔,在内腔的左下角(即入水口处)设有冷却装 置,冷却装置包括风盒、进风管和二个出风管,进风管穿入风盒的盒内,进风管穿入风盒的 一端应尽量靠近内腔的底面,二个出风管焊装于风盒的顶部并对称设于进风管的二边,采 用这种结构后,冷风经进风管进入风盒内部,对入水口处进行冷却,然后,经二个出风管排 出,冷却范围始终控制在风盒内,可有效提高温控精度。本技术结构紧凑,温控精度高, 铸造质量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冷却装置的左(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本技术汽车轮毂重力模上模入水口冷却装置包括上模1,所 述上模1上设有内腔11,在所述内腔11的左下角设有冷却装置12,所述冷却装置12包括 风盒121、进风管123和二个出风管122,所述进风管123穿入风盒121的盒内,所述进风管 123穿入风盒121的一端应尽量靠近内腔11的底面,所述二个出风管122焊装于风盒121 的顶部并对称设于进风管123的二边。【权利要求】1.汽车轮毂重力模上模入水口冷却装置,包括上模(1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上 设有内腔(11),在所述内腔(11)的左下角设有冷却装置(12),所述冷却装置(12)包括风盒 (121)、进风管(123)和二个出风管(122),所述进风管(123)穿入风盒(121)的盒内,所述进 风管(123)穿入风盒(121)的一端应尽量靠近内腔(11)的底面,所述二个出风管(122)焊 装于风盒(121)的顶部并对称设于进风管(123)的二边。【文档编号】B22D27/04GK203875325SQ201420299503【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8日 【专利技术者】苏丹 申请人:黄石鑫华轮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轮毂重力模上模入水口冷却装置,包括上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上设有内腔(11),在所述内腔(11)的左下角设有冷却装置(12),所述冷却装置(12)包括风盒(121)、进风管(123)和二个出风管(122),所述进风管(123)穿入风盒(121)的盒内,所述进风管(123)穿入风盒(121)的一端应尽量靠近内腔(11)的底面,所述二个出风管(122)焊装于风盒(121)的顶部并对称设于进风管(123)的二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丹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鑫华轮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