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糖厂煮炼工段投粉固晶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21569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1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糖厂煮炼工段投粉固晶控制装置;包括煮糖罐、粉种储罐、真空度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微处理器、第二路D/A转换器及电压/电流变换器、第二路阀门定位器及气动薄膜调节阀、电磁阀、第一路D/A转换器、第一电压/电流变换器及阀门定位器、第一气动薄膜调节阀等。本装置改变了过去煮糖师傅需要不断从煮糖罐中采样、凭眼睛观察、手捏感觉来判断底料浓度,然后用手旋动阀门去改变开度的做法,减轻了煮糖师傅的劳动强度;克服了不同操作者因技术熟练程度以及责任心等因素而导致的判断差异,投粉固晶后形成的种子幼晶晶粒整齐、均匀,养晶煮种阶段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以此能够较好地维持晶体生长与进料之间的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糖厂投粉煮种
,尤其涉及一种糖厂煮炼工段投粉固晶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糖厂投粉煮种过程是制糖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投粉煮种过程的实质就是要让呈粉状的微末晶体在煮糖罐内长大至一定体积,为其它糖膏的煮制提供种子底料。种子的好坏直接影响每罐糖膏(如甲糖)的产品质量和糖份回收,以及煮制糖膏所耗费的时间,从而又会影响蒸汽、水资源的消耗、罐时利用等涉及企业生产成本的一系列重要指标。煮种用的糖粉是将白砂糖经球磨机长时间碾磨后得到的,投粉煮种时首先抽入某些原料配制成一定纯度的糖液底料,再经过浓缩→投粉→固晶→养晶这些操作,最後得到晶粒整齐、坚实、均匀的种子。目前糖厂的投粉起晶煮种操作大部分还依赖煮糖师傅的主观经验,操作时要不断将采样棒从煮糖罐中抽出,然后凭眼睛观察、手捏感觉来判断底料的浓度,以此来确定投粉、固晶开水、关水的时刻以及之后的养晶进料和煮水。不同的师傅对同一底料的浓度判断会因技术熟练程度以及责任心的差异而出现较大分歧。特别是在后半夜,由于人的生理特点容易犯困,此时的采样频次会大大减少,夜晚的光线对眼睛观察底料浓度也会造成一定障碍。虽然有个别糖厂引进了国外的微波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糖厂煮炼工段投粉固晶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糖厂煮炼工段投粉固晶控制装置,包括煮糖罐(1)和汽鼓(2)、粉种储罐(11)和煮糖罐(1)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真空度变送器(3)、温度变送器(4)、微处理器(5)、第二路D/A转换器(7)、第二电压/电流变换器(8)、第二路阀门定位器(9)、第二气动薄膜调节阀(10)、电磁阀(12)、第一路D/A转换器(13)、第一电压/电流变换器(14)、第一路阀门定位器(15)、第一气动薄膜调节阀(16);所述第一路D/A转换器(13)、第一电压/电流变换器(14)、第一路阀门定位器(15)和第一气动薄膜调节阀(16)依次电讯连接;所述第一气动薄膜调节阀(16)安装在煮糖罐(1)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糖厂煮炼工段投粉固晶控制装置,包括煮糖罐(1)和汽鼓(2)、粉种储罐(11)和煮糖罐(1)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真空度变送器(3)、温度变送器(4)、微处理器(5)、第二路D/A转换器(7)、第二电压/电流变换器(8)、第二路阀门定位器(9)、第二气动薄膜调节阀(10)、电磁阀(12)、第一路D/A转换器(13)、第一电压/电流变换器(14)、第一路阀门定位器(15)、第一气动薄膜调节阀(16);所述第一路D/A转换器(13)、第一电压/电流变换器(14)、第一路阀门定位器(15)和第一气动薄膜调节阀(16)依次电讯连接;所述第一气动薄膜调节阀(16)安装在煮糖罐(1)底部的进料管上,用于控制进料量;所述第二路D/A转换器(7)、第二电压/电流变换器(8)、第二路阀门定位器(9)、和第二气动薄膜调节阀(10)依次电讯连接;所述第二气动薄膜调节阀(10)安装在煮糖罐(1)底部的进水管上,用于控制进水量;所述第一路D/A转换器(13)和所述第二路D/A转换器(7)分别与微处理器(5)电讯连接;所述粉种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兴刚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