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食品加工工艺及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73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用米类面粉加工方便食品的工艺,主要有备料、搅拌、膨化、干燥、切片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在膨化等过程上采用了关键设备和选用了适当的工艺参数,使米类面粉的食品加工便于机械化。(*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的加工工艺,特别是以玉米、大米、小米的面粉加工成方便食品的工艺及其关键设备。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多样化、方便化、营养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米类由于含有丰富的营养,其各种制成品更受人们的喜爱。但目前这类食品的加工手段还很不完善。如1988年4月13日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报公开的申请号为87106199的“锅粑”和生产方法,在其进行油炸、喷料前的成形坯料加工工艺,仍主要是用传统且相互独立的蒸煮(淀粉和膨松剂)、压片、切片等老工艺,工艺分散,需用锅炉等多种配套机械和较多的操作人员,虽能实现一定的工业生产,但末能实现一体的机械化工艺,且制成的锅巴过硬、过实,产品率仅达60%左右,同时玉米虽有很丰富的营养,但若用该工艺生产玉米锅巴,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进行其他多道工序完善才行,不能直接食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用米类(相应米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粮食混粉)加工方便食品的问题,提出新的加工工艺和相应的生产设备,通过机械化生产,生产出形式多样、食用方便、营养丰富的方便食品。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工艺流程如下备料(选用玉米面或小米面或大米面或两种或两种以上面的混合面)→筛选→搅拌(加水)→膨化(投料→高温挤压→出料)→干燥、冷却→切片、成形。备料工序是选择玉米面或大米面或小米面或混合面,经过筛选备用。搅拌工序是将筛选后的面粉加入水,搅拌均匀。膨化工序是将搅拌后的均匀料边挤压边高温加热后,在机头孔中挤出。本专利技术的膨化过程(高温挤压)是在膨化机中进行的。经膨化在机头挤出的料已可初步成形。干燥、冷却工序是将膨化后挤出的热料,经风机吹干、冷却,并在输送带上进一步自然冷却。切片工序是将干燥冷却的料,经输送带端头的压轮(动态)定位后送至定刀,经与定刀对应的动刀剪切即成形。本专利技术方便食品的加工工艺及条件如下一、备料干玉米面或大米面或小米面或混合面,经过筛选,使其目数在50目以上。二、搅拌1.在筛选后的面粉中加水,其中玉米面加水量为(20-25)%,小米面加水量为(20-30)%,大米面加水量为(25-35%)。2.搅拌均匀三、膨化1.投料在膨化机轴转速为30-100转/分时,玉米面、小米面、大米面各自投料量均随转速线性变化,为50-100公斤/小时。2.三个加热层的加热温度分别为 3.成形机头出料初成形。四、干燥、冷却风机为220V、135W。五、切片由定刀和电机带动的动刀进行剪切。调整动刀的频率以得的不同长短的切片。按照以上所述工艺条件制成的粒状品,可作为即食米花粒,也可加水后成为方便米粥;条状或块状品又可配其他味料制成多种小食品,特别是可作为生产锅粑的坯料。如上所述生产方便食品的工艺,克服了目前生产此类产品工序多,占地大、产品膨化不好等缺点,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和产品多样化。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工艺,该膨化机,采用外层为电阻丝加热层的膨化管和其内的由电机带动的螺旋转轴,及一端的成形机头组装而成。工作时,转轴在膨化管中转动,当料由料口进入后,在螺旋转轴的搅合挤压下同时受加热层三个温区的逐步高温加热,得以熟化,当从成形机头孔中挤出时,遇空气迅速膨涨成形,经成形机头吹干、冷却(包括输送带上的冷却过程),使成松酥,且便于切。本专利技术膨化机所出产品即可成单条(切后可成短条或粒),又可成多条连片,而根据挤出料遇空气膨涨的特点设计了两种机头,机头由两端带丝口的内凸形机头管和旋转于其一端的中部有凸锥形分料锥和锥底圆周分布有出料孔的机头盖组成,一种出条机头其出料孔为圆周均匀分由,孔经与孔中心距为线性变化的1.4-3.4mm和3.0-8.0mm,即孔中心距大于孔径及出料膨涨量之和;另一种出连片机头其出料孔为4-6孔为一组,沿圆周分布有3-5组对称孔,每组内孔径与孔中心距为线性变化的1.5-3.0mm和2.0-5.0mm,即孔中心距略小于孔径及出料膨涨量之和,使挤出料在膨涨时可相互粘连成带。挤出的成形料经风机吹干冷却,落在输送带上,经压轮整理定位后送至动定刀,经对应动刀剪切即成形,动刀与输送带驱动轮由一台电机带动,调节动刀频率即可使剪刀长度变化从切料至切长条。附图一 膨化机局剖示意图。附图二 机头示意图。附图三 机头示意图。附图四 设备联接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该专利技术的结构。附附图说明图1中(1)是机座,(2)、(3)、(4)分别为装在机座(1)上的电动机,显示控制盘、膨化管,由电动机(2)带动的螺旋转轴(5)的螺旋端伸入膨化管(4)中,膨化管(4)的一端上部有进料口(6),另一端接成形机头7、膨化管(4)外周为电加热层(8)和其外的保温层(9),电加热层(8)沿管向分为第一加热区8Ⅰ、第二加热区8Ⅱ、第三加热区8Ⅲ、电加热层(8)的三个区的温度传感器(10)的显示(11)和控制器(12)装于显示控制盘(3)上;附图2、附图3中(13)为机头(7)的内凸型机头管、(14)、(16)分别为两种旋接于机头管(13)上的底面中部带有凸锥形分料锥的机头盖,机头盖(14)底部沿凸锥底边圆周均匀分布有通孔(15),其孔径为1.4-3.4mm,孔间中心距相应线性变化为3.0-8.0mm;机头盖(16)底部沿凸锥底边圆周对称性间断分布有3-5组通孔(17),每4-6孔为一组,孔径为1.5-3.0mm,每组内孔的中心距相应线性变化为2.0-5.0mm。附图4中,(18)为风机、(19)输送带、(20)为支架、(21)为电动机、(22)为定刀、(23)为动刀、(24)为带动刀(23)的剪切机、(25)为压轮、输送带(19)和剪切机(24)由电动机(21)带动。当工作时,将搅拌好的米面备用,启动电动机(2),并根据温度传感器(10)的显示(11),操作控制器(12),按加工工艺条件控制三个加热区(8Ⅰ)、(8Ⅱ)、(8Ⅲ)的温度,把准备好的米面由投料口(6)投入,米面在螺旋转轴(5)的作用下边搅合边挤压,并同时受加热太的高温加热,在高温、高压下熟化,并在螺旋转轴(5)的挤推下,由机头(7)的出孔中挤出,遇空气(相对低温、低压)而迅速蒸发(水份)、膨涨,经风机(18)吹干后上输送带(19)冷却,并经压轮(25)送入定刀刃(22)与动切刀(23)间剪切。当机头(7)选用机头盖(14)时,由于孔(15)间中心距相对较大,挤出的条状料膨涨,干燥后成独立的单条;当机头(7)选用机头盖(16)时,由于孔(17)间中心距相对较小,每组内各孔挤出的条状料膨涨时,相互粘连成片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食品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1.1备料:选用经筛选其目数在50目以上的米面。1.2搅拌:筛选后的米面加水后搅拌均匀,其中:(1)玉米面加水量为(20-25)%。(2)大米面加水量为(25-35)%(3)小米面加水量 为(20-30)%1.3膨化:对加水后搅拌均匀的米面,投入膨化机中进行膨化,膨化后的料经成型机头挤出,其中:(1)投料:把搅拌好的米面投入膨化机中当膨化机轴转速在30转/分至100转/分之间时,米面的投放量为随转速呈(50-100) 公斤/小时间线性变化。(2)对玉米面、大米面、小米面三种料,三个加热层的加热温度分别为:①玉米面:第一区8↓[Ⅰ]加热温度为(110-120)℃,第二区8↓[Ⅱ]加热温度为(140-170)℃,第三区8Ⅲ加热温度为165-175℃。 ②大米面:第一区8↓[Ⅰ]加热温度为(125-135)℃,第二区8↓[Ⅱ]加热温度为(175-185)℃,第三区8Ⅲ加热温度为180-190℃。③小米面:第一区8↓[Ⅰ]加热温度为(125-135)℃,第二区8↓[Ⅱ]加热温度为(1 70-175)℃,第三区8Ⅲ加热温度为(175-180)℃。1.4干燥、冷却:1.风机为:220V、135W1.5剪切成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食品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1.1备料选用经筛选其目数在50目以上的米面。1.2搅拌筛选后的米面加水后搅拌均匀,其中(1)玉米面加水量为(20-25)%。(2)大米面加水量为(25-35)%(3)小米面加水量为(20-30)%1.3膨化对加水后搅拌均匀的米面,投入膨化机中进行膨化,膨化后的料经成型机头挤出,其中(1)投料把搅拌好的米面投入膨化机中当膨化机轴转速在30转/分至100转/分之间时,米面的投放量为随转速呈(50-100)公斤/小时间线性变化。(2)对玉米面、大米面、小米面三种料,三个加热层的加热温度分别为①玉米面第一区8Ⅰ加热温度为(110-120)℃,第二区8Ⅱ加热温度为(140-170)℃,第三区8Ⅲ加热温度为165-175℃。②大米面第一区8Ⅰ加热温度为(125-135)℃,第二区8Ⅱ加热温度为(175-185)℃,第三区8Ⅲ加热温度为180-190℃。③小米面第一区8Ⅰ加热温度为(125-135)℃,第二区8Ⅱ加热温度为(170-175)℃,第三区8Ⅲ加热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来源张德成宋德功薛志强史建国田忠玉马永刚王景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星火技术信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