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Co42.5Cu42.5Pb15合金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01548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7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难混溶合金颗粒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空心Co42.5Cu42.5Pb15合金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一凝固成型装置,通过设计合理的合金成分配比、两真空室压力、Cu辊的辊面线速度制备空心Co42.5Cu42.5Pb15合金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空心合金颗粒圆球度较高,表明光滑,颗粒表面层并无破裂或缺口出现,内部只发生凝固反应,析出相简单,操作过程简单,费用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难混溶合金颗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心Co42.5Cu42.5Pb15合金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合金颗粒作为常见的工业原料,在汽车、冶金、电子、宇航、医药等高新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具有内部中空的合金颗粒,其是微细粉末在高温气流中悬浮熔融或熔体在高压气流中雾化后,由于其自身的表面张力作用会凝聚形成细小的、中空的颗粒结构。由于具有中空结构,空心颗粒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比表面积大、密度小、表面渗透能力强、稳定性好、热绝缘性、光散射性等,在物理、化学、生物、航空航天、材料科学和光电领域均有重要的应用,如控制释放胶囊(药物、颜料、化妆品、油墨)、催化剂及其载体、分离材料、声学隔音材料以及电磁屏蔽材料等。近年来,有关空心结构颗粒的制备方法引起了材料制备学者的广泛关注,现已有的多种金属空心颗粒的制备方法,如表面化学镀法、微乳液法、模板-界面反应法和逐层自组装法等。其中表面化学镀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包覆效果好,但在化学镀之前需经敏化、活化两步处理,使得空心颗粒表面在化学镀之前形成一定的催化活性中心,其相组成和工艺都比较复杂;微乳液法的设备简单,可以制备出纳米到微米尺度的空心颗粒,但其制备过程需要反应模板,工艺比较复杂,且制备出的空心颗粒球壳表面含有介孔而不封闭;模板-界面反应法操作简单,颗粒的壳层厚度可控,但其化学反应十分剧烈,具有危险性,同时其制备过程也需要反应模板;逐层自组装法制备过程简单,制备的空心颗粒薄膜具有良好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其组成和厚度可控,但相组成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上述现状表明目前现有空心合金颗粒制备方法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空心颗粒的制备技术具有瓶颈。随着我国制造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汽车、国防、微电子等产业的进步,急需具有空心结构的合金颗粒等特殊材料的支撑,其制备技术成为发展的关键因素,亟需寻找一种简单有效、便于操作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心Co42.5Cu42.5Pb15合金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心Co42.5Cu42.5Pb15合金颗粒的制备方法(以质量份数计,下角标分别代表100份合金颗粒中Co、Cu、Pb所占的份数,以下同理,不再赘述),其特别之处在于:该方法利用一凝固成型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真空室以及位于其顶部的第二真空室,第一真空室与第二真空室通过真空室导通阀连通,同时第一真空室通过抽真空导通阀与外部的真空泵相连,第二真空室通过惰性气体导通阀与外部的惰性气体罐相连;第一真空室内设有电机、Cu辊、接收器,电机与Cu辊驱动连接,接收器位于Cu辊旋转方向的前端位置;第一真空室与第二真空室的接触面上密封插设有石英试管,石英试管顶端一段位于第二真空室内,余段位于第一真空室内并且该段外部设有感应线圈,且石英试管底端开设有喷嘴,喷嘴与Cu辊的辊面正对;感应线圈和电机与外部各自对应的开启控制装置连接;前述外部均指第一真空室和第二真空室的外部;该方法利用凝固成型装置制备空心Co42.5Cu42.5Pb15合金颗粒的步骤如下:S1、依据目标合金Co42.5Cu42.5Pb15中Co、Cu、Pb的摩尔比称取金属Co、Cu和Pb,放入石英试管中,再将石英试管密封插设在第一真空室与第二真空室的接触面上;S2、首先关闭惰性气体导通阀,打开抽真空导通阀和真空室导通阀,启动真空泵对两个真空室抽真空后关闭抽真空导通阀,然后开启惰性气体导通阀,充入惰性气体;再次关闭惰性气体导通阀−抽真空−充入惰性气体,反复操作5~7次;最后一次抽真空−充入惰性气体后,使两真空室内真空度为0.5±0.05Kpa,关闭真空室导通阀和惰性气体导通阀;S3、开启感应线圈的开启控制装置,加热石英试管内样品,使其熔化并过热100 K以上,保温3~5 min后,开启电机的开启控制装置驱动Cu辊旋转并观察Cu辊旋转平稳之后,调节电机的角速度使Cu辊的辊面线速度为50 m/s以上,开启惰性气体导通阀,石英试管内合金液在相对压力差作用下喷射到旋转的Cu辊表面冷却形成空心Co42.5Cu42.5Pb15合金颗粒,并被Cu辊沿切线方向甩出而收集在接收器内。较好地,两真空室内真空度优选为0.5Kpa,Cu辊的辊面线速度优选为50~60 m/s。较好地,第一真空室和第二真空室优选为有机玻璃材料制成的全透明真空室。更好地,第一真空室的容积优选大于第二真空室的容积。较好地,接收器优选呈Y型。前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空心Co42.5Cu42.5Pb15合金颗粒。本专利技术基本原理:合金经感应加热后,从石英试管顶端通入惰性气体,合金液在惰性气体压力下克服表面张力从石英管底端的喷嘴中喷到下方高速旋转的Cu辊表面,合金液在与Cu辊表面接触的瞬间迅速凝固并在Cu辊转动的离心力作用下以颗粒状的形式向前抛射出来;本专利技术中最终制备的Co42.5Cu42.5Pb15合金颗粒形成空心状,主要是由于在合金颗粒快速凝固过程中挥发的Pb蒸汽在液态熔体中聚集,在高速旋转的单辊剪切力作用下,随着颗粒开始做离心运动并沿着球半径逐渐向合金颗粒内部聚集移动,最终在形成的固态颗粒内部分布于其中心部位;另一方面凝固成型装置对合金颗粒产生极大的表面剪切力,气流紊乱性增强,真空室内惰性保护气体易形成紊乱气流克服表面张力进入颗粒内部,形成气孔和缩松缺陷;本专利技术利用快速凝固成型装置,通过改变Cu辊转速,可以实现控制空心合金颗粒的冷却速率,进而改变其辊面剪切力大小和内部冷却机理,使合金液在剪切力作用下失重而高速旋转,同时大的剪切力使得挥发出的Pb蒸汽和其他在气流紊乱下进入熔融合金液液滴内部,最终获得空心合金颗粒。与火山灰形成过程类似,熔体系在温度、压力和流速等组配适当的情况下,经过急冷快速凝固过程,可以使得合金形成具有空心结构的颗粒。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凝固成型装置具有以下特点:采用真空室,能有效地防止合金在熔化和快速凝固过程中发生氧化;真空室采用有机玻璃材料制成,便于对合金颗粒的快速凝固过程进行全方位可视化的监控;选用角速度可调的单相异步高速电机,可实现辊面线速度控制。2、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空心合金颗粒圆球度较高,表明光滑,颗粒表面层并无破裂或缺口出现,内部只发生凝固反应,析出相简单,操作过程简单,费用较低。附图说明图1:凝固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Co42.5Cu42.5Pb15空心合金颗粒在辊速为50 m/s下的形貌图(a)和快速凝固组织图(b)。图3:Co42.5Cu42.5Pb15空心合金颗粒在辊速为60 m/s下的快速凝固组织图(a)和局部放大图(b)。图4:Co47.5Cu47.5Pb5合金颗粒在辊速50 m/s、0.2Kpa下的快速凝固组织图(a);Co47.5Cu47.5Pb5合金颗粒在辊速50 m/s、0.7Kpa下的快速凝固组织图(b)。图5:Co47.5Cu47.5Pb5合金颗粒在辊速50 m/s、0.5Kpa下的快速凝固组织图(a);Co42.5Cu42.5Pb15合金颗粒在辊速30 m/s、0.5Kpa下的快速凝固组织图(b)。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空心Co42.5Cu42.5Pb15合金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心Co42.5Cu42.5Pb15合金颗粒的制备方法,以质量份数计,下角标分别代表100份合金颗粒中Co、Cu、Pb所占的份数,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一凝固成型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真空室以及位于其顶部的第二真空室,第一真空室与第二真空室通过真空室导通阀连通,同时第一真空室通过抽真空导通阀与外部的真空泵相连,第二真空室通过惰性气体导通阀与外部的惰性气体罐相连;第一真空室内设有电机、Cu辊、接收器,电机与Cu辊驱动连接,接收器位于Cu辊旋转方向的前端位置;第一真空室与第二真空室的接触面上密封插设有石英试管,石英试管顶端一段位于第二真空室内,余段位于第一真空室内并且该段外部设有感应线圈,且石英试管底端开设有喷嘴,喷嘴与Cu辊的辊面正对;感应线圈和电机与外部各自对应的开启控制装置连接;前述外部均指第一真空室和第二真空室的外部;该方法利用凝固成型装置制备空心Co42.5Cu42.5Pb15合金颗粒的步骤如下:S1、依据目标合金Co42.5Cu42.5Pb15中Co、Cu、Pb的质量比称取金属Co、Cu和Pb,放入石英试管中,再将石英试管密封插设在第一真空室与第二真空室的接触面上;S2、首先关闭惰性气体导通阀,打开抽真空导通阀和真空室导通阀,启动真空泵对两个真空室抽真空后关闭抽真空导通阀,然后开启惰性气体导通阀,充入惰性气体;再次关闭惰性气体导通阀−抽真空−充入惰性气体,反复操作5~7次;最后一次抽真空−充入惰性气体后,使两真空室内真空度为0.5±0.05Kpa,关闭真空室导通阀和惰性气体导通阀;S3、开启感应线圈的开启控制装置,加热石英试管内样品,使其熔化并过热100 K以上,保温3~5 min后,开启电机的开启控制装置驱动Cu辊旋转并观察Cu辊旋转平稳之后,调节电机的角速度使Cu辊的辊面线速度为50 m/s以上,开启惰性气体导通阀,石英试管内合金液在相对压力差作用下喷射到旋转的Cu辊表面冷却形成多层壳核结构Co42.5Cu42.5Pb15合金颗粒,并被Cu辊沿切线方向甩出而收集在接收器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Co42.5Cu42.5Pb15合金颗粒的制备方法,以质量份数计,下角标分别代表100份合金颗粒中Co、Cu、Pb所占的份数,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一凝固成型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真空室以及位于其顶部的第二真空室,第一真空室与第二真空室通过真空室导通阀连通,同时第一真空室通过抽真空导通阀与外部的真空泵相连,第二真空室通过惰性气体导通阀与外部的惰性气体罐相连;第一真空室内设有电机、Cu辊、接收器,电机与Cu辊驱动连接,接收器位于Cu辊旋转方向的前端位置;第一真空室与第二真空室的接触面上密封插设有石英试管,石英试管顶端一段位于第二真空室内,余段位于第一真空室内并且该段外部设有感应线圈,且石英试管底端开设有喷嘴,喷嘴与Cu辊的辊面正对;感应线圈和电机与外部各自对应的开启控制装置连接;前述外部均指第一真空室和第二真空室的外部;该方法利用凝固成型装置制备空心Co42.5Cu42.5Pb15合金颗粒的步骤如下:S1、依据目标合金Co42.5Cu42.5Pb15中Co、Cu、Pb的质量比称取金属Co、Cu和Pb,放入石英试管中,再将石英试管密封插设在第一真空室与第二真空室的接触面上;S2、首先关闭惰性气体导通阀,打开抽真空导通阀和真空室导通阀,启动真空泵对两个真空室抽真空后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卡郭晓琴樊磊张锐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