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士维专利>正文

滑板车摇臂式避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583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滑板车摇臂式避震结构,主要是在滑板车的前轮与轮盖体间枢设一双摇臂,并令该双摇臂衔接该轮盖体的前端部并与一避震装置接设,藉以达到滑板车避震的功能,该双摇臂具有三个枢轴部,分别与该前轮体、轮盖体及避震装置枢接,该避震装置包含一吸震体、一拉杆固定座、一缓冲胶垫,并由一锁紧结构穿套而成,具有减震、吸震的功效。(*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有关一种滑板车摇臂式避震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在滑板车前轮处设置具备良好减震、避震功能的滑板车。上述两习用避震结构皆设置在滑板车后轮位置处,而使用者却站立在前方,且手握该操控杆,因此,当轮体受到震动时,往往是前轮先承受该震动力量,而令使用者感受其震动力,上述的滑板车避震工效并不恰当。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一种滑板车摇臂式避震结构,其特点是在滑板车的前轮与轮盖体间枢设一双摇臂,该双摇臂衔接该轮盖体的前端部并与一避震装置接设;该轮盖体,设在该滑板主体前端,具有三个接合部,其第一接合部与滑板主体接固,第二接合部与一双摇臂枢接,第三接合部供一避震装置接设;该双摇臂,由两长条板片体组成,该双摇臂上形成有三个相对的枢轴部,其第一枢轴部供枢设该前轮,第二枢轴部用以与该轮盖体的第二接合部相枢接,而第三枢轴部与该避震装置接固;该避震装置,包含一吸震体、一拉杆固定座、一缓冲胶垫及一锁紧结构,该吸震体、拉杆固定座及缓冲胶垫藉由该锁紧结构穿套,而与该轮盖体及双摇臂接设为一体;该吸震体内缘呈中空,直接设在该轮盖体上的第三接合部上缘面,而该拉杆固定座横向锁设在该双摇臂的第三枢轴部位置,并在外周面相对处钻设一相连通的锁孔和沉孔;该缓冲胶垫则设在该拉杆固定座与该轮盖体之间,藉该锁紧结构依序轴向穿套该吸震体、轮盖体、缓冲胶垫及拉杆固定座并锁固;该锁紧结构包含一拉杆、一调整钮、一调整衬套及一锁固件,该拉杆为一双向螺杆,一端与该调整钮及调整衬套结合为一体,另一端对应该拉杆固定座的端面处形成一内螺孔,该内螺孔供该锁固件自该沉孔处穿套而锁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平面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应用实施例图。图5是第一种滑板车避震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二种滑板车避震结构示意图。一双摇臂50,由二呈平行相对的长条板片所组成,具有三呈平行相对的枢轴部51、52、53,该第一枢轴部51可供枢设该前轮21,该第二枢轴部52用以与该轮盖体40的第二接合部42作摆动枢接,而该第三枢轴部53位于外端缘处,用以与该避震装置60接设固定。该避震装置60包含一吸震体61、一拉杆固定座62、一缓冲胶垫64以及一锁紧结构63,该吸震体61、拉杆固定座62及缓冲胶垫64系藉该锁紧结构63穿套,而与该轮盖体40及双摇臂50相接设,其中该吸震体61为一种具有吸收震动的弹性胶体,内缘呈中空,其系直设在该轮盖体40的第三接合部43上缘面处,而该拉杆固定座62横向锁设在该双摇臂50的第三枢轴部53之间,且并在外周面相对处钻设一相连通的锁孔621及沉孔622;另,该缓冲胶垫64设在该拉杆固定座62与该轮盖体40之间。该锁紧结构63包含一拉杆631、一调整钮632、一锁固件634及一调整衬套635,其中,该拉杆631为一双向螺杆,一端与该调整钮632及调整衬套635结合为一体,而另一端对应该拉杆固定座62的端面处形成一内螺孔6311;该拉杆631由上往下轴向依序穿套该吸震体61、第三接合部43及缓冲胶垫64后,锁设在该拉杆固定座62的锁孔621处,同时,令该锁固件634自该沉孔622穿套而锁设在该拉杆631的内螺孔6311处,藉以令该避震装置60与该轮盖体40及双摇臂50稳固地结合为一体连动式的避震型态。请参看图4所示,本技术据以达成双效避震功能的实施例,当前轮体21承受撞击震动时,该轮盖体40与双摇臂50枢接的部位,会先产生枢摆状态的动作,而先行完成减震功能,随后,此一震动力量会被该吸震装置60的吸震体61以及缓冲胶垫64所吸收,如此,站立在滑板车前方、手持握杆30的使用者,便不会直接感受撞击震动的力量,而达到减震、避震功效。此外,本技术的吸震体61亦可为弹簧等具有变形以吸收震动力量的特性,因为该拉杆631可藉该调整钮632转动而旋紧或放松,因此,若该避震装置60因吸震体61略显松弛而效果不佳时,或使用者因体重的不同而令避震装置60的避震强度有调整的必要时,使用者则可调整其松紧度,令避震装置60的避震功效维持最佳状态。另外,因为该双摇臂50与该轮盖体40间具有一枢摆轴部,而该避震装置60亦具有弹性压缩的特性,因此,当滑板车滑移的过程中,若使用者以前倾晃动的方式加压在该前轮21处,则能令滑板车产生持续前行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滑板车摇臂式避震结构,确实是一件极具实用性及进步性的设计,爰依法提出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滑板车摇臂式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在滑板车的前轮与轮盖体间枢设一双摇臂,该双摇臂衔接该轮盖体的前端部并与一避震装置接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摇臂式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轮盖体,设在该滑板主体前端,具有三个接合部,其第一接合部与滑板主体接固,第二接合部与一双摇臂枢接,第三接合部供一避震装置接设;该双摇臂,由二长条板片体组成,该双摇臂上形成有三个相对的枢轴部,其第一枢轴部供枢设该前轮,第二枢轴部用以与该轮盖体的第二接合部相枢接,而第三枢轴部与该避震装置接固;该避震装置,包含一吸震体、一拉杆固定座、一缓冲胶垫及一锁紧结构,该吸震体、拉杆固定座及缓冲胶垫藉由该锁紧结构穿套而与该轮盖体及双摇臂接设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车摇臂式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吸震体内缘呈中空,直接设在该轮盖体的第三接合部上缘面,而该拉杆固定座横向锁设在该双摇臂的第三枢轴部位置,并在外周面相对处钻设一相连通的锁孔和沉孔;该缓冲胶垫则设在该拉杆固定座与该轮盖体之间,藉该锁紧结构依序轴向穿套该吸震体、轮盖体、缓冲胶垫及拉杆固定座并锁固。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滑板车摇臂式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锁紧结构包含一拉杆、一调整钮、一调整衬套及一锁固件,该拉杆为一双向螺杆,其一端与该调整钮及调整衬套结合为一体,另一端对应该拉杆固定座的端面处形成一内螺孔,该内螺孔供该锁固件自该沉孔处穿套而锁设。专利摘要一种滑板车摇臂式避震结构,主要是在滑板车的前轮与轮盖体间枢设一双摇臂,并令该双摇臂衔接该轮盖体的前端部并与一避震装置接设,藉以达到滑板车避震的功能,该双摇臂具有三个枢轴部,分别与该前轮体、轮盖体及避震装置枢接,该避震装置包含一吸震体、一拉杆固定座、一缓冲胶垫,并由一锁紧结构穿套而成,具有减震、吸震的功效。文档编号A63C17/00GK2496505SQ0123919公开日2002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8日专利技术者黄士维, 张武松 申请人:黄士维, 张武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板车摇臂式避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在滑板车的前轮与轮盖体间枢设一双摇臂,该双摇臂衔接该轮盖体的前端部并与一避震装置接设。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士维张武松
申请(专利权)人:黄士维张武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