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肝素的合成,特别是一种肝素酶法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肝素是一种抗凝剂,是由二种多糖交替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心血管手术、心脏导管检查、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随着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的进展,肝素的应用不断扩大。肝素首先从肝脏发现而得名,它也存在于肺、血管壁、肠粘膜等组织中,是动物体内一种天然抗凝血物质。天然存在于肥大细胞,现在主要从牛肺或猪小肠黏膜提取。肝素是一种由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苷、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交替组成的黏多糖硫酸脂,平均分子量为15KD,呈强酸性,由于肝素本身不便于,多是以肝素钠的方式存储,需用时,将肝素钠酸化得到肝素。
技术实现思路
肝素制备主要是传统的化学裂解法工艺,普遍存在生产条件恶劣、耗能高、效率低的缺点,为改善这一现状,提高一种生产条件温和、环境友好、能耗低、效率高的肝素合成方法,降低肝素合成的成本,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肝素酶法合成方法。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肝素酶法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一、原料清洗:将猪肠用清水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肝素酶法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一、原料清洗:将猪肠用清水仔细清洗,去除内外污物和外部皮肤脂肪,得到洁净猪肠;二、原料处理:通过搅碎机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洁净猪肠绞碎成糜状,随后投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并同步加入水混合,搅拌时间控制在25~45分钟,最后继续搅拌,并缓慢加入防腐剂,混合均匀,得到酶解原料;三、第一次酶解:将步骤二中的酶解原料导入酶解罐中,并充分搅拌,同时加入新鲜胰浆作为酶解剂,并通过滴加NaOH溶液,调节酶解罐内料液的PH值,将PH值控制在7.3~8,在继续搅拌的同时,缓慢加热升温至40℃~42℃,直到搅拌均匀,随后酶解3~5小时,并保温,温度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肝素酶法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一、原料清洗:将猪肠用清水仔细清洗,去除内外污物和外部皮肤脂肪,得到洁净猪肠;二、原料处理:通过搅碎机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洁净猪肠绞碎成糜状,随后投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并同步加入水混合,搅拌时间控制在25~45分钟,最后继续搅拌,并缓慢加入防腐剂,混合均匀,得到酶解原料;三、第一次酶解:将步骤二中的酶解原料导入酶解罐中,并充分搅拌,同时加入新鲜胰浆作为酶解剂,并通过滴加NaOH溶液,调节酶解罐内料液的PH值,将PH值控制在7.3~8,在继续搅拌的同时,缓慢加热升温至40℃~42℃,直到搅拌均匀,随后酶解3~5小时,并保温,温度控制在40℃;四、第二次酶解:第一次酶解完成后,检测并通过滴加NaOH溶液,调节酶解罐内料液的PH值,将PH值控制在7.3~7.5,并加入按料液重量的0.5~1%的蛋白酶,充分搅拌的同时加热料液,温度控制在40℃~45℃,酶解4~4.2小时;五、提取:第二次酶解完成后,在40℃下恒温搅拌30分钟,随后急速升温至85℃~95℃,恒温10~15分钟,趁热捞除料液上层的杂质,最后用100目尼龙布精细过滤,得到酶解提取液。六、吸附;将步骤五中得到的酶解提取液冷却至室温,并去除酶解提取液表面的油脂后,放入吸附罐,控制升温至40℃~45℃,保持恒温,随后进行搅拌,并同时缓慢加入树脂,搅拌4~6小时,最后放出废液,收集吸附树脂;七、洗脱:先将吸附树脂用8倍于吸附树脂体积的清水充分漂洗,干净后,再用1~1.5倍于吸附树脂体积的氯化钠溶液对吸附树脂进行第一次洗脱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贤轩,黄辉其,黄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玺鑫维生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