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推力轴承的单向调压溢流阀。技术背景高压往复柱塞泵又称柱塞泵,是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装置,单向阀、调压溢流阀则是高压往复柱塞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保护元件。目前常用的单向阀、调压溢流阀多数为分体式人工手动调节阀。其中调压溢流阀用来调节系统压力,使其流量恒定,当系统压力增大并超过预先设定的压力值时,溢流阀开启,多余流量溢流,系统压力不再增加,从而能够保证柱塞泵出口压力恒定。系统正常工作时,该阀门关闭。单向阀能够保证系统中高压介质不发生回流,只单方向进行流动。但上述单向阀、调压溢流阀的缺点是由于其为分体式结构,因此增加了外泄漏点,并且调压溢流阀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因此调节精度不高,尤其是高压溢流阀,预设压力值高,手动调节时需要提供大的扭矩,很费力,而且操作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调节精度高、省力的带推力轴承的单向调压溢流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推力轴承的单向调压溢流阀包括下阀体、溢流阀座、溢流阀弹簧、阀杆、下部法兰、弯头、隔套、单向阀座、单向阀芯、单向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推力轴承的单向调压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推力轴承的单向调压溢流阀包括下阀体(1)、溢流阀座(2)、溢流阀弹簧(3)、阀杆(4)、下部法兰(5)、弯头(6)、隔套(7)、单向阀座(8)、单向阀芯(9)、单向阀弹簧(10)、压环(11)、衬套(12)、导向套(13)、下弹簧座(14)、碟簧(15)、上弹簧座(16)、推力轴承(17)、锁母(18)、调节螺栓(19)、压盖(20)、上阀体(21)、锁紧螺母(22)、圆螺母(23)、Y型密封圈(24);其中下阀体(1)为垂直设置的方管状结构,中部和下部侧面上分别贯通形成有一个与中心孔相连通的排液口(25)和进液口(2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推力轴承的单向调压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推力轴承的单向调压溢流阀包括下阀体(1)、溢流阀座(2)、溢流阀弹簧(3)、阀杆(4)、下部法兰(5)、弯头(6)、隔套(7)、单向阀座(8)、单向阀芯(9)、单向阀弹簧(10)、压环(11)、衬套(12)、导向套(13)、下弹簧座(14)、碟簧(15)、上弹簧座(16)、推力轴承(17)、锁母(18)、调节螺栓(19)、压盖(20)、上阀体(21)、锁紧螺母(22)、圆螺母(23)、Y型密封圈(24);其中下阀体(1)为垂直设置的方管状结构,中部和下部侧面上分别贯通形成有一个与中心孔相连通的排液口(25)和进液口(26);弯头(6)作为溢流口其上端利用下部法兰(5)和螺柱、螺母固定在下阀体(1)的下端口处;溢流阀座(2)为环状,设置在下阀体(1)的中心孔中位于进液口(26)下侧的部位;单向阀座(8)为环状,设置在下阀体(1)的中心孔中位于进液口(26)上侧的部位;隔套(7)设置在单向阀座(8)的上端,并且圆周面上形成有与下阀体(1)上排液口(25)相对应的过流孔(27);衬套(12)设置在隔套(7)的上端;上阀体(21)为垂直设置的方管状结构,安装在下阀体(1)的上端,下端口边缘向下突出形成有一个能够插入在下阀体(1)上端口内的凸环;压盖(20)利用螺柱、螺母固定在上阀体(21)的上端,中心处形成有贯通孔;下弹簧座(14)、碟簧(15)、上弹簧座(16)和推力轴承(17)从下至上依次设在上阀体(21)的中心孔内;调节螺栓(19)的下部从上向下依次贯穿压盖(20)的贯通孔和推力轴承(17)的中心孔,并且上部外部安装有用于限定预紧压力的锁母(18);阀杆(4)的上部设在单向阀座(8)、隔套(7)及衬套(12)的中心孔中,下端位于下阀体(1)内与进液口(26)相对应的部位,并且下端直径大于中上部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津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海盛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