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地板备胎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095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地板备胎槽结构,具备:汽车后地板(1);设置在汽车后地板(1)上的向下凹的备胎槽(2);其中,备胎槽(2)具备:半圆状的前部;沿半圆的两端切线方向向外延伸的中部;从中部的端部向外延伸并收口的后部;其中,以前部的圆的中点(21)为中心设有呈发射状的T型筋(3),备胎槽(2)的中部和后部设有至少两个横向凸筋(4),冲压成型工艺简单,能显著提高备胎槽(2)刚度、模态,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而且有利于后碰中自身充分变形吸能,达到保护油箱和乘客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身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地板备胎槽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轿车车身结构多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设计,后地板作为车身下部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搭载乘客,放置备胎,在后碰中通过自身变形而防止油箱损坏及减少对乘员伤害的重要作用。同时,随着顾客对整车NVH性能要求的逐步提高,要求后地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特别是备胎槽不能出现共振现象。为了改善此处的性能,常规的方法有:1、更换后地板材料或增加料厚;2、后地板备胎槽增加纵横交错的加强筋;3、在后地板备胎安装点周围区域增加一加强件,但会增加轿车自身重量。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上述优化改进方法有以下不足之处:方式1更换材料会增加冲压工艺难度,改变料厚会增加整车重量;方式2加强筋杂乱无章,不能达到吸收后碰能量和缓和冲击的效果;方式3不仅会增加冲压模具及焊装夹具的投资成本,而且会增加整车的重量。三种改进方式效果均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后地板备胎槽结构,冲压成型工艺简单,能显著提高备胎槽刚度、模态,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而且有利于后碰中自身充分变形吸能,达到保护油箱和乘客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地板备胎槽结构,具备:汽车后地板;设置在所述汽车后地板上的向下凹的备胎槽;其中,所述备胎槽具备:半圆状的前部;沿半圆的两端切线方向向外延伸的中部;从所述中部的端部向外延伸并收口的后部;其中,以所述前部的圆的中点为中心设有呈发射状的T型筋,所述备胎槽的中部和后部设有至少两个横向凸筋。所述备胎槽的后部呈等腰梯形。所述T型筋和横向凸筋由备胎槽底部一直延伸到汽车后地板的上表面。所述T型筋有三个,以前部的圆的中点为中心呈横向、纵向相互垂直分布。所述横向凸筋在所述备胎槽的中部和后部均匀分布。所述的T型筋宽度为45-70mm,深度为5-10mm。所述的横向凸筋的宽度为45-70mm,深度为5-10mm。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趋于收口状的倒等腰梯形备胎槽比传统备胎槽结构稳固,模态和刚度显著提升,避免了低频共振;T型加强筋增加了备胎槽的刚度和模态,降低了备胎安装点路试开裂的风险;T型筋右侧设置的横向凸筋有利于在后碰撞情形下诱导后地板充分压溃变形吸收能量,达到保护乘客及油箱的目的。后地板备胎槽刚度、模态和抗后碰能力的提高非常显著,减少了冲压件的数量,节约了生产成本,减轻了车身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汽车后地板备胎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汽车后地板,2、备胎槽,21、中点,3、T型筋,4、横向凸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一种汽车后地板备胎槽结构,具备:汽车后地板1;设置在汽车后地板1上的向下凹的备胎槽2;其中,备胎槽2具备:半圆状的前部;沿半圆的两端切线方向向外延伸的中部;从中部的端部向外延伸并收口的后部;其中,以前部的圆的中点21为中心设有呈发射状的T型筋3,备胎槽2的中部和后部设有至少两个横向凸筋4。备胎槽2的后部呈等腰梯形。T型筋3和横向凸筋4由备胎槽2底部一直延伸到汽车后地板1的上表面。T型筋3有三个,以前部的圆的中点21为中心呈横向、纵向相互垂直分布。横向凸筋4在备胎槽2的中部和后部均匀分布。的T型筋3宽度为45-70mm,深度为5-10mm。的横向凸筋4的宽度为45-70mm,深度为5-10mm。从前至后趋于收口状的备胎槽2,以备胎安装点为中心呈发射状的T型筋3,以及均匀分布在备胎槽2安装点右侧的横向凸筋4。备胎槽2前半部分形状为随备胎型面呈圆弧状,后半部分沿圆弧切线方向逐渐变小,呈前大后小的等腰梯形收口形状;加强筋分T型筋3和横向凸筋4两种;T型筋3以备胎安装点为中心呈横向、纵向相互垂直分布,横向凸筋41较均匀分布在备胎安装点右侧。通过将后地板备胎槽2采用趋于圆形呈倒等腰梯形状的结构设计,在备胎安装点左侧布置由该点向四周发射的T型筋3,在备胎安装点右侧布置随备胎放置型面渐变若干横向加强筋,增强了后地板备胎槽2及备胎槽2安装点的刚度,显著提高了备胎槽2的局部模态,避免了备胎槽2低频共振现象,提高了车身在后碰中吸收和缓冲变形的能力。通过CAE验证分析,备胎槽2采用趋于圆形呈倒等腰梯形状的结构设计,并在备胎槽2内布置T型及横向凸筋4后,备胎槽2的模态由原来的94hz提高至128hz,提高了3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后地板备胎槽2趋于收口的倒等腰梯形状结构设计,与传统的备胎槽形貌结构设计相比,后地板备胎槽2的刚度和模态的提升非常明显。避免了备胎槽2低频共振现象的发生,降低了路试中备胎槽2开裂的风险,提升了车身吸收和缓冲后碰变形的能力,对整车NVH性能的提升尤为重要,且冲压工艺容易实现,值得在工业上推广和应用。采用上述的结构后,趋于收口状的倒等腰梯形备胎槽2比传统备胎槽2结构稳固,模态和刚度显著提升,避免了低频共振;T型加强筋增加了备胎槽2的刚度和模态,降低了备胎安装点路试开裂的风险;T型筋3右侧设置的横向凸筋4有利于在后碰撞情形下诱导后地板充分压溃变形吸收能量,达到保护乘客及油箱的目的。后地板备胎槽刚度、模态和抗后碰能力的提高非常显著,减少了冲压件的数量,节约了生产成本,减轻了车身重量。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地板备胎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汽车后地板(1);设置在所述汽车后地板(1)上的向下凹的备胎槽(2);其中,所述备胎槽(2)具备:半圆状的前部;沿半圆的两端切线方向向外延伸的中部;从所述中部的端部向外延伸并收口的后部;其中,以所述前部的圆的中点(21)为中心设有呈发射状的T型筋(3),所述备胎槽(2)的中部和后部设有至少两个横向凸筋(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地板备胎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汽车后地板(1);设置在所述汽车后地板(1)上的向下凹的备胎槽(2);其中,所述备胎槽(2)具备:半圆状的前部;沿半圆的两端切线方向向外延伸的中部;从所述中部的端部向外延伸并收口的后部;其中,以所述前部的圆的中点(21)为中心设有呈发射状的T型筋(3),所述备胎槽(2)的中部和后部设有至少两个横向凸筋(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地板备胎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槽(2)的后部呈等腰梯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后地板备胎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筋(3)和横向凸筋(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阵阵徐本祥李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