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车体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095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05:22
提供一种汽车的车体构造,在小面积重叠碰撞这样的偏置碰撞时,能够在碰撞载荷的载荷吸收的同时产生横偏载荷,抑制重量增加,并且抑制车体的变形。该汽车的车体构造在车体侧部具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框架(15),在突设于上述框架(15)的前端部(17)的正面的载荷吸收部(36)设置有倾斜面部(33S),该倾斜面部(33S)比上述框架(15)更向外侧突出,其前端面向车辆前端方向内侧倾斜地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车体构造,该汽车的车体构造具备在车体侧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前侧框和后侧框这样的框架。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在车体侧部设置有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前侧框和后侧框,这些各侧框用于确保车体刚性和吸收碰撞载荷。在车辆的前侧,在前侧框不被输入碰撞载荷的小面积重叠(smalloverlap)碰撞时,碰撞载荷直接输入到前立柱,车体较大地变形。为了确保乘客空间,需要保护车室。从碰撞保护该车室的部件,在车体侧有前立柱、上边梁、边梁、车门,但车门是可开闭的部件而连结性较低,所以通常采用主要由前立柱和边梁来保护车室的构造。例如,在25%以下的小面积重叠这样的、比前侧框更靠外侧的偏置碰撞时,无法由前侧框吸收载荷,所以要求在前侧框的车宽方向外侧且比该前侧框的前端更靠车体后方设置载荷吸收部,或者使车体横偏地位移。设置上述的载荷吸收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前立柱加粗,但是将前立柱加粗时,不仅重量增加,而且前方视野变差,并不合适。这样的问题不仅在车体前部,在车体后部也是同样的。在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方案:设置侧梁,该侧梁分支为朝向车辆前方而成为车宽方向外侧的部分和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这两股,在左右的侧梁的前端部横架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加强件,并且在上述分支为二股的侧梁的规定部形成第1凹槽及第2凹槽,在车辆碰撞时,使侧梁前端部撞击动力传动系而产生横偏载荷。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以往构造,利用发动机和变速器的躯体来承受碰撞载荷,在碰撞前与动力传动系分离的侧梁前端部,在与该动力传动系撞击的时刻产生横偏载荷,所以存在横偏载荷慢一拍发生的问题。此外,
动力传动系通常经由衬套与副车架连结,也会产生载荷传递延迟的问题。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构造:设置从前侧框的前后方向中间部朝向车辆前方且车宽方向外方延伸的分支框架,在偏置碰撞时,由分支框架和前侧框的结合部承受该载荷,以产生横偏载荷。但是,在该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以往构造中,由位于前侧框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的上述的结合部承受碰撞载荷,所以该位置比较靠后方,存在设计自由度变低的问题。专利文献1:专利第4122887号公报专利文献2:专利第5357953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13-1698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的车体构造,在小面积重叠碰撞这样的偏置碰撞时,能够吸收碰撞载荷,并且产生横偏载荷,不增加重量且抑制车体的变形。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的车体构造,在车体侧部具备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框架,在从上述框架的前端部向正面方向突设的载荷吸收部设置有倾斜面部,该倾斜面部比上述框架更向车宽外侧突出,该倾斜面部的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部位的前端侧的面朝向车辆前端方向内侧倾斜地延伸。将汽车的车体构造应用于前部车体构造的情况下,上述的框架可以设定于前侧框或副车架的前后梁,将汽车的车体构造应用于后部车体构造的情况下,上述的框架可以设定于后侧框。根据上述构成,如上述那样在载荷吸收部设置倾斜面部,所以在无法由框架的正面承受碰撞物的小面积重叠碰撞时,能够由上述倾斜面部承受该碰撞物,由该载荷吸收部吸收载荷,同时产生横偏载荷,所以能够抑制重量增加,并且抑制车体的变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载荷吸收部比上述框架的前端部更向前端侧突出,位于框架前端方向的框架正面的缘部朝向大致车宽方向或车辆前端方向外侧延伸。根据上述构成,在对于框架正面的碰撞时(即,非小面积重叠碰撞,
而是正面碰撞或后方碰撞时),不必使载荷吸收部横偏而可靠地吸收载荷,能够确保其吸收量,在碰撞物碰撞到倾斜面部的小面积重叠碰撞时,能够可靠地产生横偏载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载荷吸收部由前端侧部件和中央侧部件构成,上述前端侧部件相对于上述框架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方突设,具备上述倾斜面部,上述中央侧部件在比该前端侧部件更靠车辆前后方向中央侧,向上述框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突设,以能够与该前端侧部件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变形相连动地朝向车宽方向内侧进行载荷吸收变形的方式与该前端侧部件连结。根据上述构成,载荷吸收部由上述的前端侧部件和上述的中央侧部件构成,所以在车辆正面碰撞时或车辆后方碰撞时,由载荷吸收部的较宽大部位进行载荷吸收,不会增加车体中央侧的负担,能够增大载荷吸收量,此外,在小面积重叠碰撞时,能够由前端侧部件和中央侧部件向框架前端部集中地传递横偏载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框架是将左右的侧框沿车宽方向连结的副车架,上述载荷吸收部是设置于上述副车架的前端部的副吸震盒。根据上述构成,载荷吸收部是设置于将左右的侧框连结的副车架的前端部的副吸震盒,所以不利用动力传动系,就能够从小面积重叠碰撞开始的瞬间起产生车体的横偏载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中央侧部件的前端和上述框架的前端通过可沿车宽方向变形的连结部连结,在上述中央侧部件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的框架侧,与上述框架分离地设置有沿车宽方向进行载荷吸收变形的车宽方向载荷吸收部。根据上述构成,连结部兼用作载荷吸收部的支持部,在小面积重叠碰撞时,使连结部和车宽方向载荷吸收部沿车宽方向进行载荷吸收变形,增加载荷吸收量,并且使该载荷在前后方向上不增加地向横方向传递,将横偏载荷作用到作为高刚性的框架前端部的前端梁17,使车体横偏位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中央侧部件形成为车宽方向内侧开放的内开コ字状,上述车宽方向载荷吸收部形成为车宽方向外侧开放的外开コ字状,由上述中央侧部件和上述车宽方向载荷吸收部这两者形成闭合截
面。根据上述构成,有中央侧部件和コ字状部件形成闭合截面,能够实现两者的轻量高刚性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框架是具有将左右的侧框沿车宽方向连结的横梁部的副车架,上述车宽方向载荷吸收部设置于在车宽方向上与侧框连结部或横梁部的至少一方对置的位置,该侧框连结部或横梁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比上述中央侧部件的车辆中央侧连结部更位于前端侧。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将横偏载荷有效地传递到比中央侧部件与框架连结的位置更靠前端侧,经由侧框连结部位和横梁使车体有效地横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载荷吸收部设置有倾斜加强部,该倾斜加强部从上述框架的前端侧起,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侧、并且比该框架更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抑制载荷吸收部(副吸震盒33)的大幅的形状变更或车辆前后方向的耐力上升,实现小面积重叠碰撞时的倾斜方向的耐力上升,充分地将横偏载荷传递到高刚性的框架前端部,使车体可靠地横偏位移,并且在通常的偏置碰撞时,经由载荷吸收部由前端梁承受碰撞载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载荷吸收部具备上板和下板,上述倾斜加强部是将上述上板和上述下板沿上下方向连结的倾斜撑架。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实现载荷吸收部的轻量高刚性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载荷吸收部具备水平面部,上述倾斜加强部是形成于上述载荷吸收部的水平面部的倾斜突条。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提高载荷吸收部的倾斜方向耐力,并且抑制前后方向耐力的上升,防止轻碰撞时的车体变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框架是具备将左右的侧框沿车宽方向连结的横梁部的副车架,上述倾斜加强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侧设置于在车宽方向上与侧框连结部或横梁部的至少一方对置或接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的车体构造,在车体侧部具备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框架,该汽车的车体构造的特征在于,在从上述框架的前端部向正面方向突设的载荷吸收部设置有倾斜面部,该倾斜面部比上述框架更向车宽外侧突出,该倾斜面部的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部位的前端侧的面朝向车辆前端方向内侧倾斜地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2.02 JP 2015-0183801.一种汽车的车体构造,在车体侧部具备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框架,该汽车的车体构造的特征在于,在从上述框架的前端部向正面方向突设的载荷吸收部设置有倾斜面部,该倾斜面部比上述框架更向车宽外侧突出,该倾斜面部的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部位的前端侧的面朝向车辆前端方向内侧倾斜地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车体构造,上述载荷吸收部比上述框架的前端部更向前端侧突出,位于框架前端方向的框架正面的缘部朝向大致车宽方向或车辆前端方向外侧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的车体构造,上述载荷吸收部由前端侧部件和中央侧部件构成,上述前端侧部件相对于上述框架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方突设,具备上述倾斜面部,上述中央侧部件在比该前端侧部件更靠车辆前后方向中央侧,向上述框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突设,以能够与该前端侧部件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变形相连动地朝向车宽方向内侧进行载荷吸收变形的方式与该前端侧部件连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的车体构造,上述框架是将左右的侧框沿车宽方向连结的副车架,上述载荷吸收部是设置于上述副车架的前端部的副吸震盒。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的车体构造,上述中央侧部件的前端和上述框架的前端通过可沿车宽方向变形的连结部连结,在上述中央侧部件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的框架侧,与上述框架分离地设置有沿车宽方向进行载荷吸收变形的车宽方向载荷吸收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的车体构造,上述中央侧部件形成为车宽方向内侧开放的内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松大弥泽田庸介滨田隆志菊池荘吉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