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重特异性抗体和生产及使用这类抗体的方法。专利技术背景抗体是由脊椎动物免疫系统响应于外来蛋白、糖蛋白、细胞或其他抗原性外来物质攻击而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多肽。这个过程的重要部分是产生与特定外来物质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这类多肽对特定抗原的结合特异性高度精致,并且能够由各个脊椎动物生成的众多特异性在其复杂程度和变异程度方面令人瞩目。数千种抗原能够引发反应,每种反应几乎排他地指向激发它的特定抗原。特异性抗原识别作用是抗体在适应性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必需的。在抗体库产生时,重链(HC)和轻链(LC)的组合性缔合在全部脊椎动物中均保守。然而,两条链中存在多样性的非对称性。HC可变结构域(VH)含有显著更高的序列多样性并且比LC可变结构域(VL)更经常地贡献抗原识别决定簇。然而,鉴于抗体识别及结合特定外来物质的变异性,一些抗体的抗原结合能十分依赖VL。抗体和抗体片段对某种特定抗原或多种抗原的特异性使得抗体成为合乎需要的治疗药。抗体和抗体片段可以用来靶向具有多效生物学作用的特定抗原(例如,细胞因子)。因而,当前且持续需要鉴定和表征治疗性抗体、尤其是可用于治疗多 ...
【技术保护点】
制备包含可变重链结构域(VH)和可变轻链结构域(VL)的双重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方法,其中双重特异性抗体的VH和VL配对在一起形成与第一表位和第二表位特异性结合的抗原结合位点,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提供包含VH和VL的抗体,其中VH和VL配对在一起形成与第一表位结合但不与第二表位结合的抗原结合位点,并且其中所述抗体在VL的位置32、50或91包含至少一个带静电或疏水的氨基酸;(b)改变编码步骤(a)的抗体的VH的核酸序列,其中改变一个或多个溶剂可及性氨基酸残基;(c)表达VL和步骤(b)的改变的VH;和(d)选择包含步骤(c)的该VL和改变的VH的双重特异性抗体或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2.20 US 61/919,552;2014.02.28 US 61/946,5471.制备包含可变重链结构域(VH)和可变轻链结构域(VL)的双重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方法,其中双重特异性抗体的VH和VL配对在一起形成与第一表位和第二表位特异性结合的抗原结合位点,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提供包含VH和VL的抗体,其中VH和VL配对在一起形成与第一表位结合但不与第二表位结合的抗原结合位点,并且其中所述抗体在VL的位置32、50或91包含至少一个带静电或疏水的氨基酸;(b)改变编码步骤(a)的抗体的VH的核酸序列,其中改变一个或多个溶剂可及性氨基酸残基;(c)表达VL和步骤(b)的改变的VH;和(d)选择包含步骤(c)的该VL和改变的VH的双重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该VH和VL配对在一起形成与第一表位和第二表位特异性结合的抗原结合位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位置32、50或91处的至少两个氨基酸是带静电或疏水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位置32、50和91处的全部三个氨基酸是带静电或疏水的。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带静电残基是酪氨酸。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疏水性残基是色氨酸。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多个天然存在的重链氨基酸序列的多样性,改变编码VH的核酸序列。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溶剂暴露残基的位置是选自VH的位置33、34、50-58和95-97的氨基酸残基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改变编码步骤(a)的抗体的VL的核酸序列,其中改变一个或多个溶剂可及性氨基酸残基。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溶剂暴露残基的位置是选自VH的氨基酸93-96的氨基酸残基位置。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d)的选择过程中,改变的VH与VL展示在噬菌体上。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的抗体包含:包含氨基酸序列KASQSVINDAA(SEQ ID NO:9)的轻链可变区互补决定区CDRL1、包含氨基酸序列YTSHRYT(SEQ ID NO:10)的CDRL2和包含氨基酸序列QQDYTSPWTF(SEQ ID NO:11)的CDRL3。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的抗体包含:包含氨基酸序列DYSMH(SEQ ID NO:13)的重链可变区互补决定区CDR H1、包含氨基酸序列VWINTETGEPTYADDFK(SEQ ID NO:17)的CDR H2、和包含氨基酸序列GGIFYGMDY(SEQ ID NO:20)的CDRH3。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d)的双重特异性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互斥地结合第一表位和第二表位。14.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d)的双重特异性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同时结合第一表位和第二表位。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表位来自一种生物分子并且第二表位来自相同的生物分子。16.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表位来自第一生物分子并且第二表位来自第二生物分子。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生物分子和第二生物分子选自IL4/IL5、IL4/IL13。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生物分子和第二生物分子是细胞因子。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或第二生物分子是在体内与抗体结合时可以增加双重特异性抗体半寿期的分子。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或第二生物分子是血清
\t白蛋白或新生儿Fc受体(FcRn)。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或第二生物分子是在体内与抗体结合时可以增加双重特异性抗体的效应子功能的分子。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或第二生物分子与天然杀伤细胞或巨噬细胞上的细胞表面蛋白结合。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胞表面蛋白是Fc受体或C1q。2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双重特异性抗体的VH和VL配对在一起,形成以10-6或更低的KD与第一表位或第二表位特异性结合的抗原结合位点。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双重特异性抗体的VH和VL配对在一起,形成以10-9或更低的KD与第一表位或第二表位特异性结合的抗原结合位点。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双重特异性抗体的VH和VL配对在一起,形成以10-12或更低的KD与第一表位或第二表位特异性结合的抗原结合位点。27.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双重特异性抗体的VH和VL配对在一起,形成以10-6或更低的KD与第一表位和第二表位特异性结合的抗原结合位点。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双重特异性抗体的VH和VL配对在一起,形成以10-9或更低的KD与第一表位和第二表位特异性结合的抗原结合位点。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双重特异性抗体的VH和VL配对在一起,形成以10-12或更低的KD与第一表位和第二表位特异性结合的抗原结合位点。30.根据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生物分子和第二生物分子在结构上不相似。31.根据权利要求1-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d)的选择包
\t括深度测序。32.通过权利要求1的方法产生的分离的双重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分离的双重特异性抗体,其中双重特异性抗体是单克隆抗体。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分离的双重特异性抗体,其中片段是Fab或scFv。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分离的双重特异性抗体,其中双重特异性抗体是IgG。36.分离的双重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包含图4A、4B、4C、7A、7C或7D的任一种抗体的氨基酸序列。37.分离的双重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以下六个CDR:(i)包含氨基酸序列KASQSVINDAA(SEQ ID NO:9)的CDRL1;(ii)包含氨基酸序列YTSHRYT(SEQ ID NO:10)的CDRL2;(iii)包含氨基酸序列QQDYTSPWTF(SEQ ID NO:11)的CDRL3;(iv)包含氨基酸序列DYDIH(SEQ ID NO:14)的CDR H1;(v)包含氨基酸序列VWINTETGEPTYADDFK(SEQ ID NO:17)的CDR H2;和(vi)包含氨基酸序列EILFYGMDY(SEQ ID NO:21)的CDR H3。38.分离的双重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以下六个CDR:(i)包含氨基酸序列KASQSVINDAA(SEQ ID NO:9)的CDRL1;(ii)包含氨基酸序列YTSHRYT(SEQ ID NO:10)的CDRL2;(iii)包含氨基酸序列QQDYTSPWTF(SEQ ID NO:11)的CDRL3;(iv)包含氨基酸序列DYFIH(SEQ ID NO:15)的CDR H1;(v)包含氨基酸序列AGIVYDATGFTTYADDFK(SEQ ID NO:18)的CDR H2;和(vi)包含氨基酸序列GGIFYGMDY(SEQ ID NO:20)的CDR H3。39.分离的双重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以下六个CDR:(i)包含氨基酸序列KASQSVINDAA(SEQ ID NO:9)的CDRL1;(ii)包含氨基酸序列YTSHRYT(SEQ ID NO:10)的CDRL2;(iii)包含氨基酸序列QQDYTPFPLTF(SEQ ID NO:12)的CDRL3;(iv)包含氨基酸序列DYLMH(SEQ ID NO:16)的CDR H1;(v)包含氨基酸序列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弗,C·V·李,P·凯尼格,
申请(专利权)人: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