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副车架结构,该车辆的副车架结构例如支撑车辆中的后悬架。
技术介绍
在如汽车般的车辆中,连结后轮与车身的后悬架具有将后轮按压于路面的功能和作为抑制路面的凹凸向车身传递的缓冲装置的功能。具有这样的功能的后悬架基于其支撑结构的不同而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169812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多连杆方式的后悬架,该后悬架的多个臂构件连结于后副车架,该后副车架由左右一对侧梁与在车辆前后方向隔开指定间隔并且将该左右一对侧梁连结的前侧横梁及后侧横梁所构成,在底视下呈井字形。更详细而言,所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多连杆方式的后悬架中,经由关节件而连结于后轮的前侧下臂、后侧下臂以及上臂被连结于后副车架,并且前端连结于车身的纵臂被连结于关节件。另外,在如所述专利文献般的多连杆方式的后悬架中,若路面的凹凸等产生的路面输入从车辆前方施加于后轮,则会有一个向车辆斜上后方的负荷施加于后悬架。此时,向车辆斜上后方的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一对侧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将支撑后轮的左右一对臂构件可摆动地连结;后侧横梁,以将各所述侧梁的后端近傍彼此连结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前侧横梁,在相对于所述后侧横梁向车辆前方隔开指定间隔的位置以将各所述侧梁彼此连结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其中,各所述侧梁与车身刚性接合,在各所述侧梁上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多处设置有臂连结部,各所述臂构件的多个端部分别连结于各所述臂连结部,多个所述臂连结部中的设置于车辆最前方的臂连结部被称为前侧臂连结部并且设置于车辆最后方的臂连结部被称为后侧臂连结部时,所述后侧臂连结部比所述前侧臂连结部更处于车辆下方 ...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1.16 JP 2015-0069931.一种车辆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右一对侧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将支撑后轮的左右一对臂构件可摆动地连结;
后侧横梁,以将各所述侧梁的后端近傍彼此连结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
前侧横梁,在相对于所述后侧横梁向车辆前方隔开指定间隔的位置以将各所述侧梁彼此
连结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其中,
各所述侧梁与车身刚性接合,
在各所述侧梁上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多处设置有臂连结部,各所述臂构件的多个端部
分别连结于各所述臂连结部,
多个所述臂连结部中的设置于车辆最前方的臂连结部被称为前侧臂连结部并且设置于
车辆最后方的臂连结部被称为后侧臂连结部时,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