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束调节杆和后横臂与后桥转向节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5443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装配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前束调节杆和后横臂与后桥转向节连接结构。包括后桥转向节、前束调节杆和后横臂;所述的后桥转向节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前束调节杆和后横臂的端部安装有与通孔对应且带有外螺纹的固定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螺栓;所述的螺栓包括穿设于通孔内与通孔固定连接的螺杆;所述的螺杆中空其内侧设置有与螺钉上的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的螺钉穿过螺杆并与之螺纹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解决了传统安装方式容易损坏后桥转向节的问题,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装配
,具体地指一种前束调节杆和后横臂与后桥转向节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具有承载能力强,抗侧倾、纵倾能力强,车轮定位精确,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汽车厂商的青睐。然而,由于其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制造成本高、装配废品率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结构的进一步推广。多连杆的结构布置会占用较多的横向空间,因此,这种结构多半用在前置前驱车型的后桥上。当多连杆结构用于后桥时,后桥结构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零件为后转向节,后转向节连接着后桥所有连杆、控制臂及减震器,是实现车轮与连杆机构连接与运动控制的载体。其结构复杂,连接点多,制造成本高,在装配时存在装配过程繁琐、操作困难、连接点(主要是后转向节与连杆之间的连接点)装配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现有技术的后横臂和后桥转向节的连接方式为:如图1所示,后桥转向节I的本体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攻丝形成内螺纹结构,后横臂3和前束调节杆2的端部上设置有对应内螺纹的螺钉5,螺钉5可旋转地垂直连接于后横臂3和前束调节杆2端部,螺钉5与后横臂3和前束调节杆2之间设置有一圈橡胶垫,通过旋拧螺钉5将将其固定在后桥转向节I上的通孔内即可完成后横臂3和前束调节杆2的安装。这样的安装模式结构简单方便,但是实际应用时,后横臂3和前束调节杆2受力时会将拉力或是压力传递到转向节上,而后桥转向节I上开孔为受力薄弱位置,受力时容易发生形变,造成零部件的损坏,从而影响整个汽车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前束调节杆和后横臂与后桥转向节连接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束调节杆和后横臂与后桥转向节连接结构,包括后桥转向节、前束调节杆和后横臂;所述的后桥转向节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前束调节杆和后横臂的端部安装有与通孔对应且带有外螺纹的固定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螺栓;所述的螺栓包括穿设于通孔内与通孔固定连接的固定套;所述的固定套中空其内侧设置有与螺钉上的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的螺钉穿过固定套并与之螺纹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栓还包括固定在固定套端部的头部;所述的头部直径大于通孔的内径;所述的螺钉依次穿过固定套与头部固定于螺栓内。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套穿设于通孔内其外侧与通孔过盈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头部贴合在后桥转向节上。本技术的优点有:1、本技术通过设置中空的螺栓结构代替内攻丝的通孔结构,增大了后横臂、前束调节杆与后转向节之间的联接强度,使结构更加牢靠、稳固,同时还可根据不同的强度要求选择不同等级的螺栓,提高了后转向节的通用性;2、本技术设置的中空螺栓安装方便,通过压入的方式即可稳定方便地将螺栓固定在通孔内,组装过程方便快捷,降低了后横臂和前束调节杆安装的难度;3、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解决了攻螺纹后毛刺难清除及传统安装方式容易损坏后桥转向节的问题,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现有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通孔处沿其轴线剖切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通孔和螺钉沿其轴线剖切示意图;其中:I一后桥转向节;2—前束调节杆;3—后横臂;4一通孔;5—螺钉;6--固定套;7 一头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2?4,本实施例的后桥转向节结构,包括后桥转向节1、前束调节杆2和后横臂3,后桥转向节I上开设有通孔4,前束调节杆2和后横臂3的端部安装有与通孔4对应且带有外螺纹的固定螺钉5,螺钉5与前束调节杆2和后横臂3的端部之间设有一圈橡胶垫,螺钉5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前束调节杆2和后横臂3的端部。如图3?4所示,通孔4内设置有螺栓6,螺栓6包括穿设于通孔4内与通孔4固定连接的固定套6,固定套6中空其内侧设置有与螺钉5上的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固定套6的端部设置有中空的头部7,头部7与固定套6连通,头部7的直径大于通孔4的内径,这样的设置,当固定套6受到沿其轴向的拉力时,能够避免固定套6从通孔4中脱出。螺钉5依次穿过固定套6与头部7固定于螺栓内,通过旋拧螺钉5可将螺钉5固定在螺栓内。螺栓与后桥转向节I的固定方式为:通过固定套6与通孔4过盈配合连接,直接将固定套6压入到通孔4内即可完成固定连接。实际使用时,先将固定套6穿过通孔4,直接将其压入到通孔4内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再将螺钉5依次穿过固定套6和头部7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螺钉5固定在后桥转向节I上,即可完成后横臂3和前束调节杆2的安装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前束调节杆和后横臂与后桥转向节连接结构,包括后桥转向节(I)、前束调节杆(2)和后横臂(3);所述的后桥转向节(I)上开设有通孔(4);所述的前束调节杆(2)和后横臂(3)的端部安装有与通孔(4)对应且带有外螺纹的固定螺钉(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4)内设置有螺栓;所述的螺栓包括穿设于通孔(4)内与通孔(4)固定连接的固定套(6);所述的固定套(6)中空其内侧设置有与螺钉(5)上的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的螺钉(5)穿过固定套(6)并与之螺纹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束调节杆和后横臂与后桥转向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还包括固定在固定套(6)端部的头部(7);所述的头部(7)直径大于通孔(4)的内径;所述的螺钉(5)依次穿过固定套(6)与头部(7)固定于螺栓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束调节杆和后横臂与后桥转向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套(6)穿设于通孔(4)内其外侧与通孔(4)过盈配合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装配
,具体地指一种前束调节杆和后横臂与后桥转向节连接结构。包括后桥转向节、前束调节杆和后横臂;所述的后桥转向节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前束调节杆和后横臂的端部安装有与通孔对应且带有外螺纹的固定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螺栓;所述的螺栓包括穿设于通孔内与通孔固定连接的螺杆;所述的螺杆中空其内侧设置有与螺钉上的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的螺钉穿过螺杆并与之螺纹固定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解决了传统安装方式容易损坏后桥转向节的问题,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IPC分类】B62D7/18, B60G3/18, B62D17/00【公开号】CN205203113【申请号】CN201521028275【专利技术人】徐忠诚, 刘亮, 蒋雪文, 张志 【申请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5月4日【申请日】2015年12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束调节杆和后横臂与后桥转向节连接结构,包括后桥转向节(1)、前束调节杆(2)和后横臂(3);所述的后桥转向节(1)上开设有通孔(4);所述的前束调节杆(2)和后横臂(3)的端部安装有与通孔(4)对应且带有外螺纹的固定螺钉(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4)内设置有螺栓;所述的螺栓包括穿设于通孔(4)内与通孔(4)固定连接的固定套(6);所述的固定套(6)中空其内侧设置有与螺钉(5)上的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的螺钉(5)穿过固定套(6)并与之螺纹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忠诚刘亮蒋雪文张志
申请(专利权)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