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维生素A中间体的还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反式碳六醇双格氏试剂,并冷却至一定温度;(2)将C14醛溶解在甲苯或二氯甲烷中,并滴加至步骤(1)的溶液中,完毕后继续保温反应一定时间;(3)将步骤(2)中的反应液用酸水解,得到缩合物;(4)将步骤(3)中的缩合物与冰乙酸混合,在剧烈搅拌下投入锌粉,反应时保持温度,继续保温反应,经检测原料残留小于2%后停止反应,水洗,有机层回收溶剂,得还原产物粗油。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废弃物料进行维生素A的合成,避免了林德拉催化剂在反式缩合物中容易毒化失效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成本,也简化了生产工艺,且避免了生产过程中产生反式碳六醇,有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维生素 A中间体的还原方法。
技术介绍
合成维生素 A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以β紫罗兰酮为原料,经过Darzens缩合反应制备 得到C14醛。再与碳六醇格氏试剂进行缩合反应,缩合物经过氢化得到还原产物,再进行后 续步骤得到维生素 Α。 目前的还原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1) 使用昂贵的林德拉催化剂,反应需在比较苛刻的条件进行; (2) 由于需要对缩合物进行严格的提纯,用反式碳六醇制备的缩合物由于很难得到较 高含量的成品,对后续步骤造成极大的影响,致使收率显著下降。因此,原工艺的缩合物只 能使用顺式碳六醇来制备,造成大量反式碳六醇浪费,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维生素 A中间体的还原 方法,解决现有缩合物只能使用顺式碳六醇进行缩合的缺点,使用锌粉对反式碳六醇合成 的缩合物进行还原反应,得到的还原产物用于后续步骤合成维生素 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维生素 A中间体的还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制备反式碳六醇双格氏试剂,并冷却至一定温度; (2) 将C14醛溶解在甲苯或二氯甲烷中,并缓慢滴加至步骤(1)的溶液中,滴加完毕后继 续保温反应一定时间; (3) 将步骤(2)中的反应液用酸溶液水解,得到缩合物; (4) 将步骤(3)中的缩合物与冰乙酸混合,在剧烈搅拌下投入锌粉进行反应,反应时保 持一定温度,投加完毕继续保温反应,经检测原料残留小于2%后停止反应,水洗,有机层回 收溶剂,得还原产物粗油。 所述步骤(1)中冷却至-8至-12°c。 所述步骤(2 )中的反应时间为1.5-3.0小时。 所述步骤(3)中酸溶液的浓度为30%。 所述步骤(4)中的反应温度为0_60°C,反应时间为1.5-3.6小时。 所述步骤(4)中的水洗为3次。 所述步骤(3 )中的酸为甲酸、稀硫酸或稀盐酸。 所述还原方法的反应式为: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专利技术维生素 A中间体的还原方法,使用废弃物料进行维生素 A的合成,避免了林德拉 催化剂在反式缩合物中容易毒化失效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成本,也简化了生产工艺,且避免 了生产过程中产生反式碳六醇,有利于环境保护。【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 此。 本专利技术维生素 A中间体的还原方法的反应式为:实施例1 称取206g(1.0mol)C14醛,溶解在IL甲苯或二氯甲烷中,缓慢滴加至冷却至-10°C事先 制备好的反式碳六醇双格氏试剂lL(1.2mol/L)中,滴毕后继续保温反应2.0小时,将上述反 应液用稀硫酸、稀盐酸或甲酸(30%)水解,得到缩合物,将此缩合物与80g冰乙酸混合,在剧 烈搅拌下投入锌粉80g进行反应,保持温度40°C,投加完毕继续保温反应3.0小时,经检测原 料残留小于2%停止反应,水洗3次,每次150ml,有机层回收溶剂,得还原产物粗油290g,含量 83%,收率 79.2%。 对比例1 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维生素 A中间体的还原。 对比例1中采用林德拉催化剂,林德拉催化剂为选择性还原碳碳三键的加氢催化 剂,其工艺条件为高压下加氢,因其在本工艺中不能套用而成本非常高。 按钯碳催化剂每公斤9000元计算,每次加氢投料量为5%,则生 产还原物仅仅是消耗的钯碳就价值450元,而锌粉的价格是16元每公斤,按照过量100% 计算,消耗锌粉价值10元。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还原方法大大降低了成本。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而非对本专利技术权利保护的限定, 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 一种维生素 A中间体的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w下步骤: (1) 制备反式碳六醇双格氏试剂,并冷却至一定溫度; (2) 将C14醒溶解在甲苯或二氯甲烧中,并缓慢滴加至步骤(1)的溶液中,滴加完毕后继 续保溫反应一定时间; (3) 将步骤(2)中的反应液用酸溶液水解,得到缩合物; (4) 将步骤(3)中的缩合物与冰乙酸混合,在剧烈揽拌下投入锋粉进行反应,反应时保 持一定溫度,投加完毕继续保溫反应,经检测原料残留小于2%后停止反应,水洗,有机层回 收溶剂,得还原产物粗油。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维生素 A中间体的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冷却至-8 至-12°C。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维生素 A中间体的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时 间为1.5-3.0小时。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维生素 A中间体的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酸溶液的 浓度为30%。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维生素 A中间体的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反应溫 度为0-60°C,反应时间为1.5-3.6小时。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维生素 A中间体的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水洗为 3次。7. 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维生素 A中间体的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酸 为甲酸、稀硫酸或稀盐酸。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维生素 A中间体的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方法的反应式 为:【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维生素A中间体的还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反式碳六醇双格氏试剂,并冷却至一定温度;(2)将C14醛溶解在甲苯或二氯甲烷中,并滴加至步骤(1)的溶液中,完毕后继续保温反应一定时间;(3)将步骤(2)中的反应液用酸水解,得到缩合物;(4)将步骤(3)中的缩合物与冰乙酸混合,在剧烈搅拌下投入锌粉,反应时保持温度,继续保温反应,经检测原料残留小于2%后停止反应,水洗,有机层回收溶剂,得还原产物粗油。本专利技术使用废弃物料进行维生素A的合成,避免了林德拉催化剂在反式缩合物中容易毒化失效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成本,也简化了生产工艺,且避免了生产过程中产生反式碳六醇,有利于环境保护。【IPC分类】C07C29/17, C07C33/14【公开号】CN105541549【申请号】CN201510984451【专利技术人】曾庆宇, 吕国锋, 牛少凤, 钟为水, 乔胜超, 刘祥洪, 黄国东 【申请人】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5月4日【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维生素A中间体的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反式碳六醇双格氏试剂,并冷却至一定温度;(2)将C14醛溶解在甲苯或二氯甲烷中,并缓慢滴加至步骤(1)的溶液中,滴加完毕后继续保温反应一定时间;(3)将步骤(2)中的反应液用酸溶液水解,得到缩合物;(4)将步骤(3)中的缩合物与冰乙酸混合,在剧烈搅拌下投入锌粉进行反应,反应时保持一定温度,投加完毕继续保温反应,经检测原料残留小于2%后停止反应,水洗,有机层回收溶剂,得还原产物粗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宇,吕国锋,牛少凤,钟为水,乔胜超,刘祥洪,黄国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