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千斤顶制造领域。本技术现有
中的已有技术是现有的千斤顶由缸体、大小活塞、手把、密封件、安全阀、卸荷螺钉等构成一体,从而实现顶重物的目的。其不足之处是一是局限性大、机动性差,对于机动车辆轮子打滑、陷坑情况不能有效地自救;二是安全可靠性差,由于其承载面小,对于机动车辆的顶起修理不安全;三是升降速度慢且费时、费力。本技术的设计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适用性强、机动性强、安全可靠、升降速度快、特别适用于机动车辆打滑自救(行走)、陷坑自救(行走),检修安全可靠的可移动式快升千斤顶。本技术的设计方案是可移动式快升千斤顶是通过对现有千斤顶的重新构思而设计的一种结构新颖独特,不但具有现有千斤顶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卡套或镶卡机构)快速顶起,并且所顶起的重物能随被顶起物前后、左右移动,解决了机动车辆打滑自救、陷坑自救的难题,保证机动车辆检修顶起时的人身安全,具有适用性、机动性强的优点。结构方案是可移动式快升千斤顶,它包括加载装置15、换向机构16,壳体5中制有拉杆套、油腔及活塞套,外套4旋接在壳体5上且可旋上、旋下,轮体2位于外套4的底部,套管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式快升千斤顶,它包括加载装置15、换向机构16,其特征是:壳体5中制有拉杆套、油腔及活塞套,外套4旋接在壳体5上且可旋上、旋下,轮体2位于外套4的底部,套管式拉杆6位于壳体5中的拉杆套内,上板8位于套管式拉杆6的末端拉杆的端部,支承球9固定在固定板11上,固定板11固定在上板8上,装卡机构或镶嵌机构10的底部卡套在支承球9上,连接件3的底部固定在壳体5上,转动连接件7的一端与连接件3铰接,转动连接件7的另一端与虚约束13的端部铰接,活塞14位于壳体5中的活塞套内,活塞14的上端部与虚约束13的交叉处铰接,虚约束13的上部位于导向槽12内,导向槽12位于上板8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