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麻水福专利>正文

一种液压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538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千斤顶。它与现有技术产品的结构相比,进油管与油箱之间有多个通道相通,其进油通道口(23a、23b、23c)位于油箱的不同部位,且进油通道分别由进油控制阀(13a、13b、13c)控制。克服了现有产品只能垂直起顶,不能方便地斜顶,横顶之弊端,大大拓宽了作为机械安装、修理等行业起顶工具的使用范围,且改进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可作为现有液压千斤顶的替换产品。(*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液压式千斤顶。在本技术作出之前,市场上公开销售、公开使用的液压千斤顶,其结构主要由安装在底座上的大、小油缸及其内部的大、小活塞、外壳与大油缸外壁围成的油箱、进出油管、单向阀及放油阀等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扳动手柄使小活塞在小油缸内上下移动。上移时,油箱内的油经一个进油口,被吸入小油缸下腔;下移时,小油缸下腔的油经出油管,被压入大油缸下腔,迫使大活塞向上移动,从而顶起置于大活塞顶部的重物。工作完毕,打开放油阀,使大油缸下腔的油流回油箱,大活塞慢慢降下结束工作。但是这种结构的液压千斤顶也存在不足之处作为机械安装、修理等行业常用的起顶工具,它只能垂直向上顶,在某些需要斜顶、横顶的特定场合不但操作不便,甚至不能使用,进而限止了它的使用范围。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新型的液压千斤顶。它不但能保持垂直向上顶的功能,而且还能十分方便地做到斜顶、横顶。本技术的任务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大、小油缸、及其内部的大、小活塞,外壳与大油缸外壁围成的油箱,进、出油管、单向阀、放油阀等,其结构要点是进油管与油箱间有多个通道相通,每个通道口位于油箱的不同部位,且每个通道均设有进油控制阀。上述结构的液压千斤顶,具体实施时,进油管在油箱底部呈环形凹槽,并设置相应的环形凹槽密封盖;环形凹槽经三个通道与油箱相通,进油通道口位于油箱的不同部位,每个通道上均设置进油控制阀。当垂直起顶作业时,进油阀可全部打开或只开任意一个进油阀,其工作原理和现有产品一样;当斜顶或横顶作业时,只打开最低位的进油阀而关闭其余进油阀,这样便可完成本技术任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产品相比,现有产品的进油管只有一个进油通道口,从油箱吸油,而改进的千斤顶的进油管具有多个进油通道口与油箱相通,从油箱吸油,且每个进油通道均没有进油控制阀。克服了现有产品斜顶、横顶不便,甚至不能操作的弊病,即只有一个进油口的进油管斜顶、横顶时,由于液体流动小油缸会出现吸不到油的现象或手柄受环境影响不能操作。本技术改进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效果明显,确能替代现有产品。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半剖示意图;图2为图1I部位放大图图3为图1A-A向示意图。参见附图1-3。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从图1可见,本实施例包括安装在底座9上的大、小油缸2、3,及其内部的大、小活塞16、4,外壳18与大油缸外壁围成油箱14。小油缸3底部(参见图3)有二根管道通出,一根经进油单向阀6、进油管7、环形凹槽7'、进油通道15与油箱14相通;另一根经出油口19、出油管8、单向阀10通入大油缸2的下腔11。油箱14底部设置环形凹槽7',并配有密封环形盖5,外壳18压住环形盖5后与底座固定,使环形盖5定位,进油管7与环形凹槽7'密封连接20。本实施例设3个进油通道15,使环形凹槽7'经这3个通道与油箱14相通,通道口23a、23b、23c设置在油箱14的不同部位,以保证千斤顶斜顶、横顶作业时,小油缸均能通过进油管7、环形凹槽7'吸到油(环形凹槽实质是进油管7的一部分,进油通道15实质是分支进油管)。3个进油通道15(分支进油管)均设有进油控制阀13a、16b、13c。图2示出了一个进油阀与环形凹槽7'和进油通道15的结构关系。环形盖5使环形凹槽7'与油箱14相隔离,它经过进油通道和通道口与油箱14相通,形成油路,进油阀的旋进与旋出可控制该油路的通、断。密封圈12是为防止漏油而设置的。本技术液压千斤顶操作过程大致是①垂直起顶时,打开3只进油阀或只开1只进油阀,其它步骤与现有产品操作完全一样。②当斜顶或横顶作业时,只打开位于最低位的一只进油阀而关闭其余两只进油阀。当扳动手柄1使小油缸的小活塞向上移动时,小油缸的下腔便能通过单向阀6、进油管7、环形凹槽7'吸到油,同时油箱14中的油通过打开的最低位的进油阀进入环形凹槽7'中,完成作业后,打开放油阀21,使大油缸中的油经回油口22及管道流回油箱,大活塞慢慢降下,整个过程结束。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千斤顶,其结构包括安装在底座(9)上的大、小油缸(2,3)及其内部的大、小活塞(16,4),外壳(18)围成的油箱(14)以及进、出油管(7,8)、单向阀(6,10)和放油阀(21)等,其特征是进油管(7)与油箱(14)间有多个通道(15)相通,每个通道口(23a、23b、23c)位于油箱(14)的不同部位,且每个通道(15)均设有进油控制阀(13a、13b、13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千斤顶,其特征是进油管(7)在油箱(14)底部呈环形凹槽(7'),环形凹槽(7')上有一相应的密封环形盖(5),环形凹槽(7')经三个通道(15)与油箱(14)相通,3个通道口(23a、23b、23c)位于油箱的不同部位,且每个通道(15)上均设有进油控制阀(13a、13b、13c)。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千斤顶。它与现有技术产品的结构相比,进油管与油箱之间有多个通道相通,其进油通道口(23a、23b、23c)位于油箱的不同部位,且进油通道分别由进油控制阀(13a、13b、13c)控制。克服了现有产品只能垂直起顶,不能方便地斜顶,横顶之弊端,大大拓宽了作为机械安装、修理等行业起顶工具的使用范围,且改进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可作为现有液压千斤顶的替换产品。文档编号B66F3/25GK2277979SQ96220618公开日1998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8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麻水福 申请人:麻水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千斤顶,其结构包括安装在底座(9)上的大、小油缸(2,3)及其内部的大、小活塞(16,4),外壳(18)围成的油箱(14)以及进、出油管(7,8)、单向阀(6,10)和放油阀(21)等,其特征是:进油管(7)与油箱(14)间有多个通道(15)相通,每个通道口(23a、23b、23c)位于油箱(14)的不同部位,且每个通道(15)均设有进油控制阀(13a、13b、13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水福
申请(专利权)人:麻水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