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麻水福专利>正文

一种液压千斤顶拉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5599 阅读:4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千斤顶拉出器。它是在现有液压千斤顶结构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改进之处是进油管与油箱间有多个通道相通,其中有一个通道口位于油箱的上部,每个通道均设有进油控制;油箱压盖上活动连接了2个(或3个)拉出器爪子。该产品由于具有多个进油通道口,且位于不同位置,因而千斤顶横、斜、或倒置时 进油管均能从油箱吸到油;再则在油箱压盖上增设了拉出器爪子,因而具有千斤顶及千斤顶拉出器的两用功能。(*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千斤顶拉出器产品。在本技术作出之前,市场上还来见类似产品公开报道,公开销售。目前,拆卸轴上部件,如齿轮、皮带轮等,大都用手工或丝杆拉出器,丝杆拉出器不但笨重,操作不便、费方,卸荷也不方便怎样在普通液压千斤顶基础上,制造出液压千斤顶拉出器,已成为人们的一项课题。普通液压千斤顶其结构主要由安装在底座上的大、小油缸及其内部的大、小活塞,外壳与大油缸的外壁围成的油箱,进、出油管、若干单向阀等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扳动手柄使小活塞在小油缸内上、下移动上移时,油箱内的油经一个进油口被吸入小油缸下腔;下移时,小油缸下腔的油经出油管、被压入大油缸下腔,迫使大活塞向上移动,从而顶起置于大活塞杆顶部的重物工作完毕,打开放油阀,使大油缸下腔的油流回油箱,大活塞慢慢降下结束工作。但是这种结构的液压千斤顶也存在不足之处它只能垂直向上顶,在某些需要斜顶、横顶或倒顶的特定场合不但操作不便,甚至不能使用,再则也无拉出器功能,进而限止了它的使用范围。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液压千斤顶拉出器。它不但能保持现有液压千斤顶垂直向上顶的功能,而且既能方便地实现斜顶、横顶或倒顶,又具有拉出器功能本技术的任务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大、小油缸及其内部的大、小活塞,外壳与大油缸的外壁围成的油箱以及与液压传动有关的进、出油管、若干单向阀和放油阀等,其结构要点是①进油管与油箱间有多个通道相通,且至少有一个通道口位于油箱的上部,每个通道均设有进油控制阀;②油箱压盖上活动连接了2个以上的爪子上述结构的液压千斤顶拉出器,在具体实施时,进油管在油箱底部呈环形凹槽,并设置相应的环形凹槽密封盖;环形凹槽经三个通道与油箱相通,进油通道口位于油油箱的不同部位,每个通道上均设置进油控制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产品相比,现有产品的进油管只有一个进油通道从油箱吸油,当千斤顶位置稍加改变,就可能导致无法吸到油,而影响千斤顶工作,再则油箱压盖上无拉出器爪子,所以不具有拉出器功能。而改进的千斤顶的进油管具有多个进油通道口与油箱相通,且每个进油通道均设有进油控制阀,千斤顶位置不管怎样改变,进油管总可以通过一个通道口从油箱吸到油,再则在油箱压盖上增设了拉出器爪子。因此,本产品在横、斜或倒置状态时均能使用,且还具有千斤顶及千斤顶拉出器的两用功能。本技术改进结构简单,效果明显。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连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局部剖示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A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油箱压盖的仰视图。参见附图。附图1-3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从图1可见,本实施例包括安装在底座9的大、小油缸2、3,及其内部的大、小活塞16、4,外壳18与大油缸2的外壁围成的油箱14,油箱压盖17与大油缸外螺纹连接,油箱压盖17适当加厚并在外围设置2个耳环26(也可以设3个耳环,变成三爪),每只耳环上开有一只螺孔,经该孔与连接板24一端螺栓活动连接(参见附图1、3),连接板24的另一端再与爪子25用螺检活动连接。小油缸3底部(见图1,2)有二根管道通出,一根经进油单向阀6、进油管7、环形凹槽7’,进油通道15与油箱14相通;另一根经出油口19、出油管8、单向阀10通入大油缸2的下腔11油箱14底部设置环形凹槽7(参见图1、2)并配有密封环形盖5,外壳18压住环形盖5后与底部固定、使环形盖5定位,进油管7与环形凹槽7’经这3个通道与油箱14相通。通道口23a、23b、23c设置在油箱14的不同部位,2个通道口23a、23c设置在油箱14底部,一个通道口23b用管通伸至油箱14的上部,以便千斤顶倒置时使用,每个进油通道15均设有进油控制阀13a、13b、13c。图1中示出了一个进油阀13b与环形凹槽7’和一个进油通道15结构关系。环形盖5使环形凹槽7’与油箱14相隔离,环形凹槽7’仅通过这几个进油通道15与油箱14相通,与进油管7形成油路,进油阀的旋进与旋出可控制该油路的通、断密封圈12是为防止漏油而设置的本技术液压千斤顶拉出器操作过程大致是1、作为液压千斤顶拉出器使用时在油箱压盖17的耳环上用螺栓将连接板24,爪子25活动连接,选择适当位置后,将爪子25的前端弯钩钩住需拆卸的轴上部件,如齿轮,皮带轮的边缘,操作千斤顶,即可达到拆卸目的。如果在一些特定场合,需将千斤顶倒置拆卸时,即旋进进油控制阀13a、13c。总而言之,在操作时,应注意关闭吸不到油的进油口的进油控制阀。2、作为液压千斤顶使用时拆去连接板24,爪子25后,即可作为液压千斤顶使用。①、垂直起顶时,关闭进油阀,打开其余2只进油阀或只开一只进油阀,其它步骤与现有液压千斤顶完全一样。②、斜顶或横顶时,只打开最底位的1只进油阀。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千斤顶拉出器,它包括安装在底座(9)上的大、小油缸(2,3)及其内部的大、小活塞(16,4),外壳(18)与大油缸⑵的外壁围成的油箱(14)以及与液压传动有关的进、出油管(7,8)、若干单向阀(6,10)和放油阀(21)等,其特征是(一)油管(7)与油箱(14)间有多个通道(15)相通,且至少有一个通道口(23b)位于油箱(14)的上部,每个通道(15)均设有进油控制阀(13a,13b,13c);(二)油箱压盖(17)上活动连接了2个以上的爪子(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千斤顶拉出器,其特征是油箱压盖(17)加厚后,外围设有二个耳环(26),每只耳环(26)开有一只螺孔,经该孔与一块连接板(24)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接板(24)的另一端再与爪子(25)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压千斤顶拉出器,其特征是进油管(7)在油箱(14)底部呈环形凹槽(7’),环形凹槽(7’)上有一个相应的密封环形盖(5),环形凹槽(7’)经三个通道(15)与油箱(14)相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千斤顶拉出器。它是在现有液压千斤顶结构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改进之处是进油管与油箱间有多个通道相通,其中有一个通道口位于油箱的上部,每个通道均设有进油控制阀;油箱压盖上活动连接了2个(或3个)拉出器爪子。该产品由于具有多个进油通道口,且位于不同位置,因而千斤顶横、斜、或倒置时,进油管均能从油箱吸到油;再则在油箱压盖上增设了拉出器爪子,因而具有千斤顶及千斤顶拉出器的两用功能。文档编号B66F3/24GK2283644SQ96242409公开日1998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21日专利技术者麻水福 申请人:麻水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千斤顶拉出器,它包括安装在底座(9)上的大、小油缸(2,3)及其内部的大、小活塞(16,4),外壳(18)与大油缸(2)的外壁围成的油箱(14)以及与液压传动有关的进、出油管(7,8),若干单向阀(6,10)和放油阀(21)等,其特征是:(一)进油管(7)与油箱(14)间有多个通道(15)相通,且至少有一个通道口(23b)位于油箱(14)的上部,每个通道(15)均设有进油控制阀(13a,13b,13c);(二)油箱压盖(17)上活动连接了2个以上的爪子(25)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水福
申请(专利权)人:麻水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