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卫德义专利>正文

阻尼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718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7:19
本公开提供一种阻尼减震器。该阻尼减震器包括外筒、内筒、浮塞、活塞轴和活塞。内筒沿外筒的轴向设于外筒内,内筒的第一端与外筒的顶端部密封配合,第二端向外筒的底端部延伸;内筒的侧壁设有气流通道和多个阻尼通道,各阻尼通道位于气流通道靠近底端部的一侧且沿轴向间隔分布。浮塞可滑动地套设于内筒外,形成油腔和气腔;气流通道连通气腔与内筒,阻尼通道均连通油腔和内筒。活塞轴可滑动地穿过顶端部设置且穿入内筒,并与顶端部密封配合。活塞可滑动地密封配合于内筒内且与活塞轴连接;在活塞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活塞遮蔽或露出气流通道且露出各阻尼通道,在活塞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活塞遮蔽各阻尼通道中的一部分且露出气流通道。

Damping dam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尼减震器
本公开涉及减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阻尼减震器。
技术介绍
目前,减震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电梯、车辆和建筑等领域,通过减震器对发生碰撞或震动的部件进行缓冲,以起到保护部件的作用。现有的减震器通常利用弹簧的弹性来实现减震。但是,弹簧在多次伸缩后,容易失效,不利于提高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对于大冲击的场合,弹簧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因而需要增大弹簧的尺寸,这会导致减震器的体积和重量较大,拆装不便,也会导致使用减震器的设备的重量增大。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减震器,能够提高减震过程的平稳性,并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降低重量和占用空间。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阻尼减震器,包括:外筒,具有密封的顶端部和底端部;内筒,沿所述外筒的轴向设于所述外筒内,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顶端部密封配合,所述第二端向所述底端部延伸;所述内筒的侧壁设有气流通道和多个阻尼通道,各所述阻尼通道均位于所述气流通道靠近所述底端部的一侧,且沿轴向间隔分布;浮塞,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内筒外,且同时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密封配合,以在所述浮塞与所述底端部间形成能容纳液压油的油腔,在所述浮塞与所述顶端部间形成能容纳气体的气腔;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气腔与所述内筒,各所述阻尼通道均连通所述油腔和所述内筒;活塞轴,可滑动地穿过所述顶端部设置,且穿入所述内筒,并与所述顶端部密封配合;活塞,可滑动地密封配合于所述内筒内,且与所述活塞轴连接;在所述活塞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塞遮蔽或露出所述气流通道,且露出各所述阻尼通道,在所述活塞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塞至少遮蔽各所述阻尼通道中的一部分,且露出所述气流通道。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包括多个环形分布的气孔;和/或每个所述阻尼通道均包括多个环形分布的阻尼孔。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内筒的第二端与所述底端部间形成有连通内筒内外的油道,在所述活塞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塞遮蔽各所述阻尼通道,且露出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油道。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减震器还包括:底座,配合设于所述外筒内,且与所述底端部连接,所述内筒的第二端顶抵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密封配合;所述油道设于所述底座,且连通所述内筒与所述油腔。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为环形结构,所述底座的外周与所述外筒匹配,所述内筒的第二端顶抵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围成的空间连通;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内筒的端面的内缘设有环形槽,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内筒的端面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环形槽与所述油腔,以形成所述油道。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外筒包括:筒体;第一堵头,密封连接于所述筒体一端,以形成所述顶端部,所述活塞轴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一堵头;第二堵头,密封连接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以形成所述底端部。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堵头包括:第一密封部,密封配合于所述筒体内,且抵靠于所述内筒靠近朝向所述顶端部的一端;第二密封部,密封配合于所述内筒内,且与所述第一密封部连接;所述活塞轴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且至少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之一密封配合。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堵头设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阻尼减震器还包括:充气头,设于所述安装孔,用于向所述气腔输入气体。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充气头包括:密封体,密封配合于所述安装孔内;延伸部,连接于所述底端部靠近所述气腔的一侧,且与所述安装孔内壁间具有间隙;气槽,设于所述延伸部的外周,且所述气槽为环形;输气通道,一端位于所述密封体,并与外界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延伸部,并与所述气槽底部连通;弹性环,设于所述气槽内且遮蔽所述输气通道,所述弹性环能被气体顶起,以使所述输气通道和所述安装孔连通。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堵头设有与所述油腔连通的输油孔,所述阻尼减震器还包括:封堵件,可拆卸地封堵所述输油孔。本公开的阻尼减震器,在活塞轴未受压的情况下,活塞可位于第一位置,此时,活塞遮蔽或露出气流通道,且露出各阻尼通道,由于各阻尼通道连通油腔和内筒,使得内筒内和油腔内均容纳有液压油。当活塞轴受压而向外筒内移动时,即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可带动活塞挤压内筒内的液压油,使内筒内的液压油经阻尼通道向油腔排出,随着活塞的移动,可逐个封堵阻尼通道。在此过程中,能供液压油排出的阻尼通道逐渐减少,使得液压油对活塞的阻尼作用逐渐增大,从而对活塞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与此同时,油腔的液压油增加,使浮塞向顶端部移动,浮塞可将气腔内的气体通过气流通道压入内筒中位于活塞靠近顶端部的空间,以保证活塞顺畅移动。当活塞轴所受压力解除时,内筒内的气体可返回气腔并推动浮塞反向移动,将油腔内的液压油向内筒内挤压,从而使活塞反向移动,即向第一位置移动,在此过程中,活塞逐渐露出被遮蔽的阻尼通道,直至封堵返回第一位置,从而实现活塞和活塞轴的复位。在上述过程中,避免了采用弹簧实现缓冲,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降低重量和占用空间。同时,通过活塞逐渐封堵阻尼通道,使液压油对活塞的阻尼逐渐变化,使活塞的移动更加平缓,从而提高减震过程的平稳性。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阻尼减震器未压缩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阻尼减震器被压缩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图中:1、外筒;101、筒体;102、第一堵头;1021、第一密封部;1022、第二密封部;103、第二堵头;2、内筒;21、气孔;22、阻尼孔;3、浮塞;4、活塞轴;5、活塞;6、底座;61、环形槽;62、连接孔;7、充气头;71、密封体;72、延伸部;73、气槽;74、输气通道;75、弹性环;8、封堵件;9、第一油封;10、第二油封;11、第三油封;12、衬套;13、卡簧;100、气腔;200、油腔;300、安装孔;400、输油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具有密封的顶端部和底端部;内筒,沿所述外筒的轴向设于所述外筒内,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顶端部密封配合,所述第二端向所述底端部延伸;所述内筒的侧壁设有气流通道和多个阻尼通道,各所述阻尼通道均位于所述气流通道靠近所述底端部的一侧,且沿轴向间隔分布;浮塞,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内筒外,且同时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密封配合,以在所述浮塞与所述底端部间形成能容纳液压油的油腔,在所述浮塞与所述顶端部间形成能容纳气体的气腔;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气腔与所述内筒,各所述阻尼通道均连通所述油腔和所述内筒;活塞轴,可滑动地穿过所述顶端部设置,且穿入所述内筒,并与所述顶端部密封配合;活塞,可滑动地密封配合于所述内筒内,且与所述活塞轴连接;在所述活塞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塞遮蔽或露出所述气流通道,且露出各所述阻尼通道,在所述活塞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塞至少遮蔽各所述阻尼通道中的一部分,且露出所述气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具有密封的顶端部和底端部;内筒,沿所述外筒的轴向设于所述外筒内,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顶端部密封配合,所述第二端向所述底端部延伸;所述内筒的侧壁设有气流通道和多个阻尼通道,各所述阻尼通道均位于所述气流通道靠近所述底端部的一侧,且沿轴向间隔分布;浮塞,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内筒外,且同时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密封配合,以在所述浮塞与所述底端部间形成能容纳液压油的油腔,在所述浮塞与所述顶端部间形成能容纳气体的气腔;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气腔与所述内筒,各所述阻尼通道均连通所述油腔和所述内筒;活塞轴,可滑动地穿过所述顶端部设置,且穿入所述内筒,并与所述顶端部密封配合;活塞,可滑动地密封配合于所述内筒内,且与所述活塞轴连接;在所述活塞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塞遮蔽或露出所述气流通道,且露出各所述阻尼通道,在所述活塞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塞至少遮蔽各所述阻尼通道中的一部分,且露出所述气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多个环形分布的气孔;和/或每个所述阻尼通道均包括多个环形分布的阻尼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第二端与所述底端部间形成有连通内筒内外的油道,在所述活塞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塞遮蔽各所述阻尼通道,且露出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油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减震器还包括:底座,配合设于所述外筒内,且与所述底端部连接,所述内筒的第二端顶抵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密封配合;所述油道设于所述底座,且连通所述内筒与所述油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环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德义
申请(专利权)人:卫德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