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紧急停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1356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使用楔状体3,通过滑动部11推压导轨1,使滑动部11与导轨1间产生摩擦力,将电梯轿厢20紧急停止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中,楔状体3相对于导轨1与滑动部11之间的滑动面在直角方向的尺寸相应于制动力而变化。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即使摩擦系数变化,也能保证制动力一定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轿厢上升或下降速度超过法定速度时,将轿厢紧急停止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特别是适用于超过10m/s的高速电梯的良好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在调速器14中,在中间部卷绕安装有与轿厢20的安全连杆17相连接的调速器钢索15,使调速器14伴随着轿厢的升降回转。调速器钢索15的下部卷绕安装于调速器钢索张紧轮16上,使调速器钢索15具有适当的张力。调速器14在超过预先设定的速度时,组装入调速器14的钢索夹钳部19动作,夹持调速器钢索15。由此,安全连杆17动作,停止下降中的轿厢20提升杆2的下降。即从轿厢20侧所见,提升杆2上升,连接于提升杆2下端的,详细如附图说明图12及图13所示的楔状体3也上升,楔状体3与导轨1之间产生摩擦力,使轿厢20紧急停止。图12为以往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一例的正视图,图13为图12的B-B剖面图。在图12及图13中,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18的上面固定于轿厢20的下梁上。在未示出的平面图中,由大致为正方形的上部板9A和图中未示出的焊接于下部板9B上下的一对角钢柱来构成该电梯紧急停止装置18的组架,其中下部板9B与上部板9A形状大致相同且板厚略薄。如图13所示,在上部板9A与下部板9B的前面中央部上形成与点划线所示的导轨1头部松动配合的U字形的槽9a。如图12所示,在上部板9A的前端两侧的下面形成阶梯部9d,在下部板9B的前端两侧的上面形成略凸字状的导向部9b。在此导向部9b外侧的上面与前述的上部板9A的阶梯部9d对称地形成有水平的阶梯部9c。在这些阶梯部9c,9d上设置有一对导引板6。即一对导引板6形成大致匚字状,在其上下端的相对侧突出设有连接固定部6a、6b。因此,一对导引板6的连接固定部6a、6b在从阶梯部9c、9d外侧插入的同时,导引板6的相对面倾斜,使下侧的间隔变宽。在左右的导引板6的外侧,形成匚字形的槽6c,形成U字形的厚板制板簧7的两端如图12所示,游动嵌入至此槽中。在此板簧7的两端从内侧预先插入一对推压座8。此推压座8的头部的半球部分的大部分嵌合于形成在导引板6的槽6c上下的半球状的凹部中,因此半球部分由于板簧7的恢复力推压于凹部中,因而板簧7维持这种姿态。符号2为上述的提升杆,由带板状的钢材制成。在此提升杆2的下端通过销子接于大致为梯形的楔状体3的下端。在此楔状体3的前后面的外侧面如图12所示,形成有与外侧斜面平行的导引槽。相同地,在前述的各导引板6的相对侧的前后面上,也形成有图12所示的导引槽。在形成于此导引板6上的导引槽和前述楔体3的导引槽中嵌合有图13所示的形成大致椽檐状的保持板4A两侧的弯曲部。在形成于前后保持板4A的中心线上多处的轴孔中,插入有突出设置于滚子5A两端的轴部。从而,保持板4A可通过端侧嵌合于导引板6上形成的槽中的弯曲部与滚子5A共同向上方自由移动。且在轿厢的另一侧也设置有此电梯紧急停止装置18,而且往往也安装于配重上。在如此结构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18中,当如图11所示的轿厢20或未图示的配重的下降速度超过规定值时,调速器钢索15被调速器14的钢索夹钳部19夹持。这样,提升杆2先于轿厢20停止,相对于轿厢20及导引板6上升。因此,连接固定于此提升杆2下端的楔状体3相对于轿厢20或配重上升。所以,一对楔状体3的相对面推压导轨1头部的侧面,从两侧夹持导轨1,将轿厢20或配重停止。插入与楔状体3一同上升的保持板4A上的滚子5A的装入是为了减小楔状体3与导引板6之间的摩擦,使楔状体3的上升动作顺畅,防止对于导轨1的推压力的降低。一般地讲,动摩擦系数与滑动速度无关而由滑动材料的材质及滑动面的状态等所决定的定值,但实验确认,当滑动速度超过10m/s的范围时,伴随着速度的增加动摩擦系数降低。然而在以往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中,以预先设定的弹簧力使一对楔状体向导轨推压,即通常是在一定的推压力下楔状体与导轨之间进行滑动。因此,动摩擦系数的变化直接转化为制动力的变化,在超过10m/s的高速电梯中,由于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非常制动如图3A所示,在制动初期速度高,而摩擦系数小。因此,减速加速度小,在停止前由于速度慢且摩擦系数大,减速加速度加大。由于在前述的建筑基准法施行令中,规定紧急制动时的平均减速加速度为0.35G-1.0G,在速度为15m/s以上的紧急制动情况下停止之前的减速加速度非常大,乘客的负担很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持高速电梯紧急制动时的减速加速度一定,安全地停止乘用轿厢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因此,能够调整楔状体对导轨的推压力,保持电梯紧急停止装置制动力的恒定。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由具有楔状体外侧斜面部的固定部和具有滑动构件的楔状可动部构成,该可动部可沿固定部的内侧斜面移动,且其上部通过弹性体与固定部结合。因此,可动部相应于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制动力在固定部的内侧斜面上移动,能够调节整个楔状体的宽度,保证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制动力恒定。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由具有楔状体外侧斜面部的固定部和具有滑动构件的楔状可动部构成,该可动部可沿固定部的内侧斜面移动,且其上部通过夹持弹性体的一对滑动体与固定部结合。因此,可动部相应于电梯非常停止装置的制动力在固定部内侧斜面上顺畅地移动,能够更加细微地调节整个楔状体的宽度,保持电梯紧急制动装置的制动力恒定。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由具有楔状体外侧斜面部的固定部和具有滑动构件的楔状可动部构成,该可动部可沿固定部的内侧斜面移动,且其上部通过载荷及挠度的关系为2阶段变化的弹性体与固定部结合。因此,可动部相对于电梯紧急停止装置过度的制动力在固定部内侧斜面上移动,能够更加细微地调节整个楔状体的宽度,保持电梯紧急制动装置的制动力恒定。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由具有楔状体外侧斜面部的固定部和具有滑动构件的楔状可动部构成,该可动部可沿固定部的内侧斜面移动,且其上部通过施加初期压的活塞与固定部连结。因此,可动部相对于电梯紧急停止装置过度的制动力只在固定部内侧斜面上移动,能够更加细微地调节整个楔状体的宽度,保持电梯紧急制动装置的制动力恒定。图2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楔状体构造的示意图。图3为电梯紧急停止装置制动特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楔状体构造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第3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第3实施例的楔状体构造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第3及第4实施例的弹性体的载荷、挠度特性的曲线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第4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0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第4实施例的楔状体构造的示意图。图11为表示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设置环境的电梯井道的剖面示意图。图12为以往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一例的俯视图。图13为图12的正视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第1实施例,其与表示以往技术的图12相对应。图2A示意地示出了图1的楔状体3的模式。图2A为制动力小时的模式图,图2B为制动力大时的模式图。在图1及图2中,与示出以往技术的图12不同之处为楔状体3的结构是分成可动部3a和固定部3b。固定部3b具有与图12所示的以往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楔状体3相同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紧急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导引电梯轿厢的导轨、通过滑动部推压此导轨而产生的摩擦力使所述电梯轿厢紧急停止的楔状体,所述楔状体由与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动部件之间滑动面相应的垂直方向上的尺寸根据制动力而变化的机构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宏忠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