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9093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包括沿着交通工具座椅的横向方向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侧支撑结构。该交通工具座椅包括座椅衬垫;从后面侧支撑座椅衬垫的支撑部件;和沿着座椅衬垫的后面形状在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中设置的后面材料。座椅衬垫包括后面侧支撑区域。后面侧支撑区域设置有凹进部分,该凹进部分如此形成,使得在横截面的周向方向上的两个点之间的区域朝向表面(20A)凹进,该两个点经由后面材料受到支撑部件支撑。侧支撑结构由其中凹进部分的后面被后面材料硬化的突出后面侧支撑结构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沿着座椅横向方向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侧支撑结构的交通工具座椅。
技术介绍
传统上,已知一种汽车座椅,该汽车座椅具有设置有沿着座椅横向方向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侧支撑部分的座椅靠背(日本技术申请公报No.2-112196(JP2-112196U)。每一个侧支撑部分形成为比从后面在座椅靠背上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中心支撑部分更向前突出的倾斜部的形状。这个侧支撑部分的基本形状由其中的靠背衬垫形成。然而,靠背衬垫独自地不能确保充分的支撑作用力。因此,为了补充这种失能以确保充分的支撑作用力,从侧框架延伸的U形支撑金属丝嵌在靠背衬垫中。然而,根据相关技术,施加到座椅靠背的侧框架部分的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很可能局部地施加到其刚度被支撑金属丝增加的特定区域。因此,引起破裂的过度作用力可能施加到靠背衬垫,或者就座乘员可能由于存在支撑金属丝而感到不适。因此,例如,可设想通过在支撑金属丝和靠背衬垫的接触面之间置入平面部件诸如毛毡而分散身体压力。然而,结果,引起了零件的数目增加和结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使得容易地提供一种适当地在交通工具座椅上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侧支撑结构成为可能。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包括沿着交通工具座椅横向方向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侧支撑结构的交通工具座椅。该交通工具座椅包括减小并且接收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座椅衬垫;从后面侧支撑座椅衬垫的支撑部件;和沿着座椅衬垫的后面形状以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设置的后面材料。座椅衬垫包括经由后面材料被支撑部件从后面侧支撑的后面侧支撑区域。后面侧支撑区域设置有凹进部分,该凹进部分如此形成,使得在横截面的周向方向上的两个点之间的区域朝向接收来自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表面凹进,并且该两个点经由后面材料受到支撑部件支撑。侧支撑结构由其中凹进部分的后面被后面材料硬化的突出的后面侧支撑结构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面,经由后面材料从后面侧支撑的、座椅衬垫的后面侧支撑区域设置有凹进部分,并且由后面材料加强的突出后面侧支撑结构形成在凹进部分的后面中。因此,侧支撑结构得以形成,向侧支撑结构提供了能够沿着座椅横向方向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支撑作用力。侧支撑结构是通过一体地堆叠座椅衬垫和后面材料而构造的。因此,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能够被广泛地分散和接收,并且在座椅衬垫和从后面侧支撑这个座椅衬垫的后面材料之间并不产生由于滑动引起的任何异常噪声。能够利用一种其中后面材料以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设置在座椅衬垫的后面上的简单构造获得适当地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侧支撑结构。在上述方面中,支撑部件可以是从后面侧支撑座椅衬垫的在交通工具座椅横向方向上的端侧区域的侧框架;座椅衬垫的后面侧支撑区域可以设定为相对于侧框架在横截面的周向方向上的两个点处被从后面侧支撑的区域;并且后面侧支撑区域的凹进部分可以形成为从侧框架朝向接收来自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表面凹进的空腔。利用该构造,被后面材料硬化的突出后面侧支撑结构能够形成为与侧框架相比更朝向表面突出,该表面接收来自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相应地,就座乘员的身体能够被在沿着交通工具座椅横向方向的端侧区域中形成的侧支撑结构沿着交通工具座椅的横向方向适当地支撑。在上述方面中,凹进部分可以如此形成,使得与被支撑部件从后面侧支撑的凹进部分的根侧区域相比,面对接收来自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表面的、凹进部分的远端侧区域朝向在交通工具座椅横向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延伸。利用该构造,凹进部分的远端侧区域朝向在座椅横向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延伸,并且因此,凹进部分朝向就座乘员的身体延伸。因此,能够使得侧支撑结构更加耐受沿着交通工具座椅横向方向的从就座乘员的身体接收的作用力。在上述方面中,加强部分可以设置在后面材料的、设置在凹进部分的底面区域上的一个部段中,该加强部分部分地增加该部段的刚度。利用该构造,通过在后面材料的、设置在凹进部分的底面区域上的部段中设置加强部分,侧支撑结构能够构造为提供更强的侧支撑。在上述方面中,加强部分可以由突起部分构成,该突起部分是通过使得后面材料的该部段的一个部分局部地突出到座椅衬垫中并且一体地浸渍和硬化该部段的该部分而形成的,后面材料的该部段设置在凹进部分的底面区域上。因此,能够利用其中在后面材料的该部分中形成突起部分的一种简单构造获得加强部分。在上述方面中,突起部分可以是缝头,通过在后面材料设置在凹进部分的底面区域上的部段中设置狭缝、使被该狭缝分离的边缘部分重叠从而边缘部分突出到座椅衬垫中,并且缝合边缘部分而形成该缝头。利用该构造,突起部分形成为通过缝合而突出到座椅衬垫中的缝头,并且因此,用于座椅衬垫的树脂泡沫材料能够被引入在缝头的、通过切割而被相互分离的这些部分之间的空间中,并且缝头被树脂泡沫材料浸渍并且被一体地硬化。相应地,能够获得更加耐用的侧支撑结构。在上述方面中,加强部分可以是设置在凹进部分的底面区域和设置在底面区域的后面上的后面材料之间的加强面状材料,该加强面状材料与后面材料一起地以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形成。利用该构造,能够通过设置加强面状材料以增加被后面材料硬化的远端侧的硬化形状的曲率半径而获得带有良好的身体压力分散性的侧支撑结构。附图说明将在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类似的数字表示类似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交通工具座椅的概略构造的透视图;图2是座椅靠背的前视图;图3是示出其中靠背衬垫从靠背框架分离的状态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靠背衬垫的前视图;图5是靠背衬垫的平面视图;图6是靠背衬垫的侧视图;图7是靠背衬垫的概略底视图;图8是靠背衬垫的后视图;图9是沿着图2的线IX-IX截取的截面视图;图10是沿着图2的线X-X截取的截面视图;图11是沿着图2的线XI-XI截取的截面视图;图12是沿着图2的线XII-XII截取的截面视图;图13是示出其中由于车辆的后碰撞来自就座乘员背部的大负荷输入座椅靠背的状态的截面视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交通工具座椅的概略构造的侧视图;图15是沿着图14的线XV-XV截取的截面视图;图16是图15的部段XVI的放大视图;图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通工具座椅,所述交通工具座椅包括侧支撑结构,所述侧支撑结构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横向方向上支撑就座乘员的身体,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特征在于包括:座椅衬垫,所述座椅衬垫减小并且接收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从后面侧支撑所述座椅衬垫;和后面材料,所述后面材料沿着所述座椅衬垫的后面形状以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设置,其中:所述座椅衬垫包括后面侧支撑区域,所述后面侧支撑区域经由所述后面材料由所述支撑部件从所述后面侧支撑;所述后面侧支撑区域设置有凹进部分,所述凹进部分被形成为使得在横截面的周向方向上的两个点之间的区域朝向接收来自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表面(20A)凹进,并且,所述两个点经由所述后面材料由所述支撑部件支撑;并且所述侧支撑结构由突出的后面侧支撑结构形成,在所述后面侧支撑结构中,所述凹进部分的后面通过所述后面材料硬化。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8.28 JP 2014-174345;2015.02.20 JP 2015-031531.一种交通工具座椅,所述交通工具座椅包括侧支撑结构,所述
侧支撑结构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横向方向上支撑就座乘员的身体,
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衬垫,所述座椅衬垫减小并且接收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
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从后面侧支撑所述座椅衬垫;和
后面材料,所述后面材料沿着所述座椅衬垫的后面形状以一体地
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设置,其中:
所述座椅衬垫包括后面侧支撑区域,所述后面侧支撑区域经由所
述后面材料由所述支撑部件从所述后面侧支撑;
所述后面侧支撑区域设置有凹进部分,所述凹进部分被形成为使
得在横截面的周向方向上的两个点之间的区域朝向接收来自所述就座
乘员的身体压力的表面(20A)凹进,并且,所述两个点经由所述后面
材料由所述支撑部件支撑;并且
所述侧支撑结构由突出的后面侧支撑结构形成,在所述后面侧支
撑结构中,所述凹进部分的后面通过所述后面材料硬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是侧框架(11),所述侧框架(11)从所述后面侧
支撑所述座椅衬垫的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横向方向上的端侧区域;
所述座椅衬垫的后面侧支撑区域被设定为相对于所述侧框架(11)
在所述横截面的周向方向上的所述两个点处被从所述后面侧支撑的区
域;并且
所述后面侧支撑区域的所述凹进部分被形成为空腔,所述空腔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桥英雄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