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吊称重系统及轮胎吊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916324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吊称重系统,包括车架体,与车架体固定连接的卷筒,与车架体铰接的定滑轮组,与车架体铰接的臂架,还包括:与定滑轮组铰接的第一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铰接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铰接的第二连接块;悬空设置的动滑轮组;变幅钢丝绳,变幅钢丝绳一端与卷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变幅钢丝绳从卷筒上缠绕出来后依次在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之间缠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轮胎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轮胎吊称重系统,简化受力分析系统力矩模型,可以用较小量程的拉力传感器实现对负载的称重,同时提高称重精度,降低产品成本,简化调试工艺,便于拆装、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吊称重系统及轮胎吊
技术介绍
轮胎吊称重机构通常采用拉力传感器或压式传感器,通过简单换算得到载荷重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如附图1中所示,采用拉式传感器,同时将传感器放置于臂架头部,拉力传感器2通过连接板块A1’和连接板块B3’安装在臂架头部的钢丝绳上,采用这种形式的称重机构,不适用于基数倍率,传感器所需要的量程较大,对传感器的要求较高,成本较高;而且更换钢丝绳、防台俯下臂架时容易使传感器遭到碰撞;2)如附图2中所示,采用拉式传感器,同时将传感器放置于定滑轮尾部拉杆,拉力传感器2位于定滑轮尾部拉杆上,采用这种称重系统存在以下缺点:受变幅定滑轮、动滑轮绕度影响较大,调试工艺复杂;系统模型相对复杂;传感器所需要的量程较大,精度相对降低。因此,提供一种轮胎吊称重系统,简化受力分析系统力矩模型,可以使用较小量程的拉力传感器实现对负载的称重,同时提高称重精度,降低产品成本,简化调试工艺,便于拆装、维护,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轮胎吊称重系统,简化受力分析系统力矩模型,可以用较小量程的拉力传感器实现对负载的称重,同时提高称重精度,降低产品成本,简化调试工艺,便于拆装、维护。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吊称重系统,包括车架体,与所述车架体固定连接的卷筒,与所述车架体铰接的定滑轮组,与所述车架体铰接的臂架,还包括:与所述定滑轮组铰接的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块铰接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拉力传感器铰接的第二连接块;悬空设置的动滑轮组;变幅钢丝绳,所述变幅钢丝绳一端与所述卷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变幅钢丝绳从卷筒上缠绕出来后依次在所述定滑轮组和所述动滑轮组之间缠绕。优选地,所述拉力传感器为拉板式拉力传感器。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拉力传感器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拉力传感器通过销轴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变幅钢丝绳在所述定滑轮组与所述动滑轮组之间缠绕成12股。优选地,所述定滑轮组包括5个定滑轮,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的端部设置的是一个定滑轮,其余4个定滑轮分上下两层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动滑轮组包括6个动滑轮,所述6个动滑轮分上下两层对称设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轮胎吊,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轮胎吊称重系统。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轮胎吊称重系统,简化力矩模型受力分析系统,可以使用较小量程的拉力传感器实现对负载的称重,同时提高称重精度,降低产品成本,简化调试工艺,便于拆装、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轮胎吊称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又一种轮胎吊称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轮胎吊称重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提供轮胎吊称重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连接板块A,3’连接板块B,10轮胎吊称重系统,1第一连接块,2拉力传感器,3第二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图3和4示出了本技术所提供的轮胎吊称重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4中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轮胎吊称重系统,包括车架体,与所述车架体固定连接的卷筒,与所述车架体铰接的定滑轮组,与所述车架体铰接的臂架,还包括:与所述定滑轮组铰接的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块铰接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拉力传感器铰接的第二连接块;悬空设置的动滑轮组;变幅钢丝绳,所述变幅钢丝绳一端与所述卷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变幅钢丝绳从卷筒上缠绕出来后,依次在所述定滑轮组和所述动滑轮组之间缠绕,最后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搬紧钢丝绳,一端与所述动滑轮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臂架固定连接。变幅钢丝绳在定滑轮组与动滑轮组之间缠绕成N股,则变幅钢丝绳所承受的负载即整个幅力的1/N,拉力传感器通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连接在变幅钢丝绳端部与定滑轮组一端之间,则拉力传感器所承受的拉力也就是与变幅钢丝绳所承受的拉力一致。因此,可以用较小量程的拉力传感器实现对变幅力的测量,从而实现对负载的称重。本技术所提供的轮胎吊称重系统设置的位置,使得受力分析系统的力矩模型得到简化,且传感器信号干扰小,提高了称重精度;使用较小量程的传感器还可以降低产品成本;同时该称重系统还简化了调试工艺,便于拆装、维护。以图3和图4中示出的实施例为例,所述变幅钢丝绳在所述定滑轮组与所述动滑轮组之间缠绕成12股;所述定滑轮组包括5个定滑轮,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的端部设置的是一个定滑轮,其余4个定滑轮分上下两层对称设置;所述动滑轮组包括6个动滑轮,所述6个动滑轮分上下两层对称设置。该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变幅钢丝绳在定滑轮组与动滑轮组之间缠绕成12股,则钢丝绳所承受的负载重量即1/12,相对于现有技术所提供的称重系统,称重传感器所要要求的量程大大减小,因此,称重精度得到一定的提高,产品的成本也得到降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拉力传感器可以是拉板式拉力传感器或者其它拉力传感器,具体结构没有限制,如图4中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拉力传感器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拉力传感器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轮胎吊,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轮胎吊称重系统。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轮胎吊称重系统,简化了受力分析系统力矩模型,可以用较小量程的拉力传感器实现对负载的称重,同时提高了称重精度,降低产品成本,简化调试工艺,便于拆装、维护。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轮胎吊称重系统,包括车架体,与所述车架体固定连接的卷筒,与所述车架体铰接的定滑轮组,与所述车架体铰接的臂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定滑轮组铰接的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块铰接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拉力传感器铰接的第二连接块; 悬空设置的动滑轮组; 变幅钢丝绳,所述变幅钢丝绳一端与所述卷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变幅钢丝绳从卷筒上缠绕出来后依次在所述定滑轮组和所述动滑轮组之间缠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吊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传感器为拉板式拉力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吊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传感器为销轴式拉力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吊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拉力传感器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拉力传感器通过销轴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吊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幅钢丝绳在所述定滑轮组与所述动滑轮组之间缠绕成12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吊称重系统,包括车架体,与所述车架体固定连接的卷筒,与所述车架体铰接的定滑轮组,与所述车架体铰接的臂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定滑轮组铰接的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块铰接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拉力传感器铰接的第二连接块;悬空设置的动滑轮组;变幅钢丝绳,所述变幅钢丝绳一端与所述卷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变幅钢丝绳从卷筒上缠绕出来后依次在所述定滑轮组和所述动滑轮组之间缠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乐尧赵庆辉金晶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一港口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