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红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7236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红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采摘、(2)摊凉、(3)微波萎凋、(4)深度萎凋、(5)第一次揉捻、(6)第二次揉捻、(7)第三次揉捻、(8)第四次揉捻、(9)第五次揉捻、(10)初步发酵、(11)再次发酵、(12)焙烤、(13)包装等步骤。通过该技术手段本发明专利技术取得有益技术效果为:该新型红茶加工工艺步骤简单,操作简便,适合推广使用。加工制作得到的红茶为外形细紧,苗锋良好,色泽乌黑油润。冲泡后汤色红亮,香气浓郁带糖香,滋味醇和回甘,叶底红匀细软。并且有机物质保持率高,有效的提高了红茶的营养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茶加工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红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所以被广泛喜爱。红茶在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化学反应使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会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其香气比鲜叶明显增加,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和味,这样也是人们爱喝红茶的原因之一。红茶是全发酵茶,是选择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红茶发酵是指在酶促作用下,以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由于发酵是功夫红茶形成品质的关键过程。目前普通的红茶加工制作方法也往往过于强调发酵工序,而忽略其他工序,由于没有良好的发酵前准,导致红茶发酵也不充分,从而导致制作出来的红茶色泽不鲜,香味不足,甚至有些营养物质流失,严重影响了红茶的品质。【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摘:选取清晨嫩绿叶宽肥厚的茶尖进行采摘;(2)摊凉:将采摘的茶叶摊开放在晾晒室摊凉,摊凉温度为25~35℃,保持通风,摊晒1.5~2小时,使茶叶含水量在12~15%;(3)微波萎凋:将摊晒好的茶叶平摊在微波炉架槽内,平摊厚度为10~12cm,设置微波时间为3~5分钟,温度为40~42℃;(4)深度萎凋:将微波微调后的茶叶放入萎凋室内的萎凋槽里,摊放茶叶的厚度为18~20cm,通过萎凋槽下面鼓风机吹鼓含氧量为34~40%气流,控制萎凋槽温度为32~35℃,萎凋时间为4~4.5小时;(5)第一次揉捻:将深度萎凋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第一次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其波张晓波黄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凤冈县浪竹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