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搭载余量划线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3696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用搭载余量划线工装,一种船舶用搭载余量划线工装,包括一带有刻度线的主尺,该主尺上开设有一沿着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中活动设置有可沿着该移动槽来回移动的移动尺,所述移动尺平行于所述主尺的刻度线。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主尺上设置一可移动的移动尺,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搭载余量划线工装的主尺放到需要划线的工件的合拢口处,将移动尺沿着移动槽移动至需要划线的位置,根据移动尺与主尺上的刻度线即可读取余量划线值,最后采用笔沿着移动尺在工件上标出余量划线即可,简单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领域,特别是一种船舶用搭载余量划线工装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船舶航运业的不断发展,船舶在分段总组或者搭载时,合拢口位置的定位和划线精度要求是越来越高。在分段定位、装配过程,需要对分段合拢口的余量进行划线切割,确保焊前装配精度。以往船厂在合拢口余量划线方面,经常是拉卷尺或者钢尺,简单的测量工具使用在对接缝余量划线,给划线工作增加了不少工作难度,主要是对接缝本身自带坡口,测量余量需从背面根部测量,然后把线返到正面,稍有不当就会导致划线错误,余量切割后自然会出现间隙超标等现象,需要涨焊处理,严重时甚至需要重新换板。浪费人力物力,增加劳动成本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但可以提高划线精度,而且还可以读取余量划线值的船舶用搭载余量划线工装。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船舶用搭载余量划线工装,包括一带有刻度线的主尺,该主尺上开设有一沿着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中活动设置有可沿着该移动槽来回移动的移动尺,所述移动尺平行于所述主尺的刻度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移动尺通过一螺栓与蝶形螺母活动安装于所述移动槽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尺上还设置有一用于待划线工件相卡接的卡尺。在本技术中,所述卡尺通过一铆钉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尺的一端。优选地,所述主尺的一端还开设有一挂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通过在主尺上设置一可移动的移动尺,将本技术的搭载余量划线工装的主尺放到需要划线的工件的合拢口处,将移动尺沿着移动槽移动至需要划线的位置,根据移动尺与主尺上的刻度线即可读取余量划线值,最后采用笔沿着移动尺在工件上标出余量划线即可,简单方便快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一种船舶用搭载余量划线工装,包括一带有刻度线的主尺10,所述刻度线沿着主尺10的长度方向分布,该主尺10上开设有一沿着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移动槽11,即所述移动槽11的槽长度方向与所述主尺10的长度方向保持相一致,所述移动槽11中活动设置有可沿着该移动槽11来回移动的移动尺20,所述移动尺20平行于所述主尺10的刻度线。由于本技术通过在主尺10上设置一可移动的移动尺20,将本技术的搭载余量划线工装的主尺10放到需要划线的工件的合拢口处,将移动尺20沿着移动槽11移动至需要划线的位置,根据移动尺20与主尺10上的刻度线即可读取余量划线值,最后采用笔沿着移动尺20在工件上标出余量划线即可,简单方便快捷。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将移动尺20安装于主尺10上,同时可以锁定移动尺20与主尺10的相对位置,在这里,作为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移动尺20通过一螺栓21与蝶形螺母22活动安装于所述移动槽11中,即螺栓21穿过所述移动槽11后再穿过所述移动尺20,最后螺栓21再与蝶形螺母22相连接。通过螺栓21与蝶形螺母22相配合作用,既可以将移动尺20活动安装于移动槽11,在必要时,还可以拧紧蝶形螺母22而将移动尺20压紧于主尺10中,锁定移动尺20与主尺10的相对位置。为了使得本技术的搭载余量划线工装在划线时不会相对待划线工件移动,在这里,优先地,所述主尺10上还设置有一用于待划线工件相卡接的卡尺30,将本技术的搭载余量划线工装的主尺放至工件需要划线的合拢口处,使得卡尺30垂直于主尺10且与工件的一则相卡接,此时可避免主尺10在划线过程中容易相对工件移动,避免了划线容易出现偏差的现象,有助于提高划线精度。进一步,所述卡尺30通过一铆钉31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尺10的一端,上述的卡尺30既可以绕着铆钉31转动,也可以为不能绕着铆钉31转动,即卡尺30与主尺10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为了便于放置本技术的搭载余量划线工装,以防止该搭载余量划线工装丢失,优先地,所述主尺10的一端还开设有一挂孔40,当不需要使用本技术的搭载余量划线工装时,可以通过该挂孔40而将本实用新的工装悬挂起来,以免丢失。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船舶用搭载余量划线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带有刻度线的主尺(10),该主尺(10)上开设有一沿着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移动槽(11),所述移动槽(11)中活动设置有可沿着该移动槽(11)来回移动的移动尺(20),所述移动尺(20)平行于所述主尺(10)的刻度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搭载余量划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尺(20 )通过一螺栓(21)与蝶形螺母(22 )活动安装于所述移动槽(11)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搭载余量划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尺(10)上还设置有一用于待划线工件相卡接的卡尺(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用搭载余量划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尺(30)通过一铆钉(31)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尺(10)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搭载余量划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尺(10)的一端还开设有一挂孔(40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用搭载余量划线工装,一种船舶用搭载余量划线工装,包括一带有刻度线的主尺,该主尺上开设有一沿着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中活动设置有可沿着该移动槽来回移动的移动尺,所述移动尺平行于所述主尺的刻度线。由于本技术通过在主尺上设置一可移动的移动尺,将本技术的搭载余量划线工装的主尺放到需要划线的工件的合拢口处,将移动尺沿着移动槽移动至需要划线的位置,根据移动尺与主尺上的刻度线即可读取余量划线值,最后采用笔沿着移动尺在工件上标出余量划线即可,简单方便快捷。【IPC分类】B25H7/04【公开号】CN204913870【申请号】CN201520486397【专利技术人】彭茂清, 洪森, 林先礼 【申请人】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申请日】2015年7月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用搭载余量划线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带有刻度线的主尺(10),该主尺(10)上开设有一沿着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移动槽(11),所述移动槽(11)中活动设置有可沿着该移动槽(11)来回移动的移动尺(20),所述移动尺(20)平行于所述主尺(10)的刻度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茂清洪森林先礼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