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61350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0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及其制作方法,该减速器包括行星架太阳轮,所述行星架太阳轮为左右结构的整体零件,其左端设有第一行星架,右端设有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行星架上的第一行星轮分别与输入轴上的第二齿轮和内齿圈上的第一内齿轮啮合,组成行星传动的一级行星传动;所述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行星架,安装在第二行星架上的第二行星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内齿圈上的第二内齿轮啮合,组成行星传动的二级行星传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提高了行星传动机构主要零件的结构强度,而且两级行星传动之间不需要设置单齿联轴器或双齿联轴器等均载机构,因此,在行星传动减速器具有较大传动比的同时,又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较大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小模数行星齿轮传动设计

技术介绍
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是指齿轮模数小于1_的行星齿轮减速器,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近年来,一些高精
如航空、航天、精密机械等对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采用两级或两级以上的多级传动以提高其传动比,还要求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在提高传动比的基础上尽可能实现高的传动效率和大的承载能力。现有技术中,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在采用两级或两级以上的多级传动结构时,所使用的太阳轮和行星架等主要零件,与普通行星齿轮减速器一样,均设计为常规的结构和独立的零件。其主要缺点是:两级行星传动之间必须增加单齿联轴器或双齿联轴器等均载机构,而单齿联轴器或双齿联轴器等均载机构的增加,必然导致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和承载能力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传动比大、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较大的承载能力的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及其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输入轴、内齿圈、行星架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和输出轴,所述行星架太阳轮为左右结构的整体零件,其左端设有第一行星架,右端设有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行星架上的第一行星轮分别与输入轴上的第二齿轮和内齿圈上的第一内齿轮啮合,组成行星传动的一级行星传动;所述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行星架,安装在第二行星架上的第二行星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内齿圈上的第二内齿轮啮合,组成行星传动的二级行星传动。前述的输入轴右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的第一半球形凸台与第一行星架左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的第一凹面配合,实现一级行星传动的轴向定位。前述的第一齿轮右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的第二半球形凸台与第二行星架左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的第二凹面配合,实现二级行星传动的轴向定位。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制作上述的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方法,包括现有的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制造方法,首先在行星齿轮减速器内安装一个行星架太阳轮,所述行星架太阳轮为左右结构的整体零件,其左端设有第一行星架,右端设有第一齿轮,然后将安装在第一行星架上的第一行星轮分别与输入轴上的第二齿轮和内齿圈上的第一内齿轮啮合,同时将行星架太阳轮上的第一齿轮与第二行星轮啮合,所述的第二行星轮安装在输出轴的第二行星架上,并与内齿圈上的第二内齿轮啮合,这样即可完成具有两级行星齿轮传动的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制作。进一步,将输入轴右端面中心位置的第一半球形凸台与行星架太阳轮左端面中心位置的第一凹面配合,同时将行星架太阳轮右端面上的第二半球形凸台与输出轴左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的第二凹面配合,这样便可实现输入轴、行星架太阳轮以及输出轴三者的轴向定位。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将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设计为两级行星齿轮传动,减速器的输入轴与一级行星传动的第二齿轮设计为一个整体零件,一级行星传动的第一行星架与二级行星传动的第一齿轮设计为一个整体零件,二级行星传动的第二行星架与输出轴设计成一个整体零件,提高了行星传动机构主要零件的结构强度。此外,本专利技术中一、二级行星传动均采用球形凸台与凹面配合实现轴向定位,两级行星传动之间不需要设置单齿联轴器或双齿联轴器等均载机构,因此,在行星传动减速器具有较大传动比的同时,又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较大的承载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行星架太阳轮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输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内齿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输入轴、2-内齿圈、3-行星架太阳轮、4-第一行星轮、5-第二行星轮、6-输出轴、7-第二齿轮、8-第一半球形凸台、9-第一内齿轮、10-第二内齿轮、11-第一行星架、12-第一齿轮、13-第一凹面、14-第二半球形凸台、15-第二行星架、16-第二凹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输入轴1、内齿圈2、行星架太阳轮3、第一行星轮4、第二行星轮5和输出轴6,参见图2及图3,所述行星架太阳轮3为左右结构的整体零件,其左端设有第一行星架11,右端设有第一齿轮12,参见图1?4及图7,安装在第一行星架11上的第一行星轮4分别与输入轴I上的第二齿轮7和内齿圈2上的第一内齿轮9啮合,组成行星传动的一级行星传动;参见图1及图5?7,所述的输出轴6上设有第二行星架15安装在第二行星架15上的第二行星轮5分别与第一齿轮12和内齿圈2上的第二内齿轮10啮合,组成行星传动的二级行星传动。参见图1?4,所述的输入轴I右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的第一半球形凸台8与第一行星架11左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的第一凹面13配合,实现一级行星传动的轴向定位。参见图1?3以及图5、图6,所述的第一齿轮12右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的第二半球形凸台14与第二行星架15左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的第二凹面16配合,实现二级行星传动的轴向定位。制作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时,首先在行星齿轮减速器内安装一个行星架太阳轮3,所述行星架太阳轮3为左右结构的整体零件,其左端设有第一行星架11,右端设有第一齿轮12,然后将安装在第一行星架11上的第一行星轮4分别与输入轴I上的第二齿轮7和内齿圈2上的第一内齿轮9啮合,同时将行星架太阳轮3上的第一齿轮12与第二行星轮5啮合,所述的第二行星轮5安装在输出轴6的第二行星架15上,并与内齿圈2上的第二内齿轮10啮合,这样即可完成具有两级行星齿轮传动的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制作。进一步,将输入轴I右端面中心位置的第一半球形凸台8与行星架太阳轮3左端面中心位置的第一凹面13配合,同时将行星架太阳轮3右端面上的第二半球形凸台14与输出轴6左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的第二凹面16配合,这样便可实现输入轴1、行星架太阳轮3以及输出轴6三者的轴向定位。本专利技术将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设计为两级行星齿轮传动,减速器的输入轴I与一级行星传动的第二齿轮7设计为一个整体零件,一级行星传动的第一行星架11与二级行星传动的第一齿轮12设计为一个整体零件,二级行星传动的第二行星架15与输出轴6设计成一个整体零件,这样便提高了行星传动机构主要零件的结构强度。此外,本专利技术中一、二级行星传动均采用球形凸台与凹面配合,实现输入轴1、行星架太阳轮3以及输出轴6三者的轴向定位,两级行星传动之间不需要设置单齿联轴器或双齿联轴器等均载机构,因此,在行星传动减速器具有较大传动比的同时,又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较大的承载能力。【主权项】1.一种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输入轴(I)、内齿圈(2)、行星架太阳轮(3)、第一行星轮(4)、第二行星轮(5)和输出轴(6),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太阳轮(3)为左右结构的整体零件,其左端设有第一行星架(11),右端设有第一齿轮(12),安装在第一行星架(11)上的第一行星轮(4)分别与输入轴(I)上的第二齿轮(7)和内齿圈(2)上的第一内齿轮(9)啮合,组成行星传动的一级行星传动;所述的输出轴(6)上设有第二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模数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输入轴(1)、内齿圈(2)、行星架太阳轮(3)、第一行星轮(4)、第二行星轮(5)和输出轴(6),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太阳轮(3)为左右结构的整体零件,其左端设有第一行星架(11),右端设有第一齿轮(12),安装在第一行星架(11)上的第一行星轮(4)分别与输入轴(1)上的第二齿轮(7)和内齿圈(2)上的第一内齿轮(9)啮合,组成行星传动的一级行星传动;所述的输出轴(6)上设有第二行星架(15),安装在第二行星架(15)上的第二行星轮(5)分别与第一齿轮(12)和内齿圈(2)上的第二内齿轮(10)啮合,组成行星传动的二级行星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年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