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CNG气瓶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8847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0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CNG气瓶布置结构,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气瓶安装总成、中层气瓶安装总成和下层气瓶安装总成。所述上层气瓶安装总成包括气瓶吊挂支架、上层托架和U型螺栓紧箍带。所述中层气瓶安装总成包括中层气瓶托架和中层气瓶紧箍带。所述下层气瓶安装总成包括下层气瓶托架和下层气瓶紧箍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CNG气瓶圆柱形的特点,交错利用空间,实现CNG气瓶的三层布置,最大化利用空间,降低对行李舱空间的占用,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一种多层GNG气瓶布置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客车
,具体涉及一种多层CNG气瓶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公路客运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以及物流市场的不断兴起,客车带货也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这就要求客车有较大的载货能力。然而随着国内油价的不断提高,CNG等清洁能源客车也不断兴起。目前主流的公路客车都将气瓶布置在前轴与后轴之间的行李舱里。由于标准中对车高的限制,按照传统的气瓶布置方式在任何种类的客车行李舱处最多只能布置两层CNG气瓶,这就导致了有一定的空间浪费且会占用较多的行李舱空间。而且就目前技术而言,太大的气瓶舱分割会导致整车强度不足,因此主流形式一个气瓶舱最多只能放8个气瓶,更多的气瓶则需要两个气瓶舱的布置,不仅导致了更大的空间浪费且还需要相应的舱门机构等附件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CNG气瓶布置结构,该布置结构能够根据CNG气瓶圆柱形的特点,交错利用空间,实现CNG气瓶的三层布置,最大化利用空间,降低对行李舱空间的占用,满足市场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CNG气瓶布置结构,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气瓶安装总成、中层气瓶安装总成和下层气瓶安装总成。所述上层气瓶安装总成包括气瓶吊挂支架、上层托架和U型螺栓紧箍带;所述气瓶吊挂支架安装在车架上。所述上层托架开口向下,包括上层U型槽和设置在上层U型槽内的上层圆弧形支撑板。所述U型螺栓紧箍带开口向上,且其上端可拆卸连接在气瓶吊挂支架上。所述U型螺栓紧箍带,用于与上层托架配合使用,将上层气瓶固定在气瓶吊挂支架上。 所述中层气瓶安装总成包括中层气瓶托架和中层气瓶紧箍带。所述中层气瓶托架包括第一中层螺柱安装支架、第二中层螺柱安装支架和设置在第一中层螺柱支架与第二中层螺柱支架之间的若干个间隔排列的第一中层托架与第二中层托架。所述第一中层托架开口向下,包括第一 U型槽和设置在第一 U型槽内的第一圆弧形支撑板。所述第一中层托架的上方设有用于固定中层气瓶紧箍带的安装支架。所述第二中层托架开口向上,包括第二 U型槽和设置在第二U型槽内的第二圆弧形支撑板。所述中层气瓶紧箍带开口向下,且其下端可拆卸连接在用于固定中层气瓶紧箍带的安装支架上。所述中层气瓶紧箍带,用于与第二中层托架配合使用,将中层气瓶固定在第二中层托架上。所述下层气瓶安装总成包括下层气瓶托架和下层气瓶紧箍带。所述下层气瓶托架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支撑框架和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下层托架。所述下层托架开口向上,包括下层U型槽和设置在下层U型槽内的下层圆弧形支撑板。所述下层托架与第一中层托架配合使用,用于将下层气瓶限位在第一中层托架与下层托架之间。所述下层气瓶紧箍带开口向下,用于将下层气瓶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所述支撑框架的两端分别通过双头螺柱与第一中层螺柱支架、第二中层螺柱支架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气瓶吊挂支架为L型折弯板,包括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且所述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第二折弯板上设有用于固定U型螺栓紧箍带的腰形孔。所述第一折弯板焊接在车架中走道的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圆弧形支撑板开口向下,该上层圆弧形支撑板的半径大于上层气瓶的半径,且该上层圆弧形支撑板的内侧与上层气瓶的外侧紧密配合。进一步的,所述U型螺栓紧箍带包括U型螺栓和套设在U型螺栓外侧的橡胶圈。所述U型螺栓下端弯弧的半径大于上层气瓶的半径,且该U型螺栓的内侧与上层气瓶的外侧紧密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层螺柱安装支架和第二中层螺柱安装支架上分别设有中层双头螺柱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用于固定中层气瓶紧箍带的安装支架上设有中层气瓶紧箍带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横向连接矩形管和设置在两根横向连接矩形管之间的若干个依次排列的工字形框架。所述工字形框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纵向连接矩形管和设置在两根纵向连接矩形管之间的加强矩形管。所述横向连接矩形管的端部外侧设有第一安装支架,且该第一安装支架上分别设有第一下层气瓶紧箍带安装孔和下层双头螺柱安装孔。所述纵向连接矩形管的外侧设有第二安装支架,且该第二安装支架上设有第二下层气瓶紧箍带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下层托架包括设置在横向连接矩形管与最外侧工字形框架之间的第一下层托架和设置在相邻工字形框架支架的第二下层托架。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能够根据CNG气瓶圆柱形的特点,交错利用空间,实现CNG气瓶的三层布置,最大化利用空间,降低对行李舱空间的占用,满足市场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 图3是气瓶吊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气瓶吊挂支架的侧视图; 图5是上层托架、第一中层托架、第二中层托架和下层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U型螺栓紧箍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中层气瓶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中层气瓶托架的俯视图; 图9是下层气瓶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下层气瓶托架的俯视图; 图11是中层和下层气瓶紧箍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气瓶吊挂支架,11、L型折弯板,12、加强筋,2、上层托架,21、上层U型槽,22、上层圆弧形支撑板,3、U型螺栓紧箍带,31、U型螺栓,32、橡胶圈,4、气瓶,5、中层气瓶托架,51、第一中层螺柱支架,52、第二中层螺柱支架,53、第一中层托架,54、第二中层托架,55、第一用于固定中层气瓶紧箍带的安装支架,56、第二用于固定中层气瓶紧箍带的安装支架,6、下层气瓶托架,61、横向连接矩形管,62、下层托架,63、纵向连接矩形管,64、第一安装支架,65、第二安装支架,66、加强矩形管,7、中层气瓶紧箍带,8、双头螺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不的一种多层CNG气瓶布置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该CNG气瓶布置结构共设有三层,可布置11个气瓶,上层布置4个,中层布置3个,下层布置4个。从图1可以看出,布置在中层的气瓶,分别与布置在上层的气瓶、布置在下层的气瓶交错设置。布置在中层的气瓶,其上端位于两个布置在上层的气瓶之间,其下端位于两个布置在下层的气瓶之间。中层所述一种多层CNG气瓶布置结构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气瓶安装总成、中层气瓶安装总成和下层气瓶安装总成。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气瓶安装总成包括气瓶吊挂支架1、上层托架2和U型螺栓紧箍带3。如图2所示,所述气瓶吊挂支架I为2个,分别焊接在客车中走道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所述上层托架2焊接在客车中走道底部的两端,且上层托架为4对,每对上层托架分别与上层气瓶的两端相互配合,该4对上层托架沿客车中走道底部均匀分布。所述上层气瓶安装总成,用于放置上层的4个CNG气瓶4。如图3和图4所不,所述气瓶吊挂支架I为L型折弯板11,包括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且所述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之间设有加强筋12。所述第二折弯板上设有8个用于固定U型螺栓紧箍带的腰形孔。所述气瓶吊挂支架通过第一折弯板焊接在车架中走道的侧壁上。通过设置加强筋,能够有效保证气瓶吊挂支架的结构强度,确保上层气瓶吊挂在该支架上时的稳定性。通过在第二折弯板上设计用于固定U型螺栓紧固带的腰形孔,能够根据客车安装空间要求,对气瓶在客车上的前后安装位置进行调节,提高该C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层CNG气瓶布置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CNG气瓶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气瓶安装总成、中层气瓶安装总成和下层气瓶安装总成;所述上层气瓶安装总成包括气瓶吊挂支架、上层托架和U型螺栓紧箍带;所述气瓶吊挂支架安装在车架上;所述上层托架开口向下,包括上层U型槽和设置在上层U型槽内的上层圆弧形支撑板;所述U型螺栓紧箍带开口向上,且其上端可拆卸连接在气瓶吊挂支架上;所述U型螺栓紧箍带,用于与上层托架配合使用,将上层气瓶固定在气瓶吊挂支架上;所述中层气瓶安装总成包括中层气瓶托架和中层气瓶紧箍带;所述中层气瓶托架包括第一中层螺柱安装支架、第二中层螺柱安装支架和设置在第一中层螺柱支架与第二中层螺柱支架之间的若干个间隔排列的第一中层托架与第二中层托架;所述第一中层托架开口向下,包括第一U型槽和设置在第一U型槽内的第一圆弧形支撑板;所述第一中层托架的上方设有用于固定中层气瓶紧箍带的安装支架;所述第二中层托架开口向上,包括第二U型槽和设置在第二U型槽内的第二圆弧形支撑板;所述中层气瓶紧箍带开口向下,且其下端可拆卸连接在用于固定中层气瓶紧箍带的安装支架上;所述中层气瓶紧箍带,用于与第二中层托架配合使用,将中层气瓶固定在第二中层托架上;所述下层气瓶安装总成包括下层气瓶托架和下层气瓶紧箍带;所述下层气瓶托架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支撑框架和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下层托架;所述下层托架开口向上,包括下层U型槽和设置在下层U型槽内的下层圆弧形支撑板;所述下层托架与第一中层托架配合使用,用于将下层气瓶限位在第一中层托架与下层托架之间;所述下层气瓶紧箍带开口向下,用于将下层气瓶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所述支撑框架的两端分别通过双头螺柱与第一中层螺柱支架、第二中层螺柱支架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成林王孝来孙全胜汪俭严伟刘有建张金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