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燃料小货车气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551 阅读:4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燃料小货车气瓶安装结构,在左、右纵梁的前部之间固定发动机安装管梁,发动机安装管梁的后侧依次设置有与之平行的气瓶前固定横梁和气瓶后固定横梁,气瓶前、后固定横梁的两端固定于对应的纵梁上,在所述气瓶前、后固定横梁的下方设置气瓶,该气瓶的前部通过抱箍总成与气瓶前固定横梁连接,气瓶的后部通过抱箍总成与气瓶后固定横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拆卸车厢的前提下能够完成气瓶的固定,而且布置合理,安装维修方便;气瓶在抱箍总成以及前、后挡板的作用下连接牢靠,不会发生上下颠簸、左右横移及前后窜动,同时满足了气瓶在承受前后+/-20g,左右+/-8g加速度的情况下变形量的法规要求,安全性好,并节省了车厢和驾驶室内部的空间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小货车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双燃料小货车的气瓶安 装结构。
技术介绍
小货车既能搭人又能载物,是城乡市场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目前,国内 生产的小货车均是以燃油作为动力源,污染大,油耗高。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 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单燃料小货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CNG为压縮天然气的简称。CNG为无毒、无味、无色气体,具有价格低、不 含苯、铅、硫等致癌物质(排气污染是汽油的1/3),及工作区域无积碳、不稀释 机油、发动机磨损小(可节约50。^的机油费和车辆维修费)、储量丰富、便于储 存运输等特点,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汽油替代品。单纯以CNG作为燃料的汽车虽 然能够解决油耗和污染问题,但由于存在动力性不佳和续行里程不长等突出问 题,使其很难作为成熟的车型占领市场。与此同时,市场上出现了 CNG/燃油双燃料轿车,在行驶的时候根据需要可 以有选择地采用CNG或燃油作为动力源。双燃料轿车既解决了污染、油耗等问 题,又能够满足动力性和续行里程的要求。随着双燃料技术在小轿车应用上的 成熟以及加气网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将该技术移植于小货车上成为可能。 如何在不占用乘客和载货空间的前提下布置CNG气瓶,是各小货车生产厂家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布置合理、拆装方便的双燃料小 货车气瓶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燃料小货车气瓶安装结构,在左纵梁与右 纵梁的前部之间固定发动机安装管梁,其关键在于所述发动机安装管梁的后 侧依次设置有与之平行的气瓶前固定横梁和气瓶后固定横梁,气瓶前、后固定 横梁的两端固定于对应的纵梁上,在所述气瓶前、后固定横梁的下方设置气瓶, 该气瓶的前部通过抱箍总成与气瓶前固定横梁连接,气瓶的后部通过抱箍总成 与气瓶后固定横梁连接。本专利技术将气瓶布置在小货车车厢下方的车架左、右纵梁之间,并通过抱箍 总成与纵梁上的横梁固定,这样一方面不会占用乘客和载货的空间,对小货车 的功能不会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在不拆卸车厢的前提下就能完成气瓶的固定, 安装、维修方便,连接牢靠。为了保障强度及承载力,上述气瓶前、后固定横梁均为角钢,该角钢的端 部通过焊接固定在对应的纵梁上。上述抱箍总成由吊耳、压紧支架和"U"形抱箍组成,其中"U"形抱箍 将气瓶的瓶身兜住,该"U "形抱箍顶部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横梁连接,"U "形 抱箍顶部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吊耳的下端连接,吊耳的上端焊接在对应的横梁 上;所述压紧支架位于"U"形抱箍的正上方,该压紧支架的顶部焊接在横梁 上,压紧支架的底面为弧面,该弧面与气瓶瓶身的圆周面贴合。以上结构简单 可靠、拆装容易,能够保证气瓶安装的稳固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拆装效率,增加连接的可靠性,上述"u"形抱箍顶部的 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套管,该套管通过螺栓与横梁连接,"u"形抱箍顶部的另 一端向外弯折,形成通过圆柱,该通过圆柱通过螺栓与吊耳的下端连接。在上述压紧支架与气瓶之间以及"u"形抱箍与气瓶之间均加装有橡胶垫, 橡胶垫起增大摩擦及缓冲的作用。在上述发动机安装管梁上固定有前挡板,该前挡板对气瓶前端的瓶口限位; 所述气瓶后固定横梁上固定有后挡板,该后挡板对气瓶后端的瓶底限位。前、 后挡板保证了气瓶安装的稳定性,前、后挡板与抱箍总成结合,既满足了气瓶 在承受左右+/-8g加速度的情况下变形量的法规要求,又满足了气瓶在承受前后 +/_20g加速度的情况下变形量的法规要求。为了简化结构,提高对气瓶限位的可靠性,在上述前挡板的下部开设有"n" 形卡口,该"n"形卡口与气瓶前端的瓶口卡接配合。同样的道理,上述后挡板呈呈z字型,由三根热轧钢板成型后焊接固定,该后挡板前端的竖段形成支耳,该支耳通过螺栓与气瓶后固定横梁固定,后挡 板后端的竖段位于气瓶瓶底的后侧,两者之间留有间隙。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不拆卸车厢的前提下能够完成气瓶的固定,而且布置 合理,安装维修方便;气瓶在抱箍总成以及前、后挡板的作用下连接牢靠,不 会发生上下颠簸、左右横移及前后窜动,同时满足了气瓶在承受前后+/-20g,左 右+/-8g加速度的情况下变形量的法规要求,安全性好,并节省了车厢和驾驶室 内部的空间尺寸。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压紧支架和"U "形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气瓶前固定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气瓶后固定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前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后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由左纵梁l、右纵梁2、发动机安装管梁3、 气瓶前固定横梁4、气瓶后固定横梁5、气瓶6、吊耳7、压紧支架8、 "U"形 抱箍9、套管10、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等部件构成,其中左纵梁1和右纵梁2 呈左右对称分布,在左、右纵梁l、 2的前部之间设有横向布置的发动机安装管 梁3,该发动机安装管梁3的两头焊接固定在对应的纵梁上。在所述发动机安装 管梁3的后侧设置气瓶前固定横梁4,气瓶前固定横梁4的后侧设置气瓶后固定 横梁5,气瓶前、后固定横梁4、 5与发动机安装管梁3相平行,并且气瓶前、 后固定横梁4、 5均为角钢,该角钢的端部通过焊接固定在对应的纵梁上。从图l、图2、图3、图4中可知,气瓶6位于气瓶前、后固定横梁4、 5的 下方,并靠近右纵梁2的内侧,且气瓶6的轴线与横梁相垂直。所述气瓶6后 部的瓶身由"U"形抱箍9兜住,"U "形抱箍9与气瓶6的接触部分加垫橡胶 垫。所述"U "形抱箍9顶部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套管10,该套管10套装在 螺栓上,由上下两个螺母锁紧固定,而螺栓的顶端与气瓶后固定横梁5焊接, "U"形抱箍9顶部的另一端向外弯折,形成通过圆柱,该通过圆柱通过螺栓 与吊耳7的下端连接,吊耳7的上端焊接在气瓶后固定横梁5上。在所述"U "形抱箍9的正上方设置压紧支架8,该压紧支架8呈"U "形,压紧支架8顶部 的两端焊接在后横梁5上,压紧支架8的底面为弧顶在上的弧面,该弧面与气 瓶6瓶身的圆周面贴合,并且压紧支架8的弧面与气瓶6之间也加垫有橡胶垫。 所述气瓶6前部瓶身的安装方式与其后部瓶身相同,即气瓶6前部的瓶身通过 吊耳7、压紧支架8、 " U "形抱箍9、套管10和螺栓与气瓶前固定横梁4连接, 具体的连接关系在此不做赘述。从图l、图5、图6中进一步可知,在发动机安装管梁3上对应气瓶6前端 瓶口的位置焊接有一块前挡板ll,该前挡板ll的下部开设有"n"形卡口, "n" 形卡口与气瓶6前端的瓶口卡接配合,对气瓶6前端的瓶口限位。在所述气瓶 后固定横梁5上对应气瓶6尾部的位置设有后挡板12,该后挡板12呈Z字型, 由三根热轧钢板成型后焊接固定,后挡板12前端的竖段形成支耳,该支耳通过 螺栓与气瓶后固定横梁5固定,后挡板12后端的竖段位于气瓶6瓶底的后侧, 两者之间留有间隙,由后挡板12的竖段对气瓶6后端的瓶底限位。权利要求1、一种双燃料小货车气瓶安装结构,在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前部之间固定发动机安装管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安装管梁(3)的后侧依次设置有与之平行的气瓶前固定横梁(4)和气瓶后固定横梁(5),气瓶前、后固定横梁(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燃料小货车气瓶安装结构,在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前部之间固定发动机安装管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安装管梁(3)的后侧依次设置有与之平行的气瓶前固定横梁(4)和气瓶后固定横梁(5),气瓶前、后固定横梁(4、5)的两端固定于对应的纵梁上,在所述气瓶前、后固定横梁(4、5)的下方设置气瓶(6),该气瓶(6)的前部通过抱箍总成与气瓶前固定横梁(4)连接,气瓶(6)的后部通过抱箍总成与气瓶后固定横梁(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瑞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小康汽车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