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菌面条及猴头菌菌株工业液体发酵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813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猴头菌食品,确切地说是具有猴头菌成分的面条及猴头菌菌株工业液体发酵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一、将猴头菌发酵液按30%比例加入面粉中;二、菌株的工业液体发酵生产工艺分为四大步,即菌种分离、斜面菌种培养、液体种子培养、液体发酵生产,其中液体发酵生产采用一、二级种子罐、三级发酵罐生产。采用该工艺可保证连续生产,生产周期短,且可上规模,具有较高的效益;同时,发酵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还能进行进一步地综合开发利用。猴头菌保健面条,不仅口味鲜美、营养成分得以保持,而且药食两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猴头菌面条及猴头菌菌株工业液体发酵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营养面条及猴头菌菌株工业液体发酵生产工艺。猴头菌又名猴头、猴头茹,是著名的食用、药用真菌,并列为山珍之一。猴头菌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古书上就有“助消化,利五脏”的记载。其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尤其对慢性胃炎、胃癌、十二指肠溃疡具有显著的疗效,是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良药。但现有技术中采用代料栽培,生产周期长,且产品质量不稳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猴头菌营养面条及生产周期短、产量高、质量稳定、生产效益高的工业液体发酵技术生产猴头菌RCEF772菌株的方法。其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猴头菌面条,所用原料包括面粉,其特征在于:在面粉中加入30%猴头菌RCEF772菌株发酵液。所述的猴头菌面条的猴头菌RCEF772菌株工业液体发酵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1、菌种分离猴头菌菌株,分离自大别山区生长健壮的猴头菌的子实体:2、斜面菌种培养将分离纯化的菌种接种于PDA斜面,放入培养箱,25℃培养,待菌丝长满斜面,可转入摇瓶培养;3、液体种子培养将培养基装入250ml或500ml三角瓶,每瓶装量分别为100ml或200ml,1.5Pa/Kg高压灭菌30min,灭菌后的培养液冷却至37~42℃时,接入斜面菌种,接种量为250ml接1支,500ml接2支,接种后置于恒温振荡培养箱,24~26℃,180rpm培养13d;所述的液体种子培养基为:5%麸皮煮汁、2%葡萄糖、1%蛋白胨、0.2%KH2PO4、0.12%MgSO4、0.2%(NH4)2SO4和91.48%水,pH6.0~7.0。4、液体发酵生产,采用三级发酵(1)、一级种子罐生产在70L气升式发酵罐中装入50L培养基液,并加入消泡剂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用量为0.03%,14.7×104Pa压力下,保压30min,灭菌冷却后将摇瓶种子接入培养,接种量10%,培养温度24~26℃,通气量1∶05,在4.903~7.0845×104pa压力条件下,培养60~72h;(2)、二级种子罐生产700L气升式发酵罐中装入500L培养基液,当一级种子达到对数生长期后,接入二级种子罐,其工艺条件同一级种子罐,培养时间60~72h;(3)、三级发酵罐生产7T气升式发酵罐中装入5T培养基液,在121℃,保压30min后,冷却至24~26℃,接入二级种子罐培养好的液体种子,接种量10%,通气培养,通气量1∶0.4~0.5,罐压4.9033×104pa,培养72~96h;当发酵液残糖在1%以下,发酵液较粘稠,另外镜检时注意菌丝是否变细、菌丝体中有无明显的液泡,以及发酵液中有无明显断裂的菌丝,若上述情形有一至数个出现,即可出罐,得猴头菇RCEF772菌株发酵液。所述一、二级种子罐、三级发酵罐生产中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5%麸皮煮汁、1%白砂糖、3%黄豆粉、1%酵母、0.2%KH2PO4、0.12%MgSO4、0.2%(NH4)2SO4和90.48%-->水,pH6.0~7.0。本专利技术的猴头菌保健面条,不仅使猴头菌的鲜美口味和营养成分得以保持,而且药食两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能对消化系统疾病达到食疗效果。猴头菌菌株工业液体发酵生产工艺,可以连续生产,不受生产场地、季节等限制。生产周期短、产品质量稳定,且可上规模,出效益。同时,发酵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多肽、生物碱、萜类化合物等都能得到进一步的综合开发利用。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实施例:猴头菌面条,所用原料为面粉和猴头菌RCEF772菌株发酵液。在和面时在面粉中加入30%猴头菌RCEF772菌株发酵液,将面粉和匀,放置30min后压制成面条,低温干燥后分装铝泊充氮包装。所述的猴头菌面条的猴头菌RCEF772菌株工业液体发酵生产工艺,共分为四大步骤。1、菌种分离猴头菌菌株,分离自大别山区生长健壮的猴头菌的子实体;2、斜面菌种培养将分离纯化的菌种接种于PDA斜面,放入培养箱,25℃培养,待菌丝长满斜面,即可转入摇瓶培养。3、液体种子培养将培养基装入250ml或500ml三角瓶,每瓶装量分别为100ml或200ml,1.5Pa/Kg高压灭菌30min,灭菌后的培养液冷却至37~42℃时,接入斜面菌种,接种量为250ml接1支,500ml接2支,接种后置于恒温振荡培养箱,24~26℃,180rpm培养3d。所述的培养基为5%麸皮煮汁、2%葡萄糖、1%蛋白胨、0.2%KH2PO4、0.12%MgSO4、0.2%(NH4)2SO4和91.48%水,pH6.0~7.0。4、液体发酵生产,采用三级发酵(1)、一级种子罐生产70L气升式发酵罐中装入50L培养基液,并加入消泡剂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用量为0.03%,14.7×104pa压力下,保压30min,灭菌冷却后将摇瓶种子接入培养,接种量10%,培养温度24~26℃,通气量1∶05,在4.903~7.0845×104pa条件下,保压经60~72h通气培养,达到对数生长期后,接入二级种子罐。(2)、二级种子罐菌种生产700L气升式发酵罐中装入500L培养基液,当一级种子达到对数生长期后,接入二级种子罐,其工艺条件同一级种子罐,培养时间60~72h。(3)、三级发酵罐生产7T气升式发酵罐中装入5T培养基液,水温高于95℃,通入蒸汽加热到121℃,保压30min后,冷却至24~26℃,接入二级种子罐培养好的液体种子,通气培养,通气量1∶0.4~0.5,罐压4.9033×104Pa,培养时间72~96h;当发酵液残糖在1%以下,发酵液较粘稠,另外镜检时注意菌丝是否变细、菌丝体中有无明显的液泡,以及发酵液中有无明显断裂的菌丝,若上述情形有一至数个出现,即可出罐,得猴头菌RCEF772液体发酵液。所述一、二级种子罐、三级发酵罐生产中的液体培养基液配方为:5%麸皮煮汁、1%白砂糖、3%黄豆粉、1%酵母、0.2%KH2PO4、0.12%MgSO4、0.2%(NH4)2SO4和90.48%水,pH6.0~7.0。猴头菌发酵液不仅可做面条,还可用于开发饮料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猴头菌面条,包括面粉,其特征在于:在面粉中加入30%猴头菌RCEF772菌株发酵液。

【技术特征摘要】
1、猴头菌面条,包括面粉,其特征在于:在面粉中加入30%猴头菌RCEF772菌株发酵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菌面条的猴头菌RCEF772菌株工业液体发酵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2.1、菌种分离猴头菌菌株,分离自大别山区生长健壮的猴头菌的子实体;2.2、斜面菌种培养将分离纯化的菌种接种于PDA斜面,放入培养箱,25℃培养,待菌丝长满斜面,可转入摇瓶培养;2.3、液体种子培养将培养基装入250ml或500ml三角瓶,每瓶装量分别为100ml或200ml,1.5Pa/Kg高压灭菌30min,灭菌后的培养液冷却至37~42℃时,接入斜面菌种,接种量为250ml接1支,500ml接2支,接种后置于恒温振荡培养箱,24~26℃,180rpm培养13d;2.4、液体发酵生产,采用三级发酵    (1)、一级种子罐生产在70L气升式发酵罐中装入50L培养基液,并加入消泡剂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用量为0.03%,14.7×104Pa压力下,保压30min,灭菌冷却后将摇瓶种子接入培养,接种量10%,培养温度24~26℃,通气量1∶05,在4.903~7.0845×104Pa压力条件下,培养60~72h;(2)、二级种子罐生产700L气升式发酵罐中装入500L培养基液,当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美珍李春如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林苑虫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