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宝利专利>正文

三轮车后轮自平衡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3932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车后轮自平衡车架,包括与三轮车车架连接的主轴、分设于主轴两侧的两套车轮组件和分别用于连接车轮组件与主轴的两套呈对称结构的摆动车架;两套后轮组件均通过摆动车架与主轴连接,摆动车架与主轴之间设置弹性阻尼装置,第二摆杆、立杆、第一摆杆、水平矩形框架和倒置的U形框架构成与主轴活动连接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单套车轮组件在行驶过程中可上下运动,与两套车轮组件配套的两套摆动车架能够确保整体重心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行驶过程中,为了克服颠簸不平的路况,两套车轮可上下错开或相对于主轴的轴线呈轴对称,避免重心偏移,确保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三轮车
,尤其涉及一种确保车体后轮重心在行驶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三轮车后轮自平衡车架
技术介绍
电力作为一种环保、清洁、转换率高的重要能源,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以电力为应用来驱动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低碳化发展,降低交通成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应用在电动城市公交车辆,厂矿电动运输车辆,电动城市环卫清洁车辆,工程,遂道,地铁施工专用车辆等诸多领域。电动三轮车以其适用性强,机动灵活,维护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可以灵活地穿行于狭小的马路间。电动三轮车具有倒车开关,可以方便的实现倒顺行驶功能,这在道路狭窄的胡同、小巷非常实用,无论行驶停车均非常方便。广泛应用于家庭、城乡、个体出租、厂区、矿区、环卫、社区保洁等短途运输领域。现有的家用电动三轮车主要包括车架、前轮、两套后轮组件、蓄电、车把和后座等部件,一般的电动三轮车两套后轮组件为同轴设置,在遇到颠簸路况时,两套后轮组件重心偏离主轴,在行驶速度较快时容易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轮车后轮自平衡车架,两套后轮组件均通过摆动车架与主轴连接,第二摆杆、立杆、第一摆杆、水平矩形框架和倒置的U形框架构成活动连接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后轮组件在行驶过程中可上下运动,与两套后轮组件配套的两套摆动车架能够确保整体重心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行驶过程中,为了克服颠簸不平的路况,两套车轮可上下错开,避免重心偏移,确保行车安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轮车后轮自平衡车架,包括与三轮车车架连接的主轴、分设于主轴两侧的两套后轮组件和分别用于连接后轮组件与主轴的两套呈对称结构的摆动车架。优选的,所述后轮组件包括轮轴、车轮和轮毂电机,所述车轮与轮毂电机为一体式结构,轮轴穿过轮毂电机设置。优选的,所述摆动车架包括水平矩形框架、倒置的U形框架、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所述水平矩形框架套设在后轮组件外侧、且与轮轴之间键连接,所述倒置的U形框架竖向设置、且其下部两端与水平矩形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水平矩形框架两端均设有与主轴平行的连杆,位于两端的连杆均通过第一摆杆与主轴连接,第一摆杆与主轴和连杆之间轴承连接,所述倒置的U形框架顶端设有轴线与主轴的轴线平行的水平杆,主轴中部固定设置立杆,立杆顶端设有轴线与主轴轴线平行的固定杆,所述水平杆与固定杆之间连接第二摆杆,第二摆杆与水平杆和固定杆之间轴承连接,所述第二摆杆与位于水平矩形框架两端的第一摆杆平行,所述第二摆杆、立杆、第一摆杆、水平矩形框架和倒置的U形框架构成活动连接的平行四边形框架。优选的,所述每套第一摆杆分别借助于一套轴承与连杆连接,所述每套第二摆杆也分别借助于一套轴承与固定杆连接。优选的,所述位于两套摆动车架同一侧的两根第一摆杆借助于同一套轴承与对应端的连杆连接,第一摆杆与轴承固定连接,所述两根第二摆杆也借助于同一套轴承与固定杆连接。优选的,所述同一套摆动车架两端的第一摆杆之间固定设置斜拉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两套后轮组件均通过摆动车架与主轴连接,第二摆杆、立杆、第一摆杆、水平矩形框架和倒置的U形框架构成活动连接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单套后轮组件在行驶过程中可上下运动,两套摆动车架可分别单独构成活动连接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在行驶过程中,两套单独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可促使两套后轮组件单独上下运动;也可以通过将两套摆动车架的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同轴固连,从而使两套摆动车架的第二摆杆、立杆、第一摆杆、水平矩形框架和倒置的U形框架形成一个整体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整体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在行驶过程中使得两套后轮组件始终相对于主轴呈轴对称,从而确保整体重心不发生变化,避免重心偏移,确保行车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主轴;2、第一摆杆;3、水平矩形框架;4、车轮;5、轮毂电机;6、倒置的U形框架;7、第二摆杆;8、立杆;9、轮轴;10、斜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为解决现有现有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随着工况变化而出现重心不稳定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三轮车后轮自平衡车架,包括与三轮车车架连接的主轴1、分设于主轴I两侧的两套后轮组件和分别用于连接后轮组件与主轴I的两套呈对称结构的摆动车架;所述后轮组件包括轮轴9、车轮4和轮毂电机5,所述车轮与轮毂电机5为一体式结构,轮轴9穿过轮毂电机5设置,为了能够更加清楚说明本技术是如何通过设置摆动车架来保持重心不变,本技术设计如下两种【具体实施方式】来进行阐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设计的摆动车架包括水平矩形框架3、倒置的U形框架6、第一摆杆2和第二摆杆7 (参见附图1-2),所述水平矩形框架3套设在后轮组件外侧,且与轮轴9之间轴承连接,所述倒置的U形框架6竖向设置、且其下部两端与水平矩形框架3固定连接,所述水平矩形框架3两端均设有与主轴I平行的连杆,位于两端的连杆均通过第一摆杆2与主轴I连接,第一摆杆2与主轴I和连杆之间轴承连接,所述倒置的U形框架6顶端设有轴线与主轴I的轴线平行的水平杆,主轴I中部固定设置立杆8,立杆8顶端设有轴线与主轴I轴线平行的固定杆,所述水平杆与固定杆之间连接第二摆杆7,第二摆杆7与水平杆和固定杆之间轴承连接,所述第二摆杆7与位于水平矩形框架3两端的第一摆杆2平行,所述第二摆杆7、立杆8、第一摆杆2、水平矩形框架3和倒置的U形框架6构成活动连接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本实施例中的两套摆动车架实质上是分体结构,每套第一摆杆2分别借助于一套轴承与连杆连接,所述每套第二摆杆7也分别借助于一套轴承与固定杆连接,两套摆动车架可分别单独构成活动连接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在行驶过程中,两套单独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可促使两套后轮组件单独上下运动,两套后轮组件随着路况发生变化,而与车架连接的主轴始终保持不动,由此保证整车重心保持不变,行驶更加稳定。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之间的区别在于两套摆动车架之间的关系,实施例1中的两套摆动车架为分体式结构,而本实施例中位于两套摆动车架同一侧的两根第一摆杆2借助于同一套轴承与对应端的连杆连接,第一摆杆2与轴承固定连接,所述两根第二摆杆7也借助于同一套轴承与固定杆连接,通过将两套摆动车架的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同轴固连,从而使两套摆动车架的第二摆杆、立杆、第一摆杆、水平矩形框架和倒置的U形框架形成一个整体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整体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在行驶过程中使得两套后轮组件始终相对于主轴呈轴对称,从而确保整体重心不发生变化,进一步的,为了限制摆动车架的摆动幅度,可以在摆动车架与三轮车架之间安装阻尼装置。总之,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持行车过程中重心不会发生变化,行驶更加稳定的三轮车,其主要设计思想是对后轮车架进行改进,通过与两套后轮组件配套安装两套可相对于主轴上下运动的摆动车架,两套摆动车架可分体设计,也可一体化设计,关键是实现两套后轮组件能够相对于主轴上下运动,而主轴与车架在行驶过程中始终保持重心不变,以此来改变现有三轮车在颠簸路况行驶不稳定,舒适性差的问题,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轮车后轮自平衡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三轮车车架连接的主轴(1)、分设于主轴(1)两侧的两套后轮组件和分别用于连接后轮组件与主轴(1)的两套呈对称结构的摆动车架;所述后轮组件包括轮轴(9)、车轮(4)和轮毂电机(5),所述车轮与轮毂电机(5)为一体式结构,轮轴(9)穿过轮毂电机(5)设置;所述摆动车架包括水平矩形框架(3)、倒置的U形框架(6)、第一摆杆(2)和第二摆杆(7),所述水平矩形框架(3)套设在后轮组件外侧、且与轮轴(9)之间键连接,所述倒置的U形框架(6)竖向设置、且其下部两端与水平矩形框架(3)固定连接,所述水平矩形框架(3)两端均设有与主轴(1)平行的连杆,位于两端的连杆均通过第一摆杆(2)与主轴(1)连接,第一摆杆(2)与主轴(1)和连杆之间轴承连接,所述倒置的U形框架(6)顶端设有轴线与主轴(1)的轴线平行的水平杆,主轴(1)中部固定设置立杆(8),立杆(8)顶端设有轴线与主轴(1)轴线平行的固定杆,所述水平杆与固定杆之间连接第二摆杆(7),第二摆杆(7)与水平杆和固定杆之间轴承连接,所述第二摆杆(7)与位于水平矩形框架(3)两端的第一摆杆(2)平行,所述第二摆杆(7)、立杆(8)、第一摆杆(2)、水平矩形框架(3)和倒置的U形框架(6)构成活动连接的平行四边形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利
申请(专利权)人:杨宝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