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体式前悬挂下控制臂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88284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9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体式前悬挂下控制臂总成,包括呈弧形的下控制臂本体,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用于与轮毂连接的球头组件和一用于与汽车前副车架连接的后衬套组件,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中部向外延伸出一衬套安装部,所述衬套安装部上设置一用于与汽车前副车架连接的前衬套组件,在所述下控制壁本体的周缘以及衬套安装部的周缘上设置有垂直于下控制臂本体的表面的翻边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下控制臂本体的周缘以及衬套安装部的周缘上设置翻边体,有效地增加了下控制臂总成的强度,防止其在工作时产生变形,使得其控制车轮定位效果更好,缓冲效果更好,提高了行车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前悬挂系统的零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单体式前悬挂下控制臂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前悬挂系统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控制臂(Control arlTl,也成摆臂)作为汽车前悬挂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控制臂分别通过球铰或者衬套把车轮和车身弹性地连接在一起,因而要求控制臂(包括与之相连的衬套及球头)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使用寿命。控制臂分为前控制臂和下控制臂,其中下控制臂主要作用是支撑悬架和导向,并可缓冲行驶中的震动。然而,目前的汽车前悬挂下控制臂的强度不足,容易产生变形,影响其缓冲效果和车轮的定位,降低行车的稳定性。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控制车轮定位效果好、提高行车稳定性、缓冲效果的单体式前悬挂下控制臂总成。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单体式前悬挂下控制臂总成,包括呈弧形的下控制臂本体,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用于与轮毂连接的球头组件和一用于与汽车前副车架连接的后衬套组件,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中部向外延伸出一衬套安装部,所述衬套安装部上设置一用于与汽车前副车架连接的前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控制壁本体的周缘以及衬套安装部的周缘上设置有垂直于下控制臂本体的表面的翻边体。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上表面与衬套安装部连接处设置有一弧形加强筋,所述弧形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翻边体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上表面靠近所述球头组件的位置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一加强筋,每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翻边体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上表面靠近所述后衬套组件的位置上设置有一沿轴线延伸的加强凸梁。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下控制臂本体的周缘以及衬套安装部的周缘上设置翻边体,有效地增加了下控制臂总成的强度,防止其在工作时产生变形,使得其控制车轮定位效果更好,缓冲效果更好,提高了行车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一种单体式前悬挂下控制臂总成,包括呈弧形的下控制臂本体100,下控制臂本体100的两端110、120分别设置有一用于与轮毂连接的球头组件200和一用于与汽车前副车架连接的后衬套组件300,下控制臂本体100的中部向外延伸出一衬套安装部130,衬套安装部130上设置一用于与汽车前副车架连接的前衬套组件400。在下控制臂本体100的周缘以及衬套安装部130的周缘上设置有垂直于下控制臂本体的表面的翻边体140,这样有效地增加了下控制臂总成的强度,防止其在工作时产生变形,使得其控制车轮定位效果更好,缓冲效果更好,提高了行车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增加下控制臂总成的强度,在下控制臂本体100的上表面与衬套安装部130连接处设置有一弧形加强筋150,弧形加强筋150的两端151、152分别与翻边体140连接。为了再进一步增加下控制臂总成的强度,在下控制臂本体100的上表面靠近球头组件200的位置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两条加强筋161、162,加强筋161的两端161a、161b分别与翻边体140连接,加强筋162的两端162a、162b分别与翻边体140连接。为了更进一步增加下控制臂总成的强度,在下控制臂本体100的上表面靠近后衬套组件300的位置上设置有一沿轴线延伸的加强凸梁17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单体式前悬挂下控制臂总成,包括呈弧形的下控制臂本体,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用于与轮毂连接的球头组件和一用于与汽车前副车架连接的后衬套组件,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中部向外延伸出一衬套安装部,所述衬套安装部上设置一用于与汽车前副车架连接的前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控制壁本体的周缘以及衬套安装部的周缘上设置有垂直于下控制臂本体的表面的翻边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式前悬挂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上表面与衬套安装部连接处设置有一弧形加强筋,所述弧形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翻边体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式前悬挂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上表面靠近所述球头组件的位置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一加强筋,每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翻边体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体式前悬挂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上表面靠近所述后衬套组件的位置上设置有一沿轴线延伸的加强凸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体式前悬挂下控制臂总成,包括呈弧形的下控制臂本体,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用于与轮毂连接的球头组件和一用于与汽车前副车架连接的后衬套组件,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中部向外延伸出一衬套安装部,所述衬套安装部上设置一用于与汽车前副车架连接的前衬套组件,在所述下控制壁本体的周缘以及衬套安装部的周缘上设置有垂直于下控制臂本体的表面的翻边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下控制臂本体的周缘以及衬套安装部的周缘上设置翻边体,有效地增加了下控制臂总成的强度,防止其在工作时产生变形,使得其控制车轮定位效果更好,缓冲效果更好,提高了行车的稳定性。【IPC分类】B60G7/00【公开号】CN204687774【申请号】CN201520356438【专利技术人】黄春晓, 郭望旭 【申请人】上海联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申请日】2015年5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体式前悬挂下控制臂总成,包括呈弧形的下控制臂本体,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用于与轮毂连接的球头组件和一用于与汽车前副车架连接的后衬套组件,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中部向外延伸出一衬套安装部,所述衬套安装部上设置一用于与汽车前副车架连接的前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控制壁本体的周缘以及衬套安装部的周缘上设置有垂直于下控制臂本体的表面的翻边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晓郭望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