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吸气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3367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8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然吸气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包括:法兰片,法兰片包括有用于供空气进入所述法兰片的进气法兰和用于供所述法兰片内的空气流出至发动机气缸盖内的出气法兰;第一片,第一片贴合设置于所述法兰片外壁的一端,其中,所述法兰片的内壁和所述第一片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进气法兰相通;第二片,第二片贴合设置于所述法兰片外壁的另一端;所述法兰片、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之间形成有气道,所述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空腔相通,所述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法兰相通。本实施例中,进气歧管由法兰片、上片、下片三片结构组成,减少了模具及焊接工装数量,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然吸气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发动机普遍使用塑料进气歧管,由于注塑工艺原因,塑料进气歧管采用分片结构,为方便注塑,自然吸气发动机使用较多的是分四片的塑料进气歧管,每片单独注塑,最后采用摩擦焊接方式,焊接为一个整体,同时为保证其动力性能,进气歧管的气道设计的较长,结构较为复杂,相应的,需要的模具及焊接工装数量多,工艺复杂,工序多,且单件成本较高,模具及工装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然吸气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进气歧管由三片结构组成,减少了模具及焊接工装数量,降低了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然吸气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包括:法兰片,所述法兰片包括有用于供空气进入所述法兰片的进气法兰和用于供所述法兰片内的空气流出至发动机气缸盖内的出气法兰;第一片,所述第一片贴合设置于所述法兰片外壁的一端,其中,所述法兰片的内壁和所述第一片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进气法兰相通;第二片,所述第二片贴合设置于所述法兰片外壁的另一端;其中,所述法兰片、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之间形成有气道,所述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空腔相通,所述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法兰相通。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法兰的一端安装有节流阀体。进一步的,所述出气法兰包括多个出气管道。进一步的,所述气道围绕所述空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气道呈环形。进一步的,所述法兰片上、所述气道与所述空腔接口处的壁厚大于所述法兰片上其它位置处的壁厚。r>进一步的,所述法兰片、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的内壁结构是光滑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进气歧管由三片结构组成,减少了塑料进气歧管的分片数量,进而减少了模具及工装数量,减少了工序,降低了工艺难度,且降低了单件的成本,降低了模具费用。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气歧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气歧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至图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气歧管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法兰片;11-进气法兰;12-出气法兰;2-下片;3-上片;4-稳压腔;5-气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目前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结构较为复杂,且制作工艺也较为繁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然吸气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然吸气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包括:法兰片1;贴合设置于所述法兰片1外壁的一端的第一片,即本实施例中表述的下片2;贴合设置于所述法兰片1外壁的另一端的第二片,即本实施例中表述的上片3,其中,上片3、下片2分别与法兰片1在焊接筋处焊接成一个整体。本技术进气歧管为三片结构,减少了模具和工装数量,降低了模具费用,同时减少了单件成本及重量。具体地,如图2、图3所示,所述法兰片1包括有用于供空气进入法兰片的进气法兰11和用于供所述法兰片内的空气流出至发动机气缸盖内的出气法兰12,也即,出气法兰12与发动机气缸盖的进气道连接,所述出气法兰12包括有多个出气管道,此外,进气法兰11的一端还安装有节流阀体;所述法兰片1的内壁和所述下片2之间形成有空腔,即本实施例中表述的稳压腔4,所述稳压腔4与所述进气法兰11相通;所述法兰片1、所述下片2和所述上片3之间形成有气道5,所述气道5的一端与所述稳压腔4连接,所述气道5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法兰12相通。本实施例中,进气歧管工作时新鲜空气从进气法兰11进入由法兰片1和下片2组成的稳压腔4内,进而进入由法兰片1、下片2、上片3组成的气道5,最后由出气法兰12流出进入歧管进入发动机气缸盖内。进一步地,所述气道5围绕所述稳压腔4设置,所述气道5呈环形,实现了气道5与稳压腔4的共壁结构设计,有利于减小布置空间,实现三片结构。此外,如图4所示,进气歧管为减小稳压腔4和气道5共壁后的局部损失较大问题,在稳压腔4与气道5连接处增加了壁厚,即增加了法兰片1的A位置处的厚度,以此增大圆角,减少局部压力损失,提高进气出气的效率。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进气歧管的作用是为发动机提供燃烧需要的新鲜空气,为满足发动机的性能要求,需要进气歧管有较小的压力损失,为此所述法兰片1、所述下片2和所述上片3的内壁结构是光滑的,提高了空气流量系数,降低了进气阻力。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进气歧管的材料为塑料,采用三片结构,每片分别注塑成型后,摩擦焊接为一个整体。上述技术实施例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减少了塑料进气歧管的分片数量,减少了模具及工装数量,减少了工序,降低了工艺难度,且降低了单件的成本,降低了模具费用。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然吸气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片,所述法兰片包括有用于供空气进入所述法兰片的进气法兰和用于供所述法兰片内的空气流出至发动机气缸盖内的出气法兰;第一片,所述第一片贴合设置于所述法兰片外壁的一端,其中,所述法兰片的内壁和所述第一片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进气法兰相通;第二片,所述第二片贴合设置于所述法兰片外壁的另一端;其中,所述法兰片、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之间形成有气道,所述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空腔相通,所述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法兰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吸气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法兰片,所述法兰片包括有用于供空气进入所述法兰片的进气法兰和用于
供所述法兰片内的空气流出至发动机气缸盖内的出气法兰;
第一片,所述第一片贴合设置于所述法兰片外壁的一端,其中,所述法兰
片的内壁和所述第一片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进气法兰相通;
第二片,所述第二片贴合设置于所述法兰片外壁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法兰片、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之间形成有气道,所述气道
的一端与所述空腔相通,所述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法兰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法兰的一端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平关秀玲杨浩彭文柴望兰燕杰贺燕铭田安民马童立李红强周启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