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螺旋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8760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螺旋桨,该螺旋桨由桨毂和与之相固连的桨叶组成,桨毂上固定地连接有两片桨叶。该螺旋桨具有桨叶间的相互干扰小、供水顺畅、防缠绕性能好、航速快的特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用螺旋桨的改进。江河湖泊等内河及近海的运输航行中,广泛使用着挂机挂桨船,其船上的螺旋桨是推进船体航行的主要装置,它直接影响着船的安全性能和航速。长期以来,船用螺旋桨,特别是内河航运船用螺旋桨一直沿用着和海轮一样的三叶桨、四叶桨或更多叶片的螺旋桨,以此来提高螺旋桨的抗空泡能力,降低驱动激振力,减少船体振动。事实上,由于内河航道条件与海轮航道条件显著不同,且内河船舶较海轮运载量小,相对航速和螺旋桨转速低,桨叶背面不易产生汽泡,驱动激振力也较小,因此,将三叶、四叶螺旋桨直接套用于挂机挂桨船上就必然出现了许多缺陷首先螺旋桨的叶片数越多,叶片间相互干扰越严重,供水越不畅,这样直接影响螺旋桨的推进效率,不利于船速的提高和油耗的降低,同时也不利于避免空泡的产生。其次内河航道宽度狭窄、水深较浅,加之内河航道特别是小河小港水草密积,鱼网、农膜等杂物较多,这些杂物时常缠绕螺旋桨,轻则影响船速增加油耗,严重时必须停船清理;重则损坏螺旋桨迫使船舶停机,不但影响着正常的运输,也给驾驶人员带来极大的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船用螺旋桨,它不仅能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和船舶的航行速度,而且能减少水草等杂物的缠绕,从而减少航行故障,降低航行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用螺旋桨,是由螺旋桨的桨毂以及与桨毂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桨叶组成,所述的桨毂上固定地连接有两片桨叶。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用螺旋桨,是由螺旋桨的桨毂以及与桨毂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桨叶组成,桨毂上固连有两片桨叶,所述两片桨片对称地呈180°固连于桨毂的外柱面上。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桨毂上仅固连有两片桨叶,桨叶之间的空间开阔,不仅使得桨叶叶片间的相互干扰大幅减少,供水更为顺畅,而且能有足够的空间位置来增大叶稍宽度,使之更能充分利用有效区的推力面积以增加推力,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降低单位里程的油耗。又由于桨叶数量少,减少了水草等杂物的缠绕机会;加之两桨叶的叶根之间有较长的弧线距离,长度较短的杂物因小于弧线长度而无法缠绕,即使有少量较长的杂物缠于螺旋桨根部,也因难以绕牢而很容易通过挂空档自然脱落。桨叶数量的减少,也减少了螺旋桨的用料,节约了产品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船用螺旋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左视图。图1、图2所示的船用螺旋桨,由桨毂2和桨叶1组成,桨叶1共有两片为关刀型,旋向为右旋两片桨叶呈180°对称地直接固接于桨毂2上,其后倾角10°,桨毂2的中心线位置上有通孔4,通孔4直径与其相配合的螺旋桨驱动轴吻合,通孔4上开有键槽3,以便传递动力。两片桨叶1的桨型完全一致,桨叶用铸钢(ZG35)浇铸而成后,对称地焊接于桨毂2的外柱面上,桨毂由35#钢制成,这种制作方法,不仅制模简单,铸造质量好,而且更能保证螺旋桨的平衡,使之整体质量更佳。当然,桨毂2和桨叶1也可一次浇铸或压铸成型。权利要求1.一种船用螺旋桨,由桨毂(2)和与桨毂(2)固定连接的桨叶(1)组成,其特征在于桨毂(2)上固连有两片桨叶(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两桨叶(1)对称地且呈180°固连于桨毂(2)的外柱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桨毂(2)心部设有一通孔(4),通孔(4)上开有键槽(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螺旋桨,该螺旋桨由桨毂和与之相固连的桨叶组成,桨毂上固定地连接有两片桨叶。该螺旋桨具有桨叶间的相互干扰小、供水顺畅、防缠绕性能好、航速快的特点。文档编号B63H1/00GK2394852SQ9923004公开日2000年9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王学林, 王学高, 黄日平 申请人:东台市东方精密铸造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用螺旋桨,由桨毂(2)和与桨毂(2)固定连接的桨叶(1)组成,其特征在于:桨毂(2)上固连有两片桨叶(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林王学高黄日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市东方精密铸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