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公交教练车的主副制动联动装置及联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6253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7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公交教练车的主副制动联动装置。包括分别安装于主副驾驶区域内的主制动踏板及副制动踏板,所述的主制动踏板与副制动踏板之间为柔性连接,主制动踏板与副制动踏板之间采用拉丝总成连接。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制动踏板与副制动踏板之间采用柔性连接,踩踏副制动踏板时,可将副制动踏板角度的变化转化成拉丝本体的轴向直线运动拉动主制动踏板,从而实现副制动控制主制动,同时由于主制动踏板与副制动踏板之间为柔性连接具有不可逆性,因此踩下主制动踏板也不会带动副制动踏板,减少了两者之间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交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部分省市地区,汽车培训驾校要求使用装有主副制动装置的公交教练车进行培训,主驾驶为学员,副驾驶为教练员。传统的公交教练车,主副制动之间采用刚性连接,即在主副制动踏板之间采用一套复杂的机械机构,这种机构存在以下缺点:1、该机械机构安装复杂,占用空间;2、该机械机构对副驾驶的位置尺寸要求很高;3、主制动带动畐Ij制动,在正常培训过程中制动比较费力;4、使用润滑维护保养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公交教练车的主副制动联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分别安装于主副驾驶区域内的主制动踏板及副制动踏板,所述的主制动踏板与副制动踏板之间为柔性连接,主制动踏板与副制动踏板之间采用拉丝总成连接。所述的主制动踏板采用直踏式踏板,所述的主制动踏板安装在驾驶区的钣金件上,所述的副制动踏板通过副制动垫板安装在公交车的底架上。所述的拉丝总成包括拉丝本体,拉丝本体的一端与副制动踏板相连,且拉丝本体与副制动踏板相连的端部设置有拨叉,所述的拨叉通过销轴固定在副制动踏板上;拉丝本体的另一端穿过钣金件与主制动踏板相连。所述主制动踏板背面的中心位置焊接有拉丝固定支架,所述的拉丝本体与主制动踏板相连的端部设有螺杆,拉丝本体穿过钣金件的部位套设有护套,护套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螺杆通过两个第一螺母固定在拉丝固定架上,所述的护套通过两个第二螺母固定在钣金件上。所述的副制动垫板上设有调节拉丝本体行程的限位螺栓。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主制动踏板与副制动踏板之间采用柔性连接,踩踏副制动踏板时,可将副制动踏板角度的变化转化成拉丝本体的轴向直线运动拉动主制动踏板,从而实现副制动控制主制动,同时由于主制动踏板与副制动踏板之间为柔性连接具有不可逆性,因此踩下主制动踏板也不会带动副制动踏板,减少了两者之间的干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公交教练车的主副制动联动装置的联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拉丝固定支架焊接在主动制踏板的背面,再将拉丝总成与主制动踏板相连端的护套通过两个第二螺母固定在钣金件上,将拉丝总成设有螺杆的一端用两个第一螺母固定在拉丝固定支架上,通过调节第一、第二螺母在螺杆及护套上的位置来使主制动踏板处的拉丝本体处于合适的长度; (2)先安装好副制动踏板,再将拉丝总成设有拨叉的端部用销轴安装在副制动踏板上,并将该端的拉丝护套固定在支撑支架上; (3)调整副制动踏板处的限位螺栓高度来调节拉丝本体的行程; (3)踩下副制动踏板,副制动踏板将踏板的角度变化转化为拉丝本体的轴向直线运动,拉丝本体的轴向直线运动拉动主制动踏板实现制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方法可将副制动踏板角度的变化转化成拉丝本体的轴向直线运动,从而拉动主制动踏板实现制动,实现副制动控制主制动,同时由于主制动踏板与副制动踏板之间为柔性连接具有不可逆性,因此踩下主制动踏板也不会带动副制动踏板,减少了两者之间的干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公交教练车的主副制动联动装置,包括分别安装于主副驾驶区域内的主制动踏板I及副制动踏板2,主制动踏板I与副制动踏板2之间为柔性连接,主制动踏板I与副制动踏板2之间采用拉丝总成连接。进一步的,主制动踏板I采用直踏式踏板,主制动踏板I安装在驾驶区的钣金件3上,副制动踏板2通过副制动垫板4安装在公交车的底架上。进一步的,拉丝总成包括拉丝本体5,拉丝本体5的一端与副制动踏板2相连,且拉丝本体5与副制动踏板2相连的端部设置有拨叉51,拨叉51通过销轴55固定在副制动踏板2上,拉丝本体设置拨叉的端部也设有护套54,该护套54固定在支撑支架21上,支撑支架是副制动踏板总成的一部分;拉丝本体的另一端穿过钣金件3与主制动踏板I相连。进一步的,主制动踏板I背面的中心位置焊接有拉丝固定支架11,拉丝本体5与主制动踏板11相连的端部设有螺杆52,拉丝本体5穿过钣金件3的部位套设有护套53,护套53上设有外螺纹,螺杆52通过两个第一螺母61固定在拉丝固定架11上,护套53通过两个第二螺母62固定在钣金件3上。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两个第一、第二螺母在螺杆及护套上的位置,来使主动制踏板处的拉丝本体处于合适的长度。进一步的,副制动垫板4上设有调节拉丝本体行程的限位螺栓7。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方法如下: 第一步,先将拉丝总成与主制动踏板相连端的护套通过两个第二螺母固定在钣金件上,再将拉丝总成设有螺杆的一端用两个第一螺母固定在拉丝固定支架上,再通过调节第一、第二螺母在螺杆及护套上的位置来使主制动踏板处的拉丝本体处于合适的长度; 第二步,将拉丝总成设有拨叉的端部用销轴安装在副制动踏板上,并将该端的拉丝护套固定在支撑支架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副制动踏板利用杠杆原理将踏板的角度变化转化为拉丝本体的轴向直线运动(副制动踏板的结构及原理可参见现有油门踏板的结构及原理),再通过拉丝本体的轴向直线运动拉动主制动的踏板,通过调整副制动踏板处的限位螺栓高度来调节拉丝本体的行程,使得踩踏副制动踏板时通过拉丝本体的连接来达到与踩踏主制动踏板相同效果的目的,即实现副制动踏板控制主制动踏板,同时由于主制动踏板与副制动踏板之间为柔性连接具有不可逆性,因此踩下主制动踏板也不会带动副制动踏板,减少了两者之间的干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公交教练车的主副制动联动装置的联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拉丝固定支架焊接在主动制踏板的背面,再将拉丝总成与主制动踏板相连端的护套通过两个第二螺母固定在钣金件上,将拉丝总成设有螺杆的一端用两个第一螺母固定在拉丝固定支架上,通过调节第一、第二螺母在螺杆及护套上的位置来使主制动踏板处的拉丝本体处于合适的长度; (2)先安装好副制动踏板,再将拉丝总成设有拨叉的端部用销轴安装在副制动踏板上,并将该端的拉丝护套固定在支撑支架上; (3)调整副制动踏板处的限位螺栓高度来调节拉丝本体的行程; (3)踩下副制动踏板,副制动踏板将踏板的角度变化转化为拉丝本体的轴向直线运动,拉丝本体的轴向直线运动拉动主制动踏板实现制动。即通过本方法可将副制动踏板角度的变化转化成拉丝本体的轴向直线运动,从而拉动主制动踏板实现制动,实现副制动控制主制动,同时由于主制动踏板与副制动踏板之间为柔性连接具有不可逆性,因此踩下主制动踏板也不会带动副制动踏板,减少了两者之间的干扰。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用于公交教练车的主副制动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安装于主副驾驶区域内的主制动踏板(I)及副制动踏板(2),所述的主制动踏板(I)与副制动踏板(2)之间为柔性连接,主制动踏板(I)与副制动踏板(2)之间采用拉丝总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公交教练车的主副制动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制动踏板(I)采用直踏式踏板,所述的主制动踏板(I)安装在驾驶区的钣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公交教练车的主副制动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安装于主副驾驶区域内的主制动踏板(1)及副制动踏板(2),所述的主制动踏板(1)与副制动踏板(2)之间为柔性连接,主制动踏板(1)与副制动踏板(2)之间采用拉丝总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明潘显鹏郭苏明鲁小燕夏良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