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的自行车后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2585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稳定的自行车后车架,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包括水平设置在自行车后轮正上方的后车座和对称设置在后车座下方两侧的两个支撑管,在所述后车座的后侧通过合页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后车座铰接,所述支撑管的形状为波浪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能够提高乘坐时的稳定性,而且在后车座上还设置了靠垫,使坐在后座的人更舒适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定的自行车后车架
技术介绍
在当今国家与社会大力提倡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所以自行车出行成了时下最流行、最受欢迎的出行方式,上班、上学或者出行游玩,更多的人选择了自行车,其中水平设置在自行车后轮正上方的后车座经常用于承载人或物,传统的后车座支腿为两根圆柱状钢棍,当自行车后车架承重量较大或路途颠簸时容易被压弯变形,人或物容易摔落,造成危险,而且现在的自行车后车座都没有靠背,坐在自行车后面的人只能直坐在后车座上,长久的坐着会非常的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稳定的自行车后车架,不仅能够提高乘坐时的稳定性,而且在后车座上还设置了靠垫,使坐在后座的人更舒适和安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定的自行车后车架,包括水平设置在自行车后轮正上方的后车座和对称设置在后车座下方两侧的两个支撑管,在所述后车座的后侧通过合页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后车座铰接,所述支撑管的形状为波浪形。进一步,所述活动板下端背部设置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在活动板竖起时卡在后车座的侧面。进一步,还包括两根以所述支撑管为轴对称设置在其两侧,上端分别固接在所述后车座的前、后端,下端分别固接在所述支撑管上的圆柱状侧支撑管。进一步,所述支撑管与侧支撑管的夹角是30度。进一步,在所述活动板的前侧设置有靠垫。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后车座下方两侧的两个支撑管的形状设置为波浪型,实现了承载力的分解,增大了后车座的负重量,同时还达到了减震的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2、通过在自行车的后侧连接有活动板,在有人乘坐时可以充当靠背,人性化的设计增强了自行车的舒适性。3、将支撑管与侧支撑管的夹角设置为30度,支撑管与侧支撑管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使负重应力均匀承担,进一步提高了支撑管与侧支撑管的抗变形度和承重量,延长了后车座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车座2、支撑管 3、合页4、活动板5、延长部 6、侧支撑管7、靠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如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稳定的自行车后车架,包括水平设置在自行车后轮正上方的后车座I和对称设置在后车座I下方两侧的两个支撑管2,在所述后车座I的后侧通过合页3连接有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与后车座I铰接,在所述活动板4的前侧设置有靠垫7。所述支撑管2的形状为波浪形。所述活动板4下端背部设置有延长部5,所述延长部5在活动板4竖起时卡在后车座I的侧面。还包括两根以所述支撑管2为轴对称设置在其两侧,上端分别固接在所述后车座I的前、后端,下端分别固接在所述支撑管2上的圆柱状侧支撑管6。所述支撑管2与侧支撑管6的夹角是30度。本实例的工作过程:本技术提供一种稳定的自行车后车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将后车座I下方两侧的两个支撑管2的形状设置为波浪型,实现了承载力的分解,增大了后车座的负重量,同时还达到了减震的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自行车的后侧连接有活动板4,在有人乘坐时可以充当靠背,人性化的设计增强了自行车的舒适性,在活动板4的前侧设置有靠垫7进一步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在活动板4下端背部设置有延长部5,延长部5在活动板4竖起时卡在后车座I的侧面,当乘坐者依靠在活动板4上时,延长部5进一步给与乘坐者支撑,提高了自行车后车座的安全性能。将支撑管2与侧支撑管6的夹角设置为30度,支撑管2与侧支撑管6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使负重应力均匀承担,进一步提高了支撑管2与侧支撑管6的抗变形度和承重量,延长了后车座的使用寿命。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稳定的自行车后车架,包括水平设置在自行车后轮正上方的后车座(I)和对称设置在后车座(I)下方两侧的两个支撑管(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车座(I)的后侧通过合页(3)连接有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与后车座(I)铰接,所述支撑管(2)的形状为波浪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的自行车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4)下端背部设置有延长部(5),所述延长部(5)在活动板(4)竖起时卡在后车座(I)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的自行车后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根以所述支撑管(2)为轴对称设置在其两侧,上端分别固接在所述后车座(I)的前、后端,下端分别固接在所述支撑管(2)上的圆柱状侧支撑管(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的自行车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2)与侧支撑管(6)的夹角是3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的自行车后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动板(4)的前侧设置有靠垫(7)。【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稳定的自行车后车架,属于自行车
,包括水平设置在自行车后轮正上方的后车座和对称设置在后车座下方两侧的两个支撑管,在所述后车座的后侧通过合页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后车座铰接,所述支撑管的形状为波浪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能够提高乘坐时的稳定性,而且在后车座上还设置了靠垫,使坐在后座的人更舒适和安全。【IPC分类】B62J7/04【公开号】CN204623644【申请号】CN201520208784【专利技术人】刘中元 【申请人】天津市连合工贸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9日【申请日】2015年4月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定的自行车后车架,包括水平设置在自行车后轮正上方的后车座(1)和对称设置在后车座(1)下方两侧的两个支撑管(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车座(1)的后侧通过合页(3)连接有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与后车座(1)铰接,所述支撑管(2)的形状为波浪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元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连合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