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后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0628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4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后架,包括车后架主体和支撑柱,所述的车后架主体上设置两个支撑杆,在支撑杆下端设置有承压柱,在承压柱的顶端设置有延伸柱,在延伸柱下端是承压板,在承压板下端设置导向柱,在导向柱外设置弹簧,弹簧设置在伸缩腔内,伸缩腔设置在下固定柱顶端,在下固定柱尾端设置有固定孔,在下固定柱一侧设置有活动孔,承压板从活动孔伸出,在承压板上设置有调节柱,在调节柱顶端设置刹车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调高车后架载物的安全性,同时提高减少损失,当物品掉落的时候,能够立即停车,下车拾取物品;在车后架上载物,由于重力原因,车后架下压,使刹车装置远离车轮,当物品掉落,刹车装置对车轮进行减速,这样很好保护车后架上的物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后架
技术介绍
现在自行车在城市中,越来越多,在人们出行中占据的很重要的位置,在城市生活中,噪音是比较大的,在车水马龙的环境中,在自行车车后架上载物,如果出现掉落,也不容易察觉,在噪声比较的环境,掉落的声音相比较是很小的,不易察觉的,为了增加车后架上物品的安全性,不易丢失,需要一种新自行车后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后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后架,包括车后架主体和支撑柱,所述的车后架主体上设置两个支撑杆,在支撑杆下端设置有承压柱,在承压柱的顶端设置有延伸柱,在延伸柱下端是承压板,在承压板下端设置导向柱,在导向柱外设置弹簧,弹簧设置在伸缩腔内,伸缩腔设置在下固定柱顶端,在下固定柱尾端设置有固定孔,在下固定柱一侧设置有活动孔,承压板从活动孔伸出,在承压板上设置有调节柱,在调节柱顶端设置刹车装置。进一步,所述的承压柱一部分也伸到伸缩腔内,这样保证延伸柱不会从伸缩腔内移出。进一步,所述的调节柱能够调节长度,实现刹车装置对车轮的控制。进一步,所述的活动孔在下固定柱内侧设置,朝向对面下固定柱的活动孔。进一步,所述的调节柱从承压板上向对面调节柱倾斜。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能够调高车后架载物的安全性,同时提高减少损失,当物品掉落的时候,能够立即停车,下车拾取物品;在车后架上载物,由于重力原因,车后架下压,使刹车装置远离车轮,当物品掉落,刹车装置对车轮进行减速,这样很好保护车后架上的物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仰视图;图3是图2的AA截面示意图。图中:1、车后架主体 2、支撑柱3、承压柱31、延伸柱4、下固定柱41、伸缩腔5、固定孔6、弹簧7、承压板71、导向柱8、调节柱9、刹车装置10、活动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后架,包括车后架主体I和支撑柱2,车后架主体I上设置两个支撑杆,在支撑杆下端设置有承压柱3,在承压柱3的顶端设置有延伸柱31,在延伸柱31下端是承压板7,在承压板7下端设置导向柱71,在导向柱71外设置弹簧6,弹簧6设置在伸缩腔41内,伸缩腔41设置在下固定柱4顶端,在下固定柱4尾端设置有固定孔5,在下固定柱4 一侧设置有活动孔10,承压板7从活动孔10伸出,在承压板7上设置有调节柱8,在调节柱8顶端设置刹车装置9。承压柱3—部分也伸到伸缩腔41内,这样保证延伸柱31不会从伸缩腔41内移出,调节柱8能够调节长度,实现刹车装置9对车轮的控制,活动孔10在下固定柱4内侧设置,朝向对面下固定柱4的活动孔10,调节柱8从承压板7上向对面调节柱8倾斜。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后架,在车后架主体I上载物,由于重力原因,承压柱3收到压力,压力传导到延伸柱31,延伸柱31压到承压板7上,承压板7向下运动。承压板7上连接调节柱8,调节柱8顶端是刹车装置9,刹车装置9远离车轮,这样自行车就能行驶,当物品从车后架上掉落,由于重力消失,承压板7下端是弹簧6,由于弹力的作用,承压板7向上移动,从而使调节柱8向上移动,刹车装置9靠近车轮,给车轮一个摩擦力,影响车轮向前行驶。这样就能发现物品掉落,如果不承载物品,调节调节柱8,让刹车装置9远离车轮,正常行驶。本技术能够调高车后架载物的安全性,同时提高减少损失,当物品掉落的时候,能够立即停车,下车拾取物品;在车后架上载物,由于重力原因,车后架下压,使刹车装置远离车轮,当物品掉落,刹车装置对车轮进行减速,这样很好保护车后架上的物品。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后架,包括车后架主体(I)和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后架主体(I)上设置两个支撑杆,在支撑杆下端设置有承压柱(3),在承压柱(3)的顶端设置有延伸柱(31),在延伸柱(31)下端是承压板(7),在承压板(7)下端设置导向柱(71),在导向柱(71)外设置弹簧(6),弹簧(6)设置在伸缩腔(41)内,伸缩腔(41)设置在下固定柱(4)顶端,在下固定柱(4)尾端设置有固定孔(5),在下固定柱(4) 一侧设置有活动孔(10),承压板(7)从活动孔(10)伸出,在承压板(7)上设置有调节柱(8),在调节柱(8)顶端设置刹车装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压柱(3)—部分也伸到伸缩腔(41)内,这样保证延伸柱(31)不会从伸缩腔(41)内移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柱(8)能够调节长度,实现刹车装置(9)对车轮的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孔(10)在下固定柱⑷内侧设置,朝向对面下固定柱⑷的活动孔(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柱(8)从承压板(7)上向对面调节柱(8)倾斜。【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后架,包括车后架主体和支撑柱,所述的车后架主体上设置两个支撑杆,在支撑杆下端设置有承压柱,在承压柱的顶端设置有延伸柱,在延伸柱下端是承压板,在承压板下端设置导向柱,在导向柱外设置弹簧,弹簧设置在伸缩腔内,伸缩腔设置在下固定柱顶端,在下固定柱尾端设置有固定孔,在下固定柱一侧设置有活动孔,承压板从活动孔伸出,在承压板上设置有调节柱,在调节柱顶端设置刹车装置。本技术能够调高车后架载物的安全性,同时提高减少损失,当物品掉落的时候,能够立即停车,下车拾取物品;在车后架上载物,由于重力原因,车后架下压,使刹车装置远离车轮,当物品掉落,刹车装置对车轮进行减速,这样很好保护车后架上的物品。【IPC分类】B62L1-02, B62J7-04【公开号】CN204606026【申请号】CN201520073068【专利技术人】曹建芹 【申请人】天津市三合顺工贸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2日【申请日】2015年2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后架,包括车后架主体(1)和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后架主体(1)上设置两个支撑杆,在支撑杆下端设置有承压柱(3),在承压柱(3)的顶端设置有延伸柱(31),在延伸柱(31)下端是承压板(7),在承压板(7)下端设置导向柱(71),在导向柱(71)外设置弹簧(6),弹簧(6)设置在伸缩腔(41)内,伸缩腔(41)设置在下固定柱(4)顶端,在下固定柱(4)尾端设置有固定孔(5),在下固定柱(4)一侧设置有活动孔(10),承压板(7)从活动孔(10)伸出,在承压板(7)上设置有调节柱(8),在调节柱(8)顶端设置刹车装置(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芹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三合顺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