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车尾气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9967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3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油车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套筒、进气管,套筒内设置有内端盖,套筒内设置有净化装置、消声装置,净化装置包括载体催化器、颗粒捕集器,消声装置包括消声管、消音内端盖,消声管通过消音内端盖及隔板与筒体相连,消声管的末端为出气消声管,出气消声管伸出套筒外与出气端法兰相连,载体催化器为DOC载体催化器,以蜂窝陶瓷为载体,颗粒捕集器为PF/CPF半通透式颗粒捕集器,所述进气管上套接设置有锡箔波纹保温管或不锈钢双层隔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实际市场与环保需求,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综合成本低等竞争优势。可解决柴油车在怠速或低负荷、频繁启动下的排放污染问题,达到国四、国五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柴油车尾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柴油车尾气后处理装 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也更加严格,第四阶段与 第五阶段的WHTC冷启动和热启动试验排放限值如表1所示,国IV与国V的ESC以及ETC 试验下的尾气排放要求如表2所示。 表1WHTC冷启动和热启动试验排放限值【主权项】1. 一种柴油车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套筒(4)、进气管(3),进气管通过法兰(2)与套 筒相连,套筒内设置有内端盖(7),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内一体式设置有净化装置和 消声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载体催化器(9)、颗粒捕集器(10),所述消声装置包括消声管 (12)、设置在消声管(12)进气端的消音内端盖(11),所述消声管(12)通过消音内端盖(11) 及隔板(13)与筒体相连,消声管的末端为出气消声管(14)或出气管,所述出气消声管(14) 或出气管(15)伸出套筒(4)外与出气端法兰(6)相连,所述载体催化器(9)为DOC载体催 化器,以蜂窝陶瓷为载体,所述颗粒捕集器(10)为PF/CPF半通透式颗粒捕集器,所述进气 管(3 )上套接设置有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油车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套筒(4)、进气管(3),进气管通过法兰(2)与套筒相连,套筒内设置有内端盖(7),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内一体式设置有净化装置和消声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载体催化器(9)、颗粒捕集器(10),所述消声装置包括消声管(12)、设置在消声管(12)进气端的消音内端盖(11),所述消声管(12)通过消音内端盖(11)及隔板(13)与筒体相连,消声管的末端为出气消声管(14)或出气管,所述出气消声管(14)或出气管(15)伸出套筒(4)外与出气端法兰(6)相连,所述载体催化器(9)为DOC载体催化器,以蜂窝陶瓷为载体,所述颗粒捕集器(10)为PF/CPF半通透式颗粒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法献郭晋刘洋常跃进张军荣洪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邦得利汽车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歌地催化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