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转换机构及采用该燃料转换机构的柴油尾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86043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5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料转换机构及采用该燃料转换机构的柴油尾气净化装置,该燃料转换机构包括上密封端盖、设有喷油孔的下密封端盖、供热体和进油管,所述上密封端盖和下密封端盖形成一个密闭的气化腔;所述供热体上设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在所述气化腔内,所述加热部上套设有导热柱;所述进油管的出油端穿过上密封端盖或下密封端盖设置,所述出油端设在气化腔内;所述导热柱包括套设在加热部外的导热体和绕设在导热体上的若干个环形散热片,所述环形散热片上靠近进油管设置的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气化腔连通的第一换热槽,所述第一换热槽沿着环形散热片的径向设置;具有提高液体柴油气化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尾气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料转换机构及采用该燃料转换机构的柴油尾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内燃机是重要的汽车动力源,燃料燃烧会留下有害的残留物,例如炭黑颗粒(PM),世界各国均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法规以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柴油尾气属于致癌物质,其致癌危害等级已划归为“确定致癌”类别,其始终是汽车工业中较为专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各国均加强对柴油尾气排放的限制,促使制造商进行技术革新,以便降低柴油尾气对人体的伤害。申请公布号为CN103867264A、申请公布日为2014年6月18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尾气净化升温装置、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该柴油机尾气净化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注入的柴油通过燃料转换机构转化成高压气态柴油后点燃,将点燃后的高温混合气体排入升温腔中以除去堵塞的颗粒;其中,在燃料转换机构的主要功能是:由供热体将导热体(由导热体本体和若干环形散热片一体成型)加热,导热体将通过进油管引入的液态柴油加热,柴油在上、下密封端盖密闭形成的腔体(即气化腔)中经过高温作用迅速膨胀,转化为高压气态柴油,同时高压气态柴油从喷油口中喷出至设有引燃器的工作腔内。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当液体柴油通过进油管进入气化腔内时,液体柴油先与导热体上靠近进油管出油端的部分接触,部分液体柴油气化,而剩余的部分液体柴油则顺着导热体的外表面流动并逐渐气化;由于导热体的外表面和供热体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其导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其存在导热体的外表面和供热体之间的导热速度慢于液体柴油气化速度的情况,则在同功率加热导热体的情况下存在后续引入的液体柴油不能完全气化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转换机构,其解决了在同功率加热导热体的情况下液体柴油可能存在的不能完全气化的问题,具有提高液体柴油气化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燃料转换机构,包括上密封端盖、设有喷油孔的下密封端盖、供热体和进油管,所述上密封端盖和下密封端盖形成一个密闭的气化腔;所述供热体上设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在所述气化腔内,所述加热部上套设有导热柱;所述进油管的出油端穿过上密封端盖或下密封端盖设置,所述出油端设在气化腔内;所述导热柱包括套设在加热部外的导热体和绕设在导热体上的若干个环形散热片,所述环形散热片上靠近进油管设置的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气化腔连通的第一换热槽,所述第一换热槽沿着环形散热片的径向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加热部将导热柱加热,液态柴油通过进油管被引进气化腔内,一部分液态柴油在一出出油端后直接气化,另一部分液态柴油先与第一换热槽的槽壁或环形散热片上设有第一换热槽的一侧接触,该部分先接触后的液态柴油或直接气化或顺着第一换热槽的槽壁或环形散热片的外表面流动,其在流动过程中逐渐气化;增加了液态柴油和环形散热片的接触面,进一步提高柴油气化率;第一换热槽沿着环形散热片的径向设置,液态柴油在沿着第一换热槽的槽壁流动的过程中其接触到的槽壁的温度会有一定的提高(靠近加热部设置的第一换热槽的槽壁的温度相对较高),进一步提高气化效果;液态柴油在高温作用下膨胀,转化为高压气态柴油,由于体积膨胀,其在密闭的气化腔内产生高压,气态柴油从喷油孔喷出,能进一步提高能量转换效果。进一步优选为:靠近进油管设置的所述环形散热片上的第一换热槽同轴设置;所述进油管穿过环形散热片设置,且所述出油端设在同轴设置的所述第一换热槽内。采用上述结构,将出油端设在第一换热槽内,从出油端喷出的液态柴油流动至第一换热槽的时间较短,液态柴油能快速进入接触面较大的第一换热槽内及其槽壁上进行气化,提高气化速度;当出油端设在第一换热槽内时,出油端更靠近加热部设置,相对环形散热片的外表面来说,加热部传导至第一换热槽内的热量更高且更快,所以液态柴油的气化速度和效果也得到提高,同时第一换热槽的槽壁上的能量在损耗后补充的速度更快,有利于液态柴油的连续气化工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换热槽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长方形孔和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的槽壁的两侧分别与第一长方形孔的两侧内壁连接;所述第一长方形孔与气化腔连通设置,且所述第一弧形槽设在第一长方形孔上靠近导热体的一侧。采用上述结构,第一长方形孔的孔壁之间的距离固定可控,方便进油管的伸入,同时第一长方形孔的孔壁对称设置,从出油端输出的液态柴油进入第一长方形孔时无特殊选择性,有利于充分利用第一长方形孔的孔壁来进行气化;在第一长方形孔上靠近导热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弧形槽,有利于液态柴油的流动;同时第一弧形槽靠近导热体设置其温度相对较高且热能补充及时,且第一弧形槽的槽壁的表面积更大,进一步提高气化面积和气化效率。进一步优选为:沿着所述第一长方形孔至所述导热体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弧形槽的槽壁之间的宽度逐渐减少。使用时一般将燃料转换机构倾斜设置,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重力作用下的液态柴油在第一弧形槽的槽壁上流动,不需要使用外加动力装置推动液态柴油的流动;同时,有利于液态柴油在相邻的环形散热片之间流动,进一步充分利用环形散热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环形散热片上依次环设有第二换热槽、第三换热槽和第四换热槽,且第二换热槽靠近第一换热槽设置;所述第二换热槽和第三换热槽均成对设置且每对均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换热槽、第二换热槽和第四换热槽平行设置,且第四换热槽设在环形散热片上远离进油管的侧面上;所述第三换热槽和第二换热槽互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换热槽、第二换热槽、第三换热槽和第四换热槽之间不互相连通。采用上述结构,经第一换热槽换热后的液态柴油可依次沿着在同一环形散热片上的环形散热片的外表面、第二换热槽的槽壁、环形散热片的外表面、第三换热槽的槽壁、环形散热片的外表面和第四换热槽的槽壁流动,充分利用环形散热片并提高其接触面积,提高气化率;液态柴油也可在相邻的环形散热片之间流动,进一步提高气化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换热槽至加热部的最短距离、所述第三换热槽至加热部的最短距离、所述第四换热槽至加热部的最短距离均小于所述第一换热槽至加热部的最短距离。采用上述结构,液态柴油在第二换热槽、第三换热槽和第四换热槽内流动时,液态柴油和加热部的最短距离较小,液态柴油能接受到的热量更高且热传导更快,有利于液态柴油的充分气化;而液态柴油在第一换热槽内流动是,液态柴油和加热部的最短距离相对较大,部分液态柴油不能完全气化,其将顺着环形散热片的外表面和其他换热槽的槽壁流动并进一步气化,其能提高气化处理的区域,充分利用环形散热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换热槽、第二换热槽、第三换热槽和第四换热槽的槽壁以及环形散热片的外表面均经抛光处理。采用上述结构,经抛光处理后的表面更为光滑,液态柴油在其上流动顺畅且速度相对可控,液态柴油的流动或气态柴油的流动紊乱的几率低,减少紊乱引起的局部液态柴油未能气化的情况。进一步优选为:沿着所述环形散热片的外表面至导热体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换热槽、第三换热槽和第四换热槽上靠近导热体设置的一端的管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少。使用时一般将燃料转换机构倾斜设置,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重力作用下的液态柴油在换热槽的槽壁上流动,不需要使用外加动力装置推动液态柴油的流动;同时,有利于液态柴油在相邻的环形散热片之间流动,进一步充分利用环形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转换机构,包括上密封端盖(1)、设有喷油孔(14)的下密封端盖(2)、供热体(4)和进油管(11),所述上密封端盖(1)和下密封端盖(2)形成一个密闭的气化腔(3);所述供热体(4)上设有加热部(41),所述加热部(41)设在所述气化腔(3)内,所述加热部(41)上套设有导热柱(5);所述进油管(11)的出油端穿过上密封端盖(1)或下密封端盖(2)设置,所述出油端设在气化腔(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柱(5)包括套设在加热部(41)外的导热体(51)和绕设在导热体(51)上的若干个环形散热片(52),所述环形散热片(52)上靠近进油管(11)设置的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气化腔(3)连通的第一换热槽(7),所述第一换热槽(7)沿着环形散热片(52)的径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转换机构,包括上密封端盖(1)、设有喷油孔(14)的下密封端盖(2)、供热体(4)和进油管(11),所述上密封端盖(1)和下密封端盖(2)形成一个密闭的气化腔(3);所述供热体(4)上设有加热部(41),所述加热部(41)设在所述气化腔(3)内,所述加热部(41)上套设有导热柱(5);所述进油管(11)的出油端穿过上密封端盖(1)或下密封端盖(2)设置,所述出油端设在气化腔(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柱(5)包括套设在加热部(41)外的导热体(51)和绕设在导热体(51)上的若干个环形散热片(52),所述环形散热片(52)上靠近进油管(11)设置的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气化腔(3)连通的第一换热槽(7),所述第一换热槽(7)沿着环形散热片(52)的径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靠近进油管(11)设置的所述环形散热片(52)上的第一换热槽(7)同轴设置;所述进油管(11)穿过环形散热片(52)设置,且所述出油端设在同轴设置的所述第一换热槽(7)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槽(7)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长方形孔(71)和第一弧形槽(72),所述第一弧形槽(72)的槽壁的两侧分别与第一长方形孔(71)的两侧内壁连接;所述第一长方形孔(71)与气化腔(3)连通设置,且所述第一弧形槽(72)设在第一长方形孔(71)上靠近导热体(51)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长方形孔(71)至所述导热体(51)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弧形槽(72)的槽壁之间的宽度逐渐减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散热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永良张志明吴丽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携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