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类芽孢杆菌新菌种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198487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sp.YN2)新菌种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分离自陈熟普洱茶,保藏号为CGMCC No.10529。依据多相分类学方法,该菌株是气微菌属的一个新种,其分类地位是Paenibacillus sp.,依据国际细菌系统分类委员会的命名方法,将该种命名为Aeromicrobium yunnanensisi sp.nov.。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气微菌新菌种中温生长(37℃),易培养。该新种的发现和利用丰富了我们的可利用微生物资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类芽孢杆菌新菌种具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α-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为β-葡萄糖醛酸酶、半乳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在工业、食品、医药和农业等行业应用提供菌种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类芽孢杆菌YN2)新菌种及其培养方法和应 用。
技术介绍
以形态学为分类基础,早期研宄将类芽孢杆菌归入芽孢杆菌属。自1993年,Ash 等人提出从芽孢杆菌中分出11个种,另立类芽孢菌属之后,至今已有165个种,4个亚种 (http://www. bacterio. cict. fr/p/paenibacillus. html)。模式种为多粘类芽抱杆菌 ATCC 842τ。类芽孢菌属的分离源十分广泛,分离自根际土壤、空 气、水体和食品等环境。1996年,由Heyndrickx等对类芽孢菌属的相关特性做了修正。好 氧或兼性厌氧生长,产芽孢,细胞呈杆状,革兰氏阳性细胞壁,以周生鞭毛运动,中温,主要 的脂肪酸为反异式饱和脂肪酸C 15:(l。类芽孢菌属G+C含量范围为39~59 mol%。 多相分类的概念最初由Colwell于1970年提出,是指利用微生物多种不同的信 息,包括表型的、基因型的和系统发育的信息,综合起来研宄微生物分类和系统进化的过 程。其中DNA同源性分析是确定正确的分类地位的最直接的方法,而DNA-DNA杂交可以在 总体水平上研宄微生物间的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CN104877942.html" title="类芽孢杆菌新菌种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原文来自X技术">类芽孢杆菌新菌种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类芽孢杆菌,该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 No.1052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莉莉华子义唐天羿陈媛媛熊梦洁董文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