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巫尧明专利>正文

三轮电动车的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643 阅读:7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三轮电动车的传动结构,是针对电动三轮车的传动方式进行改进;是在两端位分别固有一后轮的后轮轴中段,轴设一蜗轮固止定位,再由蜗轮与一透过马达传动的蜗杆啮合,且将包覆蜗轮、蜗杆啮合位的组合架,锁固于三轮电动车的车体上,而马达则是与一可充电式电池连接;由上述的组合定位,使电池动能可控制马达产生传动,可控制蜗杆旋动并带动啮合的蜗轮转动,因而同步带动后轮轴转动,并使后轮产生行进作用,由此达到三轮电动车传动效率高及驱动平稳、快速的目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三轮电动车的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三轮电动车是包含一前轮及二后轮的车体,由电动式传动作用使车体产生行进的结构者;请配合参考图1及图1A所示,目前现有技术所见的三轮电动车1,主要是藉由固于车体底侧的驱动马达M,以传动轴M1带动一链轮11转动,该链轮11则是透过链条12带动另一链轮13转动(参考图1A示),且将链轮13固于其中一侧后轮轴14上,经由链条12、链轮11与13的传动,使后轮轴14产生旋转并带动该侧位后轮15转动,此驱动性控制三轮电动车的行驶动作(配合关是如见图1所示);唯,透过单轮驱动的传动控制方式,由于并不是对两后轮进行同时驱动,因此所形成的驱动作用无法均衡,以致直接带动的后轮会较另一后轮更快,除磨损性较严重外更会在车行转弯时造成不平稳的危虑,是传统结构使用上常发生的问题及缺点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传统结构是利用链条、链轮的传动,控制其中一侧的后轮转动,再透过后轮转动产生车行驱动作用,因操作上仅对单轮提供传动控制,故传动效果不能均衡,严重影响车轮行进的平稳性。2.不平稳的车轮行进操作,会使被驱动的车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轮电动车的传动结构,是针对电动三轮车的传动方式进行改进;其特征在于:在两端位分别固有一后轮的后轮轴中段,轴设一蜗轮固止定位,再由蜗轮与一透过马达传动的蜗杆啮合,且将包覆蜗轮、蜗杆啮合位的组合架,锁固于三轮电动车的车体上,而马达 则是与一可充电式电池连接;由上述的组合定位,使电池动能可控制马达产生传动,可控制蜗杆旋动并带动啮合的蜗轮转动,因而同步带动后轮轴转动,并使后轮产生行进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尧明
申请(专利权)人:巫尧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