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制动的联合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883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制动的联合控制机构,前制动手柄与前制动的油泵连接,后制动脚踏板铰接在车架上,通过拉杆销与后制动拉杆一端连接,所述前制动手柄与拉索支板和一个转轮通过螺栓连接,螺栓位于转轮的轴心孔中,转轮与螺栓之间设有衬套,转轮偏心位置通过销轴与前制动手柄的把连接,一根用于带动前制动手柄工作的拉索一端与转轮连接,另一端与后制动脚踏板连接,拉索的套管两端分别固定在拉索支板、车架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能够在采取后制动脚踏板制动时,实现前轮和后轮同步制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的制动控制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制动的联合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摩托车的前轮、后轮制动普遍是采用分别单独操纵控制的方式,前轮的制动一般是通过安装在方向把上的手柄操纵控制,后轮的制动一般是通过安装在车架上的脚踏板操纵控制。这种分别单独操纵控制的方式,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采取正常的逐渐减速,通过脚踏板单独操纵控制后轮制动就能够实现摩托车稳定地减速直至停车,但在遇到紧急情况采取紧急刹车时,需同时通过操纵手柄和脚踏板对前、后轮同时制动,然而由于驾驶者往往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手与脚同时操纵控制摩托车的前、后制动,故前、后轮的同步制动更难完成,特别是在紧急刹车时刻,一旦前轮制动先于后轮制动,会造成摩托车倾翻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制动的联合控制机构,该机构能够在采取后制动脚踏板制动时,实现前轮和后轮同步制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前制动手柄与前制动的油泵连接,后制动脚踏板铰接在车架上,通过拉杆销与后制动拉杆一端连接,所述前制动手柄与拉索支板和一个转轮通过螺栓压装连接,螺栓位于转轮的轴心孔中,转轮与螺栓之间设有衬套,转轮偏心位置通过销轴与前制动手柄的把连接,一根用于带动前制动手柄工作的拉索一端与转轮连接,另一端与后制动脚踏板连接,拉索的套管两端分别固定在拉索支板、车架板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前制动手柄与前制动的油泵连接,一根用于带动前制动手柄工作的拉索一端与转轮连接,另一端与后制动脚踏板连接;一个转轮和拉索支板通过螺栓与前制动手柄压装连接,转轮偏心位置通过销轴与前制动手柄的把连接,一旦后制动脚踏板进行刹车动作,在通过后制动拉杆带动后轮制动器对后轮制动的同时,后制动脚踏板也通过拉索带动转轮转动,转轮转动时其偏心位置的销轴带动前制动手柄的把进行刹车动作,通过前制动的油泵传递油压使前轮制动器对前轮制动,由此形成摩托车的前、后轮可以由后制动脚踏板操纵控制的同步制动,解决了通过驾驶者手、脚操纵制动不容易达到完全同步的难题,可避免前轮先制动造成的危险。如果单独操纵手柄对前轮制动,手柄带动转轮转动,而拉索松弛,不会对后制动脚踏板产生作用,由此可实现前轮制动器独立分离制动的功能。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造价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3为图2的B-B向视图。附图中,1为前制动手柄,2为转轮,3为前制动的油泵,4为销轴,5为拉索支板,6为衬套,7为螺栓,8为拉索,9为卡销,10为拉杆销,11为后制动踏板,12为后制动拉杆,13为销轴,14为车架板,15为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前制动手柄1与前制动的油泵3连接,并通过连接座安装在方向把上。所述前制动手柄1与拉索支板5和一个转轮2通过螺栓7连接,转轮2轴心孔内间隙配合有衬套6,螺栓7穿过衬套6将转轮、拉索支板和前制动手柄压装连接。所述拉索支板5另一端的开口定位于前制动的油泵3的油管。转轮2周向设有环槽,一根用于带动前制动手柄工作的拉索8安装在转轮2的环槽中,拉索一端通过卡销9固定连接在转轮2上,另一端与后制动脚踏板11连接,拉索8的套管两端分别用螺母固定在拉索支板5和车架板14上的固定座15上。转轮2偏心位置设有螺孔,前制动手柄1的把设有销孔,销轴4一端螺纹连接在转轮2的螺孔中,另一端插入前制动手柄1的把的销孔中,将转轮2与前制动手柄1的把连接固定,操纵前制动手柄1就能带动转轮2绕衬套6转动。后制动脚踏板11通过销轴13铰接在车架的固定块上,销轴13为后制动脚踏板11的支点;后制动拉杆12与拉索8通过拉杆销10与后制动踏板11铰接,拉杆销10为后制动脚踏板11的重点;通过操纵后制动踏板11绕销轴13转动,就能同时带动后制动拉杆12与拉索8工作,带动后制动拉杆12带动后轮制动器制动,拉索8带动转轮2转动,转轮带动前制动手柄1的把位移驱动前制动的油泵3工作,使前轮制动器制动。在摩托车行使过程中,驾驶者脚踩后制动脚踏板11进行制动,后制动脚踏板11带动后制动拉杆12与拉索8同时工作,实现前、后轮同步制动。如果单独操作前制动手柄1对前轮实施逐渐制动,拉索8松弛而不会对后制动踏板11产生作用,使本技术仍能对前轮进行单独的制动。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制动的联合控制机构,前制动手柄(1)与前制动的油泵(3)连接,后制动脚踏板(11)铰接在车架上,通过拉杆销(10)与后制动拉杆(12)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制动手柄(1)与拉索支板(5)和一个转轮(2)通过螺栓(7)连接,螺栓(7)位于转轮(2)的轴心孔中,转轮(2)与螺栓(7)之间设有衬套(6),转轮(2)偏心位置通过销轴(4)与前制动手柄(1)的把连接,一根用于带动前制动手柄工作的拉索(8)一端与转轮连接,另一端与后制动脚踏板(11)连接,拉索(8)的套管两端分别固定在拉索支板(5)、车架板(1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制动的联合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2)与衬套(6)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制动的联合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5)周向设有环槽,用于带动前制动手柄工作的拉索(8)与转轮(2)连接的一端位于环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制动的联合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支板(5)一端定位于前制动手柄(1),另一端的开口定位于前制动的油泵(3)的油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制动的联合控制机构,前制动手柄与前制动的油泵连接,后制动脚踏板铰接在车架上,通过拉杆销与后制动拉杆一端连接,所述前制动手柄与拉索支板和一个转轮通过螺栓连接,螺栓位于转轮的轴心孔中,转轮与螺栓之间设有衬套,转轮偏心位置通过销轴与前制动手柄的把连接,一根用于带动前制动手柄工作的拉索一端与转轮连接,另一端与后制动脚踏板连接,拉索的套管两端分别固定在拉索支板、车架板上。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能够在采取后制动脚踏板制动时,实现前轮和后轮同步制动。文档编号B60T11/04GK2905641SQ20062011040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1日专利技术者陈勇 申请人: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制动的联合控制机构,前制动手柄(1)与前制动的油泵(3)连接,后制动脚踏板(11)铰接在车架上,通过拉杆销(10)与后制动拉杆(12)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制动手柄(1)与拉索支板(5)和一个转轮(2)通过螺栓(7)连接,螺栓(7)位于转轮(2)的轴心孔中,转轮(2)与螺栓(7)之间设有衬套(6),转轮(2)偏心位置通过销轴(4)与前制动手柄(1)的把连接,一根用于带动前制动手柄工作的拉索(8)一端与转轮连接,另一端与后制动脚踏板(11)连接,拉索(8)的套管两端分别固定在拉索支板(5)、车架板(1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