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佑宪专利>正文

避震前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11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避震前叉,包括前叉、立管、固定装置、避震装置、定位杆和滑套;所述滑套固定设置在立管内且位于立管下端开口处,且滑套中设置有非圆形截面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具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的截面,其上端插入滑套的所述定位孔中并被定位,下端与前叉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位于滑套上方并固定连接于定位杆上端面。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避震前叉,由于采用定位杆配合具有定位孔的滑套,可以方便定位;而且滑套是一个整体的圆筒,结构简单,可以方便采用螺纹等连接方式与立管连接。(*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具体涉及自行车的避震前叉,尤其涉及电动自行车的避震前叉。
技术介绍
自行车前叉用于固定前轮并支撑把手,为了乘坐的舒适性,高档的自行车,尤其是电动自行车, 一般都在前叉上设置了避震装置形成避震前叉。现在的避震前叉一般有两种方案 一种是利用双边弹性体避震,即所谓的双避震。该种方式增加重量较多,成本高、外形不太美观,而且预压负荷不好调节。近期出现了一种单避震前叉,其在前叉之上的前叉套管上设置避震,重量较轻,而且美观,但是其采用圆形的轴心,通过两块C型扣环与前叉套管配合,使得C型扣环不方便定位,安装不便;而且C型扣环需要额外的零件去连接固定,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位方便、结构简单的避震前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避震前叉,包括前叉、立管、固定装置、避震装置、定位杆和滑套;所述滑套固定设置在立管内且位于立管下端开口处,且滑套中设置有非圆形截面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具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的截面,其上端插入滑套的所述定位孔中并被定位,下端与前叉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位于滑套上方并固定连接于定位杆上端面。所述定位孔的截面可以为方形、三角形、五边形、多边形、椭圆形、扇形等任意非圆形截面。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片和止滑螺丝,所述固定片位于滑套上方并通过所述止滑螺丝固定在定位杆的端面上。所述避震装置包括套设在定位杆下端,且位于滑套和前叉之间的主避震单元。所述主避震单元包括主避震弹簧。所述避震前叉还包括防尘套,所述防尘套套在主避震弹簧外围,且被预压縮在滑套和前叉之间。所述避震装置包括设置在立管中,且位于定位杆上方的副避震单元。所述副避震单元包括设置在立管内的副避震弹簧和锁紧螺丝;所述锁紧螺丝与立管内壁通过螺纹连接,并将所述副避震弹簧被预压縮在锁紧螺丝与固定片之间。所述锁紧螺丝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副避震单元还包括下弹簧座和上弹簧座;所述副避震弹簧被预压縮在下弹簧座和上弹簧座之间。所述锁紧螺丝、下弹簧座和上弹簧座中部均设置有通孔。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避震前叉,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定位杆配合具有定位孔的滑套,可以方便定位;而且滑套是一个整体的圆筒,结构简单,可以方便采用螺纹等连接方式与立管连接。由于定位孔的截面理论上可以采用任意非圆形的截面,均可以达到定位的效果;实际上采用方形截面最优化。由于固定装置采用止滑螺丝和固定片,结构简单、易拆卸、固定效果好。由于在定位杆下端套设主避震单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避震效果好。由于主避震单元主要是一个主避震弹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避震效果好。由于进一步设置了防尘套,可以防止灰尘等异物附着在主避震弹筒和定位杆上,而且也起到防止夹伤及美观的作用。由于还进一步设置了副避震单元,避震效果更好。由于采用副避震弹簧和锁紧螺丝,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由于在锁紧螺丝中部设置通孔,方便通过此通孔拆卸止滑螺丝。由于进一步设置下弹簧座和上弹簧座,方便副避震弹簧安装时定位;由于在锁紧螺丝、下弹簧座和上弹簧座中部均设置通孔,方便通过此通孔拆卸止滑螺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避震前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滑套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滑套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避震前叉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避震前叉如图l所示,包括前叉l、定位杆2、主避震弹簧3、防尘套4、滑套5、立管6、固定片7、止滑螺丝8、下弹簧座9、副避震弹簧IO、上弹簧座ll、锁紧螺丝12。定位杆2相当于现有避震前叉中的轴心,其下端与前叉l固定连接。主避震弹簧3起主要的减震作用,其套设在定位杆2的下端。为了防止灰尘等异物粘附于主避震弹簧3和定位杆2,还在主避震弹簧3外围套设有防尘套4,且防尘套4被预压縮在滑套5和前叉1之间。防尘套4采用橡胶制成,而且其上具有多个环纹褶皱,因而具备一定弹性,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尘作用。主避震弹簧3上方是滑套5,滑套5外围设有螺纹,其通过所述螺纹与立管6连接。本技术的关键之处在于滑套5中心的孔不是圆孔,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滑套5中的孔是方孔51,相应的插入其中的定位杆2也不是圆柱状,而是与所述方孔51相适配的方柱。由于采用方孔51和方柱,因而定位方便,安装工艺简单,这也是本申请为什么不称其为轴心而称为定位杆2的原因。定位杆2的截面理论上可以采取任意非圆形的截面,即能达到不能旋转而方便定位的效果,而滑套5上的方孔51相应的应该为与定位杆2相适配的定位孔。本技术的另外一个改进之处在于避震前叉的结构更加简单,如图1可见,定位杆2的上端端面设置有一个固定孔21。安装时可从立管6上端用螺丝刀通过止滑螺丝8将固定片7固定在该固定孔21上,则固定片7压在滑套5的上端,使得定位杆2不会从立管6中脱出。而且固定片还使得主避震弹簧3和防尘套4被压紧在滑套5和前叉1之间。位于定位杆2上方的立管6中还设置了一个副避震弹簧10。副避震弹簧10下端通过下弹簧座9紧压在固定片7的边沿上;上端通过上弹簧座11紧压在锁紧螺丝12的下端面上。锁紧螺丝12外围设置有螺纹,通过所述螺纹与立管6 螺纹连接。锁紧螺丝12上端面上设置有内六角孔13,方便采用内六角扳手调 节锁紧螺丝12与立管之间的位置,从而调节副避震弹簧10的预压力。由于下 弹簧座9和上弹簧座11上有一圈边缘,方便安装副避震弹簧10时定位。最后一个改进之处在于,下弹簧座9、上弹簧座11和锁紧螺丝12的中部 均设置有通孔,在不需要拆除上部的副避震弹簧10等零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长螺丝刀通过所述通孔拆卸止滑螺丝8,从而不需要拆卸副避震单元就能将定 位杆2等从立管6中拆出。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 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 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避震前叉,包括前叉、立管、固定装置和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前叉还包括定位杆和滑套;所述滑套固定设置在立管内且位于立管下端开口处,且滑套中设置有非圆形截面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具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的截面,其上端插入滑套的所述定位孔中并被定位,下端与前叉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位于滑套上方并固定连接于定位杆上端面。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截面可以 为方形、三角形、五边形、多边形、椭圆形、扇形。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 片和止滑螺丝,所述固定片位于滑套上方并通过所述止滑螺丝固定在定位杆的 端面上。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避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避 震装置包括套设在定位杆下端,且位于滑套和前叉之间的主避震单元。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避震单元包括主 避震弹簧。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前叉还包括防 尘套,所述防尘套套在主避震弹簧外围,且被预压縮在滑套和前叉之间。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避震前叉,包括前叉、立管、固定装置和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前叉还包括定位杆和滑套;所述滑套固定设置在立管内且位于立管下端开口处,且滑套中设置有非圆形截面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具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的截面,其上端插入滑套的所述定位孔中并被定位,下端与前叉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位于滑套上方并固定连接于定位杆上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佑宪
申请(专利权)人:林佑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