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伍曾免专利>正文

自行车前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588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自行车前叉结构,其主要由两前叉、第一、二定位座及两前叉肩盖所构成,两前叉一端形成第一管部,该第一管部顶端管内设有内螺纹,另端则设有扩张成较大直径的第二管部,第一、二管部间形成止挡缘,且两前叉第一管部上套设第一定位座及第二定位座,并使第一定位座底缘抵靠于前叉的止挡缘上,该第二定位座则紧束前叉顶部,又两前叉顶部分别螺锁一前叉肩盖螺锁抵压于第二定位座上,藉此可同时防止骑乘产生震动使第一定位座向下滑动,以及把手柱杆向上拉扯导致第二定位座脱离前叉的危险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前叉结构,尤指一种前叉两端形成不同管径,使第一、二定位座具较佳的定位,可有效提升骑乘自行车安全性之自行车前叉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市面上自行车种类相当多,有竞技型、越野车、通学车...等,自行车种类虽多,但安全性是同样重要的,尤其自行车的前叉部位涉及转向机构,且位于前方位置,因此安全性受到严格的考验,如图3所示,为市面上习知的自行车前叉结构,其设有两直立的前叉10,各前叉10为中空管体,且两前叉10顶面固设有封盖,封闭前叉10顶面开口,又两前叉10朝上一端顶部套设有一定位座60,且前叉10相对该定位座60下方设定距离套设有另一相同的定位座60,两定位座60相对两前叉10位置设有束紧部61,紧束于前叉10外缘,形成定位结合,又两定位座60中央设有柱杆嵌孔62,并使一把手柱杆20穿设嵌置于两定位座60的柱杆嵌孔62内,该把手柱杆20一端并朝上凸伸出定位座60顶面,又把手柱杆20外缘相对两定位座60之间套设有一前管70,该前管70两端并夹设有珠碗轴承71,使把手柱杆20形成轴向定位,且把手柱杆20可于前管70内转动,并带动两前叉10转摆;然而,以上所述的前叉结构在使用上存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前叉结构,其主要由两前叉、第一、二定位座及两前叉肩盖所构成,其特征在于:    两前叉,为直立设置的中空管体,各前叉朝上一端形成第一管部,该第一管部顶端管内设有内螺纹,各前叉异于第一管部另端则形成直径较第一管部大的第二管部,使第一、二管部交接处形成一止挡缘;    第一、二定位座两端设有供前叉的第一管部穿设的前叉嵌孔,该第一定位座底部形成抵靠面抵靠于前叉的止挡缘上定位,该第二定位座则套设于前叉第一管部顶端,且第一、二定位座中央嵌设有一把手柱杆凸伸出第二定位座顶部;    两前叉肩盖,各前叉肩盖朝第二定位座一端设有螺纹部螺锁于前叉第一管部顶端的内螺纹中,且各前叉肩盖异于螺纹部一端则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前叉结构,其主要由两前叉、第一、二定位座及两前叉肩盖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两前叉,为直立设置的中空管体,各前叉朝上一端形成第一管部,该第一管部顶端管内设有内螺纹,各前叉异于第一管部另端则形成直径较第一管部大的第二管部,使第一、二管部交接处形成一止挡缘;第一、二定位座两端设有供前叉的第一管部穿设的前叉嵌孔,该第一定位座底部形成抵靠面抵靠于前叉的止挡缘上定位,该第二定位座则套设于前叉第一管部顶端,且第一、二定位座中央嵌设有一把手柱杆凸伸出第二定位座顶部;两前叉肩盖,各前叉肩盖朝第二定位座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曾免
申请(专利权)人:伍曾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