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宜玲专利>正文

双肩式前叉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680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双肩式前叉座,尤指一种加强把手稳固性的前叉座,该前叉座装置主要是于前叉座两侧前叉杆中端分设有一束环,并于两前叉杆顶端共同跨设有一上肩片,该上肩片两端分别形成具凸块的束环部,且两具调整连孔的龙头片可分别锁固于上肩片的束环部与前叉杆束环间,藉此可增加前叉座的稳固性,同时可减少不必要的零组件。(*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前叉座,尤指一种稳固的前叉座装置,以改善现有把手前叉座不稳固及零组件多的缺点与不便。现有自行车的种类极多,如休闲车、竞赛用跑车及越野车等,而由于各种车型运用的目的不同,其所适用的环境亦不同,因此对车体结构的要求亦有所不同。其中休闲车强调简便,而跑车强调轻巧,越野车则由于主要是运用于野外,因此其车体结构强调坚固,故其把手不仅强调坚固,同时亦必须具有调整角度的功能,以适应各种环境的需要,如图5所示即为现有越野车的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的前叉座50主要是于一下肩51中央向上伸设有一可供车架竖管套设的立管52,下肩51两侧并分别固设一前叉杆53,并于各前叉杆53上端分别固设有一C形束环55,该束环55两端分别向外凸伸有具对应沉孔与螺孔的凸块56、57,令束环55可利用螺栓58设置于前叉杆53上,又两前叉杆53的两束环55相对内侧分别设有一龙头片60,该两龙头片60顶端形成有C形夹61,且C形夹内侧缘形成有一切沟62,并于切沟62两侧分别形成有对应的沉孔与螺孔,以供螺栓63将把手70锁设于龙头片60上,且龙头片60中段对应上方束环55螺孔处形成有一穿孔64,又龙头片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肩式前叉座,把手调整装置是于一前叉座的下肩中央向上伸设有一可供车架竖管套设的立管,且下肩两侧并分别固设一前叉杆,又各前叉杆上端与中段分别利用上肩片与束环锁设有一龙头片,其特征在于:该上肩片中段形成有一对应前叉座立管的中孔,且中孔周 缘形成有一切沟,于上肩片切沟两侧壁分别形成有对应的沉孔与螺孔,以供螺栓锁设,又于上肩片中孔两侧分别形成有对应前叉座两侧前叉杆的C形束环部,其中束环部两端分别具有凸块,且两凸块形成有对应的沉孔与螺孔,以供利用螺栓锁设于前叉杆上,并可供龙头片利用螺杆锁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宜玲
申请(专利权)人:温宜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