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金松专利>正文

具三内管的前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000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三内管的前叉,其特征在于设有中空转向管的第一座体,在另侧面设有间隔的二内管,第二座体设有可供前述二内管穿置于内的二中空外管,及在相对于转向管位置设有可穿置入其内部的内管。(*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所设计的具三内管的前叉,是运用安装在自行车上并提供轮子与把手间的前叉。
技术介绍
目前所使用的自行车,其基本构造在车架上设有驱动机构,车架的后方设有后轮,前方设有前叉,该前叉的顶端设有可控制自行车的把手,底端设有前轮,借由前、后轮与地面接触,使用者以脚部踩踏驱动机构,即可使自行车行驶。一般自行车所安装的前叉,其构造在下座体的二侧下方设有中空的外管,于二外管间可供前轮安装,又上座体的中央顶端设有转向管,于其二侧下方且相对于前述二外管位置设有二内管,二内管可穿置位在二中空外管内侧,并在每一组内、外管间设有避震组,此避震组可提供自行车在不平道路骑乘使用时,具有适当的减震效果,可令使用者在骑乘时较为舒适。然此种前叉构造,在前轮受到外力推抵时,经由外管相对于上座体的二内管位移并令避震组作用,由于内管与外管是利用穿置配合的设计,为使前叉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在内、外管间的穿置重叠即必须设计为具有一定长度,如此,在提供避震组一端固定的下座体即必须深入至距离外管管口较长的位置处,因而造成制造上的不便且较耗费成本;又由于前叉由二组并列的内、外管穿置设计,为提高整体的稳固性,在内、外管的管体配合度必须较为精密,若为接近紧配合设计,则无法制作组装,若设计为松配合,既使可快速将前叉组装完成,但其稳固度相对明显降低,在使用上确有其缺点;再者,为使前叉可承受相当的外力作用,在管壁厚度的设计亦必须增加,如此,将造成前叉的重量增加,进而使自行车的总重增加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三内管的前叉,借由所设计的前叉,由三内外管体的相互穿置,使得在实际使用时,具有较佳的稳固性及强度,另具有制造简便且可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为了可达到前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具三内管的前叉,其中设有中空转向管的第一座体,在另侧面设有间隔的二内管,第二座体设有可供前述二内管穿置于内的二中空外管,及在相对于转向管位置设有可穿置入其内部的内管;又三组相对穿置的内、外管体,呈非位在同一直线的三角位置处。所述的具三内管的前叉,其中第一座体的内管内部一端及相对的第二座体的外管内,分别设有座体且在二座体间设有避震组。借由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设计,将使得此种利用三点支撑的前叉,将具有较佳的稳固性,并可降低其整体重量,又由于具有较宽的内、外管管体配合公差,在制作上亦较为简便且可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份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所设计的具三内管的前叉,其构造是在第一座体10的上方中央设有一中空的转向管11,在下方二侧间隔设有中空的内管12,第二座体20上方相对于转向管11位置设有内管21,下方相对于二内管12位置设有外管22,前述的内管21可穿置在转向管11内部,二内管12可穿置在二外管22内部,前述各管体的相互穿设位置分布位在座体的三个非同一直线处,即三组相对穿置的内、外管体,呈非位在同一直线的三角位置处。配合参看图3所示,又前述第一座体10所设的内管12内部与第二座体20的外管22内部,分别设有上座14与下座23,于上座14与下座23之间设有避震组13,又在外管22的顶端设有防尘套24,可提供内管12贯穿防尘套24后穿置在外管22内。再配合参看图4及图5所示,于实际使用时,若外力作用在前轮并传导至二外管20,此时二外管20及内管21,即可与第一座体10的二内管12及转向管11产生相对位移及产生减震,提供使用者舒适的骑乘环境。由于本技术利用三组内、外管体的相互穿置,在受外力作用时,将可以提供具有较佳的稳固性及可提供较佳的产品强度;又借由前叉此种稳固性,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配合穿置长度即可部份缩减,进而可明显减轻整体重量,在构造设计上,可将用以固定避震组13一端的下座23与外管22顶端管口的距离缩短,使得下座23可较为简便的安装在外管22内;再者,由于三点的穿置支撑,内、外管体间的配合,其公差亦可予以放宽,借以方便组装提供生产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三内管的前叉,其特征在于设有中空转向管的第一座体,在另侧面设有间隔的二内管,第二座体设有可供前述二内管穿置于内的二中空外管,及在相对于转向管位置设有可穿置入其内部的内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三内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金松
申请(专利权)人:蔡金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