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摇臂的防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72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辆摇臂的防尘结构,该摇臂至少包括有数个固定孔、一连结部、数个凸柱、及一锁孔,该固定孔是可供摇臂锁设于车辆的引擎上;该连结部具有一通孔,该通孔内设有轴承,并可供车辆的后轮轴穿设固定;该凸柱可供车辆的排气管予以锁固;该锁孔则可供车辆的后避震器锁设,其中,该连结部的通孔的开口处设有一护盖,借由该护盖可将通孔予以密封,以防止灰尘及水分的进入而使后轮轴产生生锈的状况,进一步达到防尘、防水的功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摇臂的防尘结构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车辆摇臂的防尘结构,尤指于车辆摇臂与后轮 锁设的通孔的开口处设一护盖,以达到防尘目的的结构。
技术介绍
各式各样的摩托车已广为大众所使用,而成为消费者于日常生活中经 常使用的短程交通工具,且每年各车厂更是输出数量众多的各型摩托车至 国外市场,为本地经济实力的提升提供不小的贡献;就交通工具而言,除 有捷运、公共巴士等大众公共运输工具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个人交通工 具,如汽车、摩托车等,其中,摩托车所兼具便利与快速的功能,是其他 交通工具所无法比拟的。请参阅图l、 2所示, 一般较大型的摩托车l,会于车体后方左右二侧 各设置一支避震器l 1、 1 2,左侧避震器l l的下端是固设于传动箱l 3的后方,而右侧的避震器l 2下端则是固设于一摇臂1 4上,该摇臂l 4具有一连结部14 1,该连结部1 4 1具有一通孔14 2,该通孔1 4 2可供摩托车1后轮1 5的后轮轴1 5 1穿设,而摇臂1 4除了可供避震 器l 2及后轮轴1 5 l连结固定之外,另外还可将摩托车l的排气管l 6 固设于摇臂l4上。然而,由于现有摇臂l 4的通孔1 4 2是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因此, 位于通孔l 4 2内的后轮轴1 5 l常会因湿气而生锈,此外,当摩托车l 于行驶时,该通孔l 4 2亦常会被后轮1 5所扬起的灰尘及水分堆积,造 成后轮轴l 5脏污及生锈,进而造成维修的困难性。有鉴于现有的车辆摇臂l 4具有上述的缺失,所以,要如何克服摩托 车1因摇臂1 4的通孔1 4 2因无任何保护而容易造成后轮轴1 5 1堆积 灰尘或生锈的缺失,实为目前摩托车制造业者所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欲解决的课题在于克服现有摩托车因摇臂的通孔无任何 保护而容易造成后轮轴堆积灰尘或生锈的缺点。为此,本技术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摇臂的防 尘结构,该摇臂至少包括有数个固定孔、 一连结部、数个凸柱、及一锁孔, 该固定孔是可供摇臂锁设于车辆的引擎上;该连结部具有一通孔,该通孔内设有轴承,并可供车辆的后轮轴穿设固定;该凸柱可供车辆的排气管予 以锁固;该锁孔则可供车辆的后避震器锁设,其中,该连结部的通孔的开 口处设有一护盖,借由该护盖可将通孔予以密封,以防止灰尘及水分的进 入而使后轮轴产生生锈的状况,进一步达到防尘、防水的功效。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摇臂的防尘结构,其中, 该摇臂连结部的通孔内壁设有一环槽,而护盖则延伸有一定位柱,该定位 柱的外周缘设有一定位凸环,定位柱是可套设于摇臂的通孔中,而定位凸 环则可与环槽相嵌合,借此,可将护盖定位于摇臂上,并达到完全密封的 功效。本技术的再一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摇臂的防尘结构,该摇 臂连结部的通孔内壁设有一环槽,而护盖则延伸有一定位柱,该定位柱的 外周缘设有一定位凸环,定位柱是可套设于摇臂的通孔中,而定位凸环则 可与环槽相嵌合,其中,该护盖的表面至少设有一个翼片,借此,可无需 使用工具即能达到将护盖取下以进行维修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摩托车的侧视图示意图。图2是现有摩托车的后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车辆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车辆摇臂与防尘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的车辆的后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车辆摇臂与防尘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技术车辆摇臂与防尘结构另一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1摩托车2车辆3摇辟冃11 、 1 2避震器车架13传动箱14摇臂14l连结部14 2通孔15后轮15 1后轮轴16排气管21车架21l转向把手212头管213前避震器22前轮23座垫23l后避震器24动力单元240引擎24 1排气管25后轮25 1后轮轴26外壳26 a前车体盖26b后车体盖26l遮膝罩26 2前面板263前置物箱26 4脚踏板265中央盖板26 6边盖267边条27后灯组28后置物架31固定孔32连结部32l通孔32 1 1环槽322轴承32 3扣环33凸柱34锁孔35护盖35 1定位柱352定位凸环35 3翼片M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能更易于了解本技术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图式说明如后首先,请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的车辆2,包括有车架2 1、前轮2 2 、座垫2 3 、动力单元2 4 、后轮2 5及外壳2 6 。该车架21的前方枢设有转向把手211,该转向把手211的下方接设有头管2 1 2,该头管2 1 2的下方枢设有前避震器2 1 3,该前避震器2 1 3固设有前轮2 2,该头管2 1 2是被外壳2 6所包覆。该车架2 1的上方设有可供驾驶人乘坐的座垫2 3 ,于座垫2 3的下方为一动力单元2 4 ,该动力单元2 4接设有后轮2 5 。该外壳2 6包含有一位于车辆2前方的前车体盖2 6 a及车身边盖26 b ,该前车体盖2 6 a包括有前面板2 6 2及遮膝罩2 6 1,该遮膝罩2 6 1朝车体后方设置有前置物箱2 6 3,于遮膝罩2 6 1下方连接有的 脚踏板2 6 4 , 一可与遮膝罩2 6 1相对应的中央盖板2 6 5 ;该车身边 盖2 6 b为一对分别可盖住车辆2左右车体的边盖2 6 6,该边盖2 6 6 下方连接有边条2 6 7,在边盖2 6 6的尾端接设有后灯组2 7,另在边 盖2 6 6的尾端上方设有后置物架2 8 。动力单元2 4 ,是设于车体下方并具有一引擎2 4 0,引擎2 4 0向 车体后方延设有一排气管2 4 1,而座垫2 3后段下方接设有后避震器23 1 ,该排气管2 4 1及后避震器2 3 1是被一摇臂3所支持。请参阅图4所示,本技术的摇臂3为一架体,至少包括有数个固 定孔3 1、 一连结部3 2 、数个凸柱3 3 、 一锁孔3 4及一护盖3 5 。固定孔31,是位于摇臂3的前方,该固定孔3l可供摇臂3锁设于 车辆2的引擎2 4 0上。连结部3 2,位于摇臂3的后方,该连结部3 2为一中空筒状,且中 央具有一通孔3 2 1,该通孔3 2 1内可供一轴承3.2 2容置,该轴承32 2外侧设有一扣环3 2 3,借由该扣环3 2 3可避免轴承3 2 2由通孔3 2 1中掉出,该连结部3 2通孔2 3 1中的轴承3 2 2可供后轮2 5的 后轮轴2 5 l穿设,并以一螺帽M予以锁设,其中,该通孔3 2 l的内周 壁设有一环槽3 2 11,而于通孔3 2 1的外侧设有一护盖3 5。凸柱3 3,是由摇臂3的本体向外侧延伸而出,借由该凸柱3 3可将 排气管2 4 1锁设于车辆2后轮2 5的外侧。锁孔3 4 ,是位于连结部3 2的上方,该锁孔3 4可供后避震器2 3 1锁设支持。护盖3 5,为一形状与连结部3 2相对应的盖体,该护盖3 5对应于 摇臂3的通孔3 2 1处延设有一定位柱3 5 1,该定位柱3 5 1的外周缘 设有一定位凸环3 5 2,该定位柱3 5 1是可套设于摇臂3的通孔3 2 1 中,而定位凸环3 5 2则可与环槽3 2 1 l相嵌合。再请参阅图3、 5所示,本技术于实施时,是将摇臂3的连结部3 2套设于车辆2的后轮轴2 5 l上,并以螺帽M锁设,而固定孔3 l则锁 固于引擎2 4 0上,将后避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摇臂的防尘结构,该摇臂具有一通孔,该通孔与后轮轴之间设有轴承,其特征在于:该通孔的开口处设有一护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章蓝少斌吕惠民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